旅游地茶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之我见
2017-02-05芦春梅甄永亮
芦春梅,甄永亮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旅游地茶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之我见
芦春梅,甄永亮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茶文化旅游是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崭新模式,符合当前消费者对放松、求知、体验、欣赏等方面的旅游消费需求。但由于发展时间尚短,仍然存在单一化、静态化以及文化意识与服务理念薄弱等问题,应当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综合性的创意产品开发,将茶文化旅游推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茶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开发;现状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厚,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根据茶叶种植的分布情况,我国可以划分为四大茶叶产区,即江南茶区、江北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这些茶区地理位置优越、水土条件优良、自然光照充分,所产茶叶天然醇厚、香气浓郁,受到各国消费者的喜爱。同时,“好山好水产好茶,茶叶产地多山水”,茶区内山水灵秀、风景俏丽,许多都是我国著名风景名胜之地,比如杭州西湖、江西庐山、安徽黄山、福建武夷山等,茶叶的推广增添了景区的盛名,景区的开发又带动了茶叶的营销,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而这种多维开发模式正是我国茶文化旅游健康发展的必然之路。
1 旅游地茶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背景分析
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不仅包括茶叶、茶饮料、茶点等各类食品,还有茶诗、茶画、茶戏等文化内容,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以杭州为例,该城市拥有“东方休闲之都”的美誉,早在宋元时期就已经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这里所出产的西湖龙井茶色、香、味、形俱佳,为历朝历代的爱茶之士所推崇,现已成为杭州最强有力的文化符号。杭州又有西湖、虎跑泉、灵隐寺、西溪湿地等诸多风景名胜,构成了杭州名山、名湖、名泉、名寺、名茶、名诗于一体的独特茶文化。在这里,一系列国家级茶叶单位团体先后创立,比如中国茶叶学会、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浙江大学还专门成立了茶学系,旨在以当地茶文化资源为依托,研究当地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开发。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茶文化的深入发展,组织建立了茶文化研究部门,根据我国茶文化发展现状,制定和实施了以茶为中心的综合品牌发展战略,积极引导茶文化、茶产业与茶旅游的综合协调发展,把茶文化上升至省城发展的重要目标。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思想意识的转变,人们对旅游的要求逐步朝着个性化、多元化、教育性和自然性的方向发展,人们不再欢迎那些走马观花式的传统旅游线路,而是开始强调身体的完全放松与心灵的深层需求,要融入自然、调养身心、维系健康,还要体验互动、习得知识、获得启发,这就为我国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茶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2 我国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现状
在各级政府的指导和鼓励下,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旅游产品数量丰富、类型多样,集审美、休闲、教育等功能于一体,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各种各样的消费需求。例如,安徽黄山产茶基地创建了毛峰茶文化旅游度假村,人们在那里可以亲自参与到种茶、采茶、制茶的过程中,还可以跟着茶艺师学习如何泡茶、饮茶以及判定茶叶品质,也能够买到各类茶点和毛峰茶礼包等;杭州龙井山园开辟了茶文化主题公园,建立了青藤茶楼、径山寺绿神茶苑、湖畔居茶楼等专门品茶场所,并邀请鉴定专家对茶楼进行星级评定,据统计,目前杭州已有两家五星级茶楼、七家四星级茶楼和六家三星级茶楼,促使茶产业从单一的贸易功能向度假、娱乐、商务、休闲等多层次、立体化的方向转变。
不过,在看到上述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晰地认识到,我国茶文化旅游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很多方面依旧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予以解决,以帮助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出更多优质创意产品,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第一,当前茶文化旅游大都以经济利益为导向,文化理念较为薄弱。一些茶文化主题旅游度假村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单纯的茶乡景色、农家饭菜以及茶叶销售,缺乏真正的文化产品,消费者在这些地方只能欣赏茶园、品尝时鲜,没有其他事情可做,所以来去都比较匆忙,并不能真正为这些度假村带来真正的发展。很多茶楼仅仅设有品茶区域及购茶区域,并未配置专业的茶艺表演人员与茶文化知识普及讲座,所提供的茶叶质量参差不齐,商业气息浓厚,不符合茶楼的文化特性,也与茶文化旅游本身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格格不入,容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让他们误以为茶文化旅游就是单纯的喝茶、买茶,无法发挥茶文化旅游相对于其他旅游形式的优势。
第二,茶文化旅游与其他行业的联系比较松散,尚未形成系统的旅游产品,现有产品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缺乏创意。尽管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迅速,品质优良的茶点、茶叶、茶宴等不断出现,生动多姿的茶礼、茶俗等陆续被挖掘出来并应用于旅游产品之中,但不可否认,这些内容尚未被串联成一个整体,也没有一个系统的融入轨道,受行业关联的限制,许多茶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仍然处于游离或分割的状态,不能完全为旅游业所用,特别是茶诗、茶画、茶戏、茶歌、茶具设计、茶席设计、插画创意等,消费者在茶文化旅游景区内只是以品茶、买茶为核心,对茶文化内涵的体现显得非常苍白。
