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超脱的时刻
2017-02-05李晨晖
文 | 李晨晖
栏目主持/奥杰塔 伍绍东
【真视听】无根的漂泊者
栏目主持/奥杰塔 伍绍东
诺奖得主奈保尔在《大河湾》里提到一类人,叫“无根的漂泊者”,他们极为孤独。其表现就是没有爱,没有望,没有信。电影《超脱》主人公则是缺爱而导致的孤独:“外公与母亲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让母亲选择了自杀。”本期书评中所写的“没有希望的信念注定孤独”,此为没有盼望的孤独。张楚音乐里的孤独,唱出的是对生活的信念不足,乞求风中送来蜡烛的人:“姐姐,我想回家。”
《超脱》(2011)
导演:托尼·凯耶
编剧:卡尔·隆德
主演:阿德里安·布洛迪 等
从表面上来看,电影《超脱》似乎像经典之作《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一样,可以被定义为一部关于教育的片子:代课教师亨利·巴斯来到一间社区公立学校,开始一份新工作。大部分的故事,也都围绕着这份工作展开。亨利的才能使他可以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但出于某些原因,他选择隐藏这种天赋。每到一所学校,他都只是代课一段时间,然后就匆匆离开。
电影中的这间学校,是一处风雨飘摇的烂摊子。由于成绩追不上全州的平均水平,学校面临倒闭,校长即将离职;学生们丝毫没有学习的心思,反而用斗殴、吸毒、滥交来挥霍自己的青春;教师们早已丧失了教书育人的信心,虽然还在试图做出些许努力,却毫无成效,动辄还要忍受学生和家长们的谩骂、侮辱。这是一个光是看看都会让人感到绝望的地方。
此时,亨利出现了。初登讲台,他就以自己非凡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学生们。除去这第一堂课以外,电影还为我们展现了另外一堂课:亨利为学生们讲解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教导他们要勤于阅读,来抵御这世上流俗的思想。影片末尾,一个曾经辱骂过亨利的学生告诉他,他是学校里唯一值得想念的老师。亨利的确是一个好老师,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他也始终认为教育者必须扶持学生,不让他们垮掉,变得一文不值。
然而,亨利自己的人生,却过得凌乱不堪。年少时,外公与母亲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让母亲选择了自杀。如今,老年痴呆的外公独自住在养老院,每一次探望,对亨利来说都是煎熬。这样的心理创伤,让亨利与谁交往都像蜻蜓点水,不敢过深。讲台之上,他总想尝试挽救学生们的命运,又不愿更多地走进他们的内心;夜深人静时,孤独和痛苦每时每刻都在折磨着他。
影片的名字“超 脱”,原文“D etachment”,本意为“分离、抽离”。亨利宁愿超脱于情感之上,但灵魂与行动的无法整合,又让他苦不堪言。值得关注的是,电影不仅展现了主人公亨利一个人的挣扎,还逐一叙述了几位学生、老师正在面临的问题。青春期的孩子遭遇着家庭暴力,女校长的婚姻濒临破碎……问题形形色色,人们却找不到解决它们的办法,更不能同身边的家人、朋友沟通:亨利的一位同事下班回家,妻子坐在沙发对着电视机一动不动,根本不和他说话。他每天都在学校操场的铁网边焦灼地望着天空,期盼无人注意到他。每个人都孤立无援,默默等待属于自己的救生圈,或者慢慢地沉下去。
这根本不是那种我们熟知的,拯救者与被拯救者的故事。亨利也绝对不是那种仅凭一己之力,便可力挽狂澜的教育家。最终,学校解散,桌椅倾倒,书本散落满地;唯一与亨利产生了情感交流的学生,因为一场误会,选择了自杀。霎时间,亨利觉得自己极其失败,令所有人都感到失望。事后,他对一位同事说:
“你能看到我,但我不在这里。你看到了我的形体,但我是空的。”
孤独、无力、压抑、身与心的分裂,以及沟通的不对等,是《超脱》的整体氛围。片头和片尾分别引用的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与美国作家爱伦·坡的作品,更是点题之笔。片中,教师们在学校的处境,固然可以使我们思考教育现状;然而电影想要描绘的,更是每个人都可能需要面对的生活状态。与此相比,那些只要一个教师来到,整个儿环境就天翻地覆了的片子,就显得太天真了。
影片唯一的亮色,便是亨利与“失足少女”艾瑞卡的相遇。在和艾瑞卡的相处中,亨利找回了童年时与母亲共度的美好回忆。他对艾瑞卡的挽救,也是成功的。这一抹亮色,似乎也是在提醒观众们,要留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或许不知什么时候,这颗种子就会发芽长大,一个人的生命将就此不同。虽然渺茫,仍不要放弃。
《年轻气盛》(2015)
导演:保罗·索伦蒂诺
编剧:保罗·索伦蒂诺
主演:迈克尔·凯恩 等
瑞士,阿尔卑斯山间,坐落着一家世界顶级的度假酒店。二十年以来,作曲家巴林哲每年都要来到这里,休养一段时间。这一次陪着他的,还有老朋友:带领着团队在酒店创作剧本的电影导演米克。米克正在为自己的电影心力交瘁,而巴林哲早已放弃了继续从事艺术创作的想法。两个老人感叹着时光的流逝,回忆着已经模糊不清的过去,并观察着自己的儿女及酒店里形形色色的客人。一些与人生、情感、过往有关的故事,就随着他们的目光,缓慢地在这家与世隔绝的酒店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