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园林城市的探讨
2017-02-05代庆君
代庆君
(安阳市游园管理站,河南 安阳 455000)
创建园林城市的探讨
代庆君
(安阳市游园管理站,河南 安阳 455000)
建设绿化生态城市首先必须做好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在绿地系统建设工作中,要结合园林界专家学者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由原来的以观赏、游憩为主的园林绿地,逐步向生态园林绿地发现发展。在这种新思想新观念的指导下,北京、合肥、珠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建成了园林城市,由于园林城市建设刚刚起步,故有许多问题尚待商榷。本文探讨了创建园林城市的途径。
观念;绿化;园林城市
1 制定规划,描绘园林城市蓝图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同样是建设园林城市的先导。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必须起到保护自然,防止污染,改善气候和提高环境质量,满足城市对生态平衡的要求。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首先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划指标,在保证城市绿地系统总量的前提下,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及城市周围的环境,参照国家建设部,发布颁布施行的《园林城市评选标准》指标适当增减。国外专家研究表明,当城市周围的森林覆被率为5%时,要求城市绿地率要达到30%,当城市周围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20%时,则是城市的绿地率可以降低到15%~16%。如果城市市区内用地较为紧张,按建设部颁布标准增添新绿地难以实现,可适当增加市郊绿地,其次要做到因地制宜,不同的城市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一定要结合本城市的特点制定绿地规划系统。因地制宜还包括,因功能区的不同制定绿化规划,如工业区主要规划防护林带,居住区附近要规划居住区绿化,另外,还要根据城市的土壤结构、气候条件选择植物品种,做到切实可行。要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一并批准实施,并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定实施计划列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取得社会认可。城市园林绿化的公共应用性质,决定了园林建设和管理费用,还应鼓励用人单位继续创收,用于自身建设,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2 注重宣传增强全民绿化意识
舆论宣传才是真正园林城市的主导力量。首先以园林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订并得到了认可后,要注重宣传,让社会各界了解、熟悉园林绿化规划,取得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领导的大力支持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实施园林城市蓝图的关键。其次,要注重宣传国家和地方颁布实施的城市园林绿化法规,增强各级领导和群众的法制观念。在我国城市公共绿地被侵占的现象屡禁不止。城市公共绿地上的花草树木和园林设施常常被损坏,未经许可乱砍滥伐城市树木的现象时有发生。2000年我国人均城市公共绿地面积,比上年下降0.2m2,全国设市城市绿地1年多被侵占了3000多hm2,这一方面说明部分领导和群众的人民法制观念淡薄,另一方面也说明园林绿化宣传工作不到位。可见城市园林宣传在增强领导和群众的法制观念,保护城市园林绿化成果方面是多么的重要。
注重园林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建设园林城市。园林城市的建设,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够实现,而动员全社会力量的唯一途径是广泛宣传园林绿化的作用、益处。只有让城市绿化能够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扩大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力、服务经济建设等作用,宣传得深入人心,才能增强广大市民搞好园林绿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变被动绿化为主动绿化。
3 依法管理,确保规划指标实现
城市园林绿化的依法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园林法规和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两层含义。在建立健全园林法规方面,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的与园林绿化有关的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实施办法》、《城市绿化条例》、《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城市和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意见等》,国家将继续出台城市园林绿地条例等一系列园林绿化法规。以此为依据,还需要各省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完善地方城市园林绿化法规,使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与管理步入法治轨道,这样才能够保证园林城市规划指标的实现。在这方面,江苏、北京、重庆等省市已经走到了前面,北京市近年来出台了《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建设工程用地面积比例实施办法》、《北京市绿化补偿费缴纳办法》等20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城市园林绿地法规,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园林城市的发展,而河南省这方面普遍存在的城市地方园林绿化法规不健全的现象。
4 典型示范,提高城市整体绿化水平
创建园林城市,必须在整个城市园林绿化达到规划绿地指标的基础上面,努力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典型示范是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提高的有效措施。
(责任编辑 禾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