第三,茶文化旅游地区的宣传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不好,致使很多风光旖旎、产品得当的旅游区无从与消费者见面。对我国茶文化旅游景区而言,扩大宣传力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消费者通常都知道哪些地区产哪种茶叶,也会对茶叶的属性和鉴别有一定认知,但是对于产茶区域的其他文化内容却知之甚少,比如茶诗、茶画、茶戏等。另外,鉴于部分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季节性,多数游客基本接触不到,也就无从了解我国各大产茶区内丰富、立体、多维的茶文化。也有一些茶文化旅游地进行了良好的网络及数字媒体宣传,让很多消费者都了解到各类特色旅游产品及旅游线路的存在,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合适的交通、住宿及餐饮条件,大幅限制了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数,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当地茶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完善。
3 旅游地茶文化的创意产品开发
在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应当积极探讨茶文化旅游的创意产品开发,将相关旅游产品真正地与人们的身心需求相结合,更多地与现实生活相关联,打破单一行业的局限,实现茶文化旅游的多维、动态、持续发展。
第一,在茶文化旅游地,应当培养起一支专门的文化旅游服务团队,强化队员的服务意识,提升整体文化品位,规范产品经营行为,突出产品的文化理念。一方面,相关人员应当对当地经营户进行教育与监督,对所售商品进行明码标价,杜绝假冒伪劣行为,同时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统筹旅游地建设,着力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整顿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景点布局。另一方面,文化服务人员可以在游客服务中心、咨询台或者专门的讲解区域为游客介绍茶文化内涵、茶叶功效、茶叶辨别、茶叶采制、茶叶冲泡、茶叶品鉴、茶食制作等知识,全方位地展现茶文化的综合魅力。
第二,应当突破行业局限,实现多方联动,努力开发组合型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与各行各业都有关联,所以,我们应当在此基础上突破茶文化旅游原本的单一行业局限,积极创立茶文化与旅游产业、餐饮产业、生产产业、会展产业、建筑产业、种植产业、健身产业、服装产业、护肤产业、中医药产业、文化教育产业以及文化研究机构的多方联动发展机制,以专题性、综合性、广泛性、纵深性的姿态展现在消费者面前,从而开发出以茶文化为核心、以其他产业为辅助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品旅游线路。比如,可以突出茶的保健功效,与中医药产业联手开发“养生之旅”主题路线,或者强调茶的甘醇味道,与知名酒店共同打造“美食体验之旅”,亦或是挖掘茶文化的深刻内涵,与茶学研究所合作开创“识茶之旅”,等等。
第三,应当拓宽思路,将茶文化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关联起来,打造富有现代气息和时尚韵味的茶文化旅游产品。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并不否定茶文化的动态性与发展性,毋庸置疑,茶文化与其他任何优秀的文化形式一样,都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所以,在打造茶文化旅游产品时,我们也应当跳出传统、静态的思维模式,积极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推出一系列符合时代精神、具有强烈个性的旅游产品。比如,茶文化旅游地可以定期举办具有显著艺术品位和时代气息的茶具设计、茶席设计、茶服设计、茶餐设计、茶艺茶画设计、茶舞茶歌编排等展示活动,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的高雅气质,接轨衍生性制造行业,以文化理念为核心指导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使之符合现代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心理需求,将茶文化旅游开发成为现代生活中一道健康、靓丽、时尚的绿色风景线。
第四,应当推动茶文化节庆项目的日常化发展,弱化季节性影响。茶文化节庆项目无疑是茶文化旅游产品中最绚丽多彩也是最生动直观的部分,它是茶文化立体化、全方位展示的重要舞台,能够为茶文化旅游地吸引大量游客。然而,很多节庆项目都受季节限制,例如采茶活动通常在春季举行,使得春季时节人潮涌动,春季过后无人问津,对我国茶文化旅游形成了强大的瓶颈限制。因此,相关旅游地的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开拓思路,充分运用现有文化产品,不断开拓崭新的文化展示平台,发掘不同时节以及不受节气限制的节庆项目,比如茶戏、茶婚、茶餐、茶饮等,将这些内容化身为茶文化展示的平台,彰显不同节庆期间人们对茶文化的传承与表达形式,吸引消费者在不同时期到达茶文化旅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节庆旅游项目,领略我国茶文化的深厚内涵。
第五,应当积极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制定全国性及国际性的发展策略,不断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饮用茶叶的国家,茶对于我国各族人民来说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把茶称为“国饮”再合适不过。所以,我国的茶文化并不是专门茶学研究者心中的茶文化,而是人民群众心中的茶文化,我们所要打造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也绝不是专家学者眼中的旅游产品,而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各大茶文化旅游发展基地应当充分运用大众传媒和数字网络的力量,积极发挥传播策略的营销宣传及舆论引导作用,为茶文化旅游打造出一条兼具全国性与国际性的发展路线。我们要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群众对于茶文化旅游的需求,定期开展识茶、品茶、赏茶的活动,将茶文化深入到大街小巷,打造社区茶文化与生活茶艺术。另外,茶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应当深化自我文化积淀和服务意识培养,能够在游客需要的时候提供科学合理的解说。我们还要不断提高各茶文化旅游地相关产业的国际化水平,与信息技术行业合作加强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国际宣传,与相关院校联合开办外语人才培养课程,对从业人员进行外语培训,使他们可以用流利的外语向外国游客介绍和演示茶文化的相关内容,深化外国游客对我国茶文化的理解,促进我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
总之,茶文化旅游是一个综合性、全面性的产业,我们应当积极探索它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创建联动发展机制,努力打造出一系列合乎时代精神与消费需求的创意文化产品,实现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1]张义丰,刘春腊,谭杰等.新时期中国茶旅一体化发展及前景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1):78-87.
[2]耿志红,陈丹凤.浅析借媒介之力推动杭州茶文化传播[J].现代商业,2009(9):266-267.
2016年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校级课题(项目编号:PT2016015)。
芦春梅(1980-),女,河北承德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甄永亮(1983-),男,河北新乐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