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政府的双重角色

2017-02-05何梦轩

中国公共安全 2017年12期
关键词:转型数字化政府

□ 文/何梦轩

随着各行各业加入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向+智能时代迈进,政府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提升效率、优化民生服务?如何满足公民和企业不断变化的期望?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又如何加强国家竞争力?

在人类走向智能社会的进程中,任何一个组织都应该成为数字化组织,才能抓住转型变革的历史机遇。政府,凭借其庞大的规模和影响力,其数字化战略对于提高全社会生产力、参与度和创新力都至关重要。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政府承担着双重角色:不仅要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也要通过催化其他企业和社会部门的数字化转型,来发挥深远的影响。据麦肯锡预测,在现有的ICT技术下,政府通过数字化转型,每年可在全球产生超过1万亿美元的价值。

政府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诚然,政府已经普遍意识到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也展开了一些实践。然而,大量项目在建设完成后,更多地只是启用了更先进的IT基础设施,或是对原有电子政务系统进行了一定的功能延展,但以最终使用者的体验为中心的服务或应用创新却不多见。

制约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因素通常不是IT基础架构,而是治理模式和领导能力这两个必要因素。

一方面,开发数字化战略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而是对现有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政策进行重大改变。建立数字化政府,首先需要打破传统各自为政的组织模式,克服数据孤岛,通过开放数据的举措共享内外部数据。

另一方面,政府管理者的领导能力也直接影响了数字化转型能否成功。大部分政府管理者的工作就是解决各种项目与利益之间的冲突,特别是在某个项目影响多方利益的情况下。

因此,管理者必须发挥作用,并愿意解决政策、资源和流程之间的冲突或分歧。Gartner指出,政府数字化转型,一是要正确理解并合理使用数据,二是要充分意识到政府数字化转型并非由单一机构进行,而是分布式和“去中心化”的,所有政府相关部门都需要打造这样的意识和能力。

数字化政府的四大核心能力

麦肯锡的《政府数字化转型》报告指出,数字化政府的核心能力在于四个方面:服务、流程、决策和数据共享,而每一项能力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在于了解民众的心声。各国政府正在使用数字化工具来改善与公民和企业的互动,让公民和企业参与到政府决策过程中,甚至根据公众的意愿来重新定制服务、流程或政策,建立更加开放、扁平、快节奏的G2C平台。例如在中国,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办理护照、申请签证、办理公积金业务等。

流程:将劳动密集、运营成本高的政府业务流程数字化,这是一个看不见的过程,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能带来最大的生产力提升。

决策: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对多渠道来源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实时调整运作模式。这将转变政府的工作流程,由以往阅读滞后的报告,转变为在商业智能的协助下,实时做出更好的决策。

数据逐步成为创造财富和公共价值的源泉。世界经济论坛将“数据”比喻为“新石油”,它是数字社会的命脉。没有准确数据的企业是盲目的,而在政府公共部门更是如此,如国防、公共安全、医疗、教育、交通等部门的转型,更加需要基于数据产生的智能决策。

政府的数据来源包括各政府部门、市民群体以及整个城市所安装的传感器。政府公共部门数字化转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数据的价值,从而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例如,新加坡正在建设一个全国性的传感器网络,将各方面的数据上传到统一的存储器,为数据分析打下基础。

数据共享:数据透明可以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增强与政府的互动。实现数据共享可以通过对公开信息进行统一登记,或者进行信息交换等方式。

目前大部分数据仍然是企业、政府或其他组织的私有财产,这严重限制了数据的公共价值。政府需要考虑针对数据进行相关责任立法,指导私营部门或其他数据拥有者及时收集、管理、分享以及保护数据。但是,要想让第三方使用数据并发现其价值,政府首先要把数据用起来。政府自身从数据的提供者转变为使用者,这是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

引领国家数字化,提高竞争力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政府应利用政策引导、扶持,从资金、人才、税收等方面,营造能帮助各产业更好地应用ICT的大环境。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ICT将成为一个国家新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国家早已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战略,借助ICT技术的桥梁,联接起全世界的人才与技术,进化成为数字化国家,如德国工业4.0,新加坡的智慧国,肯尼亚国家ICT发展规划,欧盟的Horizon 2020及Digital Agenda,美国的智慧地球和日本的再兴战略等。

华为发布的2017年全球联接指数(GCI)报告预测,2025年每新增1美元的ICT基础设施投资,将拉动5美元的GDP增长。从2015年到2017年,GCI报告所涉及的50个国家中,有21个国家的GCI得分排名出现了上升态势。其中马来西亚脱颖而出,3年间排名上升5位;阿根廷、新西兰、智利各自同期也上升了3位;数据显示,所有GCI排名上升的国家,都在过去的3年里,积极加强ICT基础设施建设与行业数字化的推广与应用。

在马来西亚,政府部门积极推动建设国际出口带宽、部署光纤和4G网络,重视对云计算的建设和改善,并与运营商紧密合作,积极提高网络覆盖率和网络容量。数字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达到了惊人的17%,成为全球占比最高的国家之一。

智利是拉丁美洲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制定“国家数字计划”后,更多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公司为之吸引,纷纷在智利设立基地,这也为智利的本土初创企业创造了更多开发应用和提供解决方案的商机。

在人类走向智能社会的进程中,政府不仅要充分利用最新的ICT技术与平台建设,实现新的治理模式,通过数据共享与分析,向以公民为中心的数字化政府转型;还要通过协同运作、政策引导,催化各产业与社会部门的数字化,向智慧城市、数字化国家迈进。

智慧广州的数字化之路

在《新ICT,让城市更智慧》白皮书中,华为指出,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更好地建设和管理城市,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促进产业转型与市民幸福感,就是“智慧城市”。政府应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构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体系。

广州市政府信息化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早期的被动式参与,业务部门抵触信息化,到主动参与,再到自觉接受全市统筹,资源共享、分工合作,形成基础设施全市统建、跨部门业务系统授权建设、部门业务系统自建的新模式。

2012年,广州市开始进行政府信息化云平台的顶层设计,北明公司集成华为政务云平台,为全市各委办局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基础软件等9大类支撑服务。截止到2017年5月,广州市政府信息化云平台完成了超过2846台虚拟服务器、600台物理服务器、3907TB存储的部署,支撑了206家单位709个业务系统运行。到2020年,广州将构建起“一个中枢、四大应用、三大支撑”的新型智慧城市共享体系框架。

平台成效:各委办局通过云服务门户申请,快捷使用个性化、标准化的计算、存储、安全等服务,7个工作日即可获得云服务资源,极大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依托开放可信、统一管理的华为云平台,各委办局采购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较以往下降了四分之三,项目建设部署周期平均缩短了70%以上,同时把各单位技术人员从日常运维工作中解放出来。

业务成效:广州市政府信息化云平台累计支撑了社会保障、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综合治税、三公经费监管等30多项政府重点热点工作。交通、税务、公安等7个部门实现车牌指标信息共享,已经累计有663万人、11万单位通过共享平台进行摇号申请业务;居民资产信息跨人社、国税、地税等28家单位共享,实现精准扶贫;初步建成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电子证照共享,纸质证照电子化,提高政务办事效率,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税务、工商、质监等31个部门的税源信息实现共享之后,市国地税税务登记率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对市地税部门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每年超50亿元。

猜你喜欢

转型数字化政府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