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职教教师的职业素养
2017-02-04段心词
段心词
摘要:伴随中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之季,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职业学校教师,时势所趋,刻不容缓。职教老师的职业教育素养包括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实践、职业教育精神等。职教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需要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本土文化的浸润、自身的学习与自省能力等因素。
关键词:高素质职教老师;职业教育素养;成长与发展
一、高素质职教教师是时代的呼唤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注重职教教师技能和素质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倡导教育家办学。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高素质职教教师。”造就高素质职教教师理念的提出不仅适应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教育规律遵循的体现。有学者称,一个社会中没有一大批高素质教师,没有一大批具有独特教育理想的富于创新的教师,这个社会不可能有“塑造灵魂”的事业,不可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和身心健全的公民,更不可能产生一个创新民族。[1]中国的教育是如此,而当前中国的职业教育比其它任何教育更迫切需要高素质教师,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扑面而来,正在迅速崛起腾飞,并与世界接轨。职业教育是站在市场门口的学校教育,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学校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高素质职教教师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已是时代发展的呼唤。
二、高素质职教教师必备的职业教育素养
(一)职业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高素质职教教师所持的职业教育理念,是一种职业教育观念,更是一种职业教育境界。(1)高素质职教教师有以人为本、热爱生命教育的思想。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高素质职教教师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育人才、塑造灵魂的事业。注重培养有劳动智慧的人、尊重人的个性、塑造完善的人格、关注人的生命快乐和幸福。职业教育是一种提升人生技能和境界的终身教育,高素质职教教师集德、识、才、学于一身,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优良的品德素质、创造的个性魅力。职业教育家以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2)高素质职教教师有一定的人才理念。人才战略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劳动力再生产和人力资源开发是职业教育的重心,高素质职教教师对人才的培养,要采取灵活的、开放的、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方面措施,让每一个人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和高素质职教教师多元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紧密相连的。同样,高素质职教教师对人才的管理,会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得到合理的配置,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经济效益。
(二)职业教育实践
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认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人的生命具有能动性,高素质职教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能动性,才能积极主动地践行自己的职业教育理想,才能够创新职业教育发展之路。(1)高素质职教教师的素质还体现在他独特的实践能力上,不仅应满足于职业教育理论和学说的创立,还应亲身从事职业教育实践,把新的职业教育理论应用于职业教育实践,需要在教育实践、教育理论上有重大建树,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的、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勇于创新或在教学法研究、教材建设中成绩卓著。(2)高素质职教教师有自己的职业教育信念。学者肖川说:“相信信念的力量,是人文精神的应有之义,也是心灵力量和教育力量的重要源泉。” 职教教师以一种真诚的、全身心的投入与倾注的精神对待职业教育事业。职业教育有了这种信念才能产生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无穷的精神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成不了高素质职教教师,也可以创造着职业教育事业的美好,升华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职业教育精神
职业教育精神在高素质职教教师身上会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精神特质,如饱满的激情、执着的追求、高远的眼界、坚定的信念、开阔的心胸、好学的精神等等。(1)满腔的激情和深沉的爱是高素质职教教师精神的基石。高素质职教教师视职业教育事业为生命,用满腔的热情追求职业教育事业和满腔的爱对待学生。不求回报,不谋职位,而是把自己的生命价值寄予职业教育。在课堂内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己爱智,育人爱智[2],他们 把职业教育事业作为终生的追求。(2)博大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是高素质职教教师精神的高度。高素质职业教师必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以博大的胸襟包容一切,以开阔的视野审视一切。惟其如此,才可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学生往往被这种博大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所熏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气质的。
三、高素质职教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一)学习与自省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进入学习型社会。无论是什么人,不坚持学习,不善于学习,就要落伍,就要被淘汰。高素质职教教师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专业化水平,思考与自省,成为环境的主流。高素质职教教师还要从脚下做起,从问题出发,从教育现实出发,践行并提炼出自己的教育思想。用“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学习知识和更新知识,不断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二)本土文化的浸润
我国的本土文化决定了职业教育能否成功,本土文化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持续改变职业学校教育的力量。高素质职教教师都是在自己的国土上开始从事职业教育实践,所以本土文化是根之所在,本土文化是学校之魂,是学校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三)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高素质职教教师的成长发展要根植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实践的土壤,需要全社会的包容之心,探索帮助职业教育家成长的途径,深化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构建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当然,职教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环境可以为职教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起保护和促进作用,让职教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追求和现实行动。这样才可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理论与思想,才可能涌现富有创意的教育实验,也才可能在此基础上诞生真正的面向全国,保持特色的高素质职教教师。
【参考文献】
[1]康宁.试论素质教育的政策导向[J].教育研究,2015(04).
[2]刘庆昌.论教育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