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与艺术

2017-02-04辛岩桐

大观 2016年11期
关键词:庖丁宋元天籁

辛岩桐

摘要: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无疑是一个不可突视的人物。他以汪洋恣肆的文学为形式,以不拘常理的观念为内容。庄子为人们提借了一个独特的思想世界。他即反对纵欲于声色滋味和权势财货,也反对有违天性的禁欲;他呼唤沉迷世俗的人们挣脱人为的精神桎槁回归自然,消解尘世的忧患、苦闷和烦扰。追求真实和快乐的人生,在自由的精神境界里畅游。这是思维成果、理论形态和表达方式,在文学艺术领域获得了最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的空间,被认为是中国艺术之神髓。

关键词:道;天籁;心斋;坐忘;得心;应手

一、庄子的哲学观点和美学观点

庄子的思想继承老子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异,对于老子的“道”在认识上是一致的,关于“无为和无不为”是由于把自然层面扩展到社会生活层面,他把“道”的自然观推及人性人格上。“万物一府,死生同状”主张万物平等、物论平等,所以否定人类的自我中心,提倡要摒除成见扬弃我执,顺应自然。他在老子有关无与有、大与小、短与长、柔与刚、弱与强等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对应、相互转化、的认识基础上,突出了事物间共同性和不同性的相互转化,创建了“相对论”的认识论。

二、由庄子引发的对艺术的思考

关于艺术的本质问题,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美学家们都逃不过这样的一个起始问题,庄子作为我国的哲学家对艺术的本质也同样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只是他把对艺术的见解融入到一个个故事当中,如果我们参透其中的道理就会体会庄子的高明之处。

庄子《田子方》载:“昔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舔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譠譠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盘礴,裸袖握管。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这个故事是说宋元君要画地图,所有的画师都来了,接受命令跪拜作揖后就站在一边,他们把画笔濡湿,调好墨,外行的人占一半。有一个画师后到,他舒闲从容,没有小步快走(小步快走是臣子见君王的基本礼仪),他接受命令跪拜作揖,却并不站立,而是立即返回了住所。宋元君派人去看,他正解去衣服,盘腿坐着,撩起袖子握着笔杆。宋元君说:“行,他才是真正的大画师。”宋元君之所以说他是真画者,是因为此人超脱世俗,忘利,忘名,忘身,外界的一切干扰全部消失了,内心一片空明虚静,可以与画“道”相合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艺术归“道”管,而艺术家要具有入“道”的境界。

庄子《逍遥游》子綦和子游的对话在描写悟道者入“道”的境界,中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将艺术做了分类。分为“天籁”、“地籁”、“人籁”。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而独不闻之飂飂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譹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也,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子綦说:“大地呼出的气,人们称之做风。这风不发作就罢了,一旦发作就会万窍怒吼。你就没有听过长风呼呼的声音吗?那山林中险峻盘旋的地方,还有百围大树的洞穴,形状有似鼻子的,有似嘴巴的,有似耳朵的,有似梁上方孔的,有似牛栏猪圈的,有似春臼的,有似池沼的,有似泥坑的。那发出的声音,有的像喊叫声,有的像嚎哭声,有的像幽怨声,有的像哀叹声。前面的风呼呼地唱着,后面的风就呼呼地和着,当暴风过后,所有的窍穴就虚静无声了。你就没有见过风吹树林是那药业摆动的枝条吗?子游说:“地籁是各种孔洞发出的声音,人籁则是竹箫之类发出的声音,天籁是什么呢?”子綦说:“所谓天籁,也就是风吹万种孔洞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这些千差万别声音是由于自己自然的形态体质所造成的,既然各种不同的声音都是自身决定的,那么鼓励它们发声的还有谁呢?”以人籁的箫管声和地籁的洞穴声反衬出只有入道的至人才能感受的自然的无声之声的天籁。

三、艺术如何创作,艺术家如何自我修炼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从解牛的过程中所达到的自由境界,实质上就是审美的境界。“砉然响然”,奏刀騞然”就是说庖丁解牛符合音乐和舞蹈节奏,达到美的境界。庖丁从解牛中得到了快乐,因为自己获得了创造的自由,他的精神由此而得到由技巧的解放而来的自由感与充实感。庖丁“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技术对心的制约性解除了,于是解牛成了无目的精神游戏。在艺术创作中也是如此。这和康德提出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有相通之处。

“得心应手”形容艺术家创作过程中具备的素养。而得心应手的关键前提在于“得心”,《达生》篇中讲了“梓庆削木为鐻”“佝偻者承蜩”“津人操舟若神”“吕梁丈夫蹈水”等说明庄子是把由技巧而进于艺术的情形,称之为“道”。他所说的“累丸”的情形,乃是技巧修养的过程。得心需要“心斋”、“坐忘”,斋三日做到忘利,斋五日做到忘名,斋七日呆的忘了四肢,忘记了自我。名利是艺术的大敌人,自我也是艺术的大敌,观天性,心空,回归大自然自由自在的本性。所以得心是让我们排除三样东西,排除名、排除利、排除自我。

为什么画的好?齐白石说由于“拿住笔”。其实拿住笔就是心与笔想通的过程,笔通过手听从心的指挥,并产生物化的效果,而心听从“道”的指挥,心中有“数”也是心中有“道”的体现。

引用孙民教授对庄子的评价:“一张嘻笑脸,满纸荒唐言,参透其中味,艺藏大道间。”身处乱世,具备阿Q的嘻笑精神,用了寓言故事,全是他编造的荒唐故事来写《庄子》,可是当我们参透了其中的道理,才发现庄子在美学上提出了那么精湛的理解,为我国文艺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我们是否反思今天的艺术是否离庄子倡导的艺术渐行渐远了呢?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我们把它放在了什么位置呢?

【参考文献】

[1]田子方.庄子[M].韩维志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2]孙通海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王世林译注.道德经[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4]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5]张帆译注.论语[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庖丁宋元天籁
牛的断想
比惨式信号,引来暗恋者的特殊解读
自勉
中级车舒适标杆天籁究竟强在哪儿?
灶王爷秀逗记(八)
“庖丁”解小度
我们之间隔了几本书
浅议《宣和遗事》体裁
幸福地聆听天籁之音
我听见了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