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017-02-04王静萍
王静萍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探究性学习。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在日常生物教学活动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呢?
一、通过介绍现代生物科技成果,培养生命科学意识
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不仅介绍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还突出生物科学发展过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在生物教学中,通过了解这些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科学的意识。如,在“生物与生物学”的开篇之际,了解转基因遗传工程、试管婴儿、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生命科学的前沿知识。我国科学家通过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转入棉花植株,培育成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全部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测定,破解了人类遗传和生老病死之谜。在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了解这些知识,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使学生感悟到生命科学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热爱生命的科学意识。
二、实施科学探究,培养科学探究素养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王国奥秘的重要途径。在生物教学中,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动手实践的科学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学生通过配置不同浓度的“酸雨”,跟踪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得出不同浓度的酸雨对种子萌发影响的结论。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为今后继续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如,在学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让学生设计“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通过课前寻找鼠妇,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生活环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生活是否有影响?”然后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实验步骤和对照实验的设计,完成探究实验并得出结论。通过体验探究过程,认识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尝试设计对照实验,建立科学的实验思想,促进探究技能的提高。
3.重视生物学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动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选配仪器、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探究过程,不仅感受到实验带来的快乐,而且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利用生物科学发现史,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通过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过程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例如,在学习巴斯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时,先让学生阅读“探究过程”,然后提出如下问题:(1)为什么要把肉汤煮沸?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明白科学家这样处理的目的,认识到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2)巴斯德在设计实验步骤时,为什么要用两个烧瓶做实验?学生分析讨论理解设计对照实验在实验中的重要性,学会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3)为什么巴斯德在四年后打破鹅颈瓶后肉汤很快变质了?明白实验的严谨性。通过学习巴斯德的探究过程,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关注科学、技术、社会,培养科学的态度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密切。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及时关注和参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了解“科学家的故事”,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了解“现代生物学新技术”等等。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健康发展。例如,学习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得出生物的遗传规律,感悟到平时只要细心观察、
认真思索、勇于实验,就有可能发现自然界的奥秘,使学生心灵产生极大的震撼,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意义重大。
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更新,需要具备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因此,在日常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党金鼎.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科学素质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07(23).
[2]夏卫娟.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J].中学生物学,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