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实施
2017-02-04丽英
丽英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新课标明确指出:应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现教学任务的同时,应该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能够促使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鉴于此,通过对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认真分析,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确保合作学习真正发挥自身价值。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有效实施;合作学习;措施
所谓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督促学生更多地进行相互沟通与交流,进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最终达到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教学阶段,教师逐渐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合作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而且还能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所以,作为一线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对合作教学予以高度的重视,根据单位、班级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行之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法。
一、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将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进行整合,采用公正、合理化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为了使合作学习模式顺利展开,教师需将学生按照小组的形式进行划分,确保分组后的成员水平相当,性别比例协调,目的是使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实现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协作、共同努力。为了达到教师规定的教学目标,小组成员对自身的潜能进行有效利用。教师利用合作学习综合测评的方式,实现小组与小组成员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例如,在《摩擦力》的课堂教学中,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能力的差异将学生进行小组形式划分,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最后结合小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和完成任务的准确程度等指标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以此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如,电路连接实验中,教师为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可采用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教师点评及小组之间互评的评价方式,促进小组成员对相关知识点的巩固和提高。
二、加强教师的监督作用
为将合作学习真正落实到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相互沟通,教师应该及时让学生汇报目前的学习情况、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以便更准确地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接受程度。传统物理教学方法是以“填鸭式”为主,一味地向学生传输知识,没有考虑到学生接受情况,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无法真正参与到学习中。但合作教学不是不允许教师与学生交流,只是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起到监督监控的作用。在监督和监控的过程中,要更加强调师生互动。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学生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隐藏知识进行不断研究,从而获取更多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教师对学生分组后,对实验中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进行讲解,然后督促学生进行讨论和具体实验的操作。针对错误操作教师需要耐心讲解,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在此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则扮演了监督者的
作用。
三、合作学习中对分组的定位
对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开展,主要以小组的形式存在,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补互利。因为小组成员在成绩和能力、家庭与背景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实际的小组划分过程中,应按照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有效划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声现象》课程教学中,教师可按照问题设定的方式进行分组。如一组探讨“声音的特点”,二组研究“声音的来源与定义”,三组了解“声音的传播途径”等,使学生利用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学习能力与社会经验存在不同,因此,教师可利用该种优势,实现学生思维想象力的全面带动。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依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从多元化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实现问题答案的不一致性。通过学生之间的各抒己见,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运用,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综上所述,在物理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实现新课改需求,而合作学习的应用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认真备课,而且还应对学生认识特点充分掌握,对授课内容合理规划,确保合作学习有效实施于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完成物理授课之后,教师还需对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使合作学习真正发挥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教学法的有效应用[J].考试周刊,2016.
[2]杨金国.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旬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