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叶名称英译中的语用关联分析

2017-02-04庄小燕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成都611844

福建茶叶 2017年2期
关键词:关联性英译名称

庄小燕(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成都 611844)

茶叶名称英译中的语用关联分析

庄小燕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成都 61184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中国茶文化以茶叶产品为载体传播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欧洲地区发达国家是中国茶叶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家,因此,掌控好茶叶名称翻译这关,对于增加中国茶叶产品的出口量以及传播中国优秀的茶文化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基于此,笔者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了关联理论对商标英汉翻译的启示,并进一步提出了在语用关联理论下指导茶叶名称英译可借鉴的翻译方法。

茶叶;关联理论;茶叶名称;翻译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茶叶的产量和出口量都稳居世界第一,而茶叶产品的英译效果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力量。虽然茶叶名称、商标等一向以精小、隐蔽等微不足道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范围内,但是,对于欧洲等说英语国家如果只是用汉语向其介绍我们国家生产的茶叶质量、茶叶文化历史,则难以让国外消费者接受。因此,高水平的翻译在将我国茶叶推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作为国外消费者最初可识别的信息起着是否能够继续进行茶叶出口的关键作用。而将关联理论应用到茶叶名称英译这一领域中则是翻译界的一大创举,其有效推动了产业名称的翻译工作,让世人了解了中国的茶叶,让国外消费者通过茶叶了解了中国。

1 关联理论综述

1.1 关联理论的起源

在翻译领域正式采用关联理论之前,一个对关联理论在语用学领域的应用的简短介绍是值得读者了解的。“关联性”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术语,不单单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法,即使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应用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关联性在中外不同人的眼中难有恰如其分的翻译。“关联性”这个英文单词恰当的语义分析也很难将其仅仅被描述为Sperber和Wilson于1995年提出的“科学心理学”这一概念。也正是由Sperber和Wilson学者正式提出了“科学心理学”理论,才让关联理论的起源应归功于格莱斯。他在研究传播者之间的沟通时,首先提出了合作原则。格莱斯,美国著名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传播者在交流中不仅需要做到“学些什么”(传输自然意义),而且同时还要“表明些什么”(传输非自然意义)。依据此理论,格莱斯进一步针对人们如何使用语言展开了研究,主要是从其含义沟通的概念中提取。他认为,说话人一系列谈话和沟通的动作一旦存在,极有可能构建出人们在说话或者话语使用中的指导方针。

1.2 关联理论的原则

关于关联理论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四种原则:一是质量准则:让你的翻译成果更加真实,不要说你相信什么是假的;同样,也不要说你缺乏足够的证据;二是数量准则:让你的翻译成果尽可能多地提供信息来满足当前信息交换的需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你的所提供的信息和所需要的信息一点关系都没有,那样就会影响了译文的整体翻译效果;三是关联准则,即是让与对话有关;四是态度准则,避免太冗长杂乱;避免平白无意;避免模棱两可;但是,要做到简练和有条不紊等等。根据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不难找出在关联理论中最重要的是质量准则,一旦在翻译活动中,质量准则得到满足,那么,其他三种原则不难达到。在格莱斯的思想中,关联性就像是一个静态的推理装置,而这思想原则与合作原则被视为加速话语权去考量其在对话中的质量。

2 语用关联理论对中国茶叶产品名称翻译的启示

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的一门理论,被Sperber和Wilson学者发展,已经为超出语用学理论的范围内的翻译活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在对外出口产品名称、商标以及说明书等等的翻译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传统的翻译理论更注重对源语言作家的忠诚,这种理论最静态,在翻译中不太灵活。可是,关联理论与传统翻译理论恰恰相反,是一个动态的思维去对待变化莫测的翻译活动,他将翻译视为一种动态的并且基于认知语境的交流过程。它不仅关系着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而且关系着众多的语言中不同的文化背景,因而,它能提供一种灵活的、具有说服力的途径去进行翻译活动。Grutt曾经对关联理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其对于中国茶叶产品名称翻译也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2.1 品牌文化的可译性和形象性

在关联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活动,与传统的翻译活动并不相同,传统的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活动是静态的,并且是以源本材料为导向的,传统的翻译也存在着不可译性,比如说文化形象的不可译性。而关联理论正如我们现实生活中各种形式的交流交际活动一样,具有高度的动态性。而语用关联理论对于茶叶产品英译的启发在于在对中国出口茶产品的名称进行翻译的时候,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市场、文化背景等等因素。在对中国出口茶产品进行名称翻译时,一味的直译满足不了众口难调的国外消费者心理,更不要说会激起国外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果可以从语用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认真探究茶叶名称的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和语用语境等内容,那么翻译出来的茶商标则会更加生动形象。

2.2 品牌名称翻译中的最佳关联性

中国曾经有位学者对最佳关联性做出了如下的解释:“最佳关联性是在对话语进行解释时,观众为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而符合合理的努力。关联理论的目标就是在处理与通信的同时,达到最佳的关联性。正如前一部分所提到的,相关性是与语境效果成比例的,与加工过程中的比例成反比。那也就是说,语境效应越大,关联性越大;处理越小,关联性越大。每一次沟通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找一个完美的解释或者理解,这被认为是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性。那么,我们在对外出口时候,需要将茶产品名称进行一定的英译,同样,也在追求“最佳关联性”这一目标。那么在翻译茶产品名称时,如何达到最佳关联性呢?首先,需要译者筛选出直接或者间接的信息去激发潜在的国外客户的购买欲望;其次茶产品的翻译一定要杜绝不该出现的误解。

3 基于语用关联理论对茶叶名称英译的翻译方法

3.1 直译

对于茶叶名称英译的方法,直译主要是应用在源语和目的语的受众中有相一致的意思,并且没有丝毫不恰当或者消极的情绪在里面,消费者对茶叶名称的消费观念、认知程度以及价值取向相差颇小的时候,这时候译者就可以省力省心一点,采用直译法,直接从源本材料中需求最佳关联性,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极大地激发国外消费者的消费欲望。现阶段,译者多采用这种方法。不发酵茶、后发酵茶、部分发酵茶以及全发酵茶大体是中国茶叶的四大分类,对这些专业划分的翻译可采用直译,翻译为:Non-fermented、Post-fermented、Partically-fermented、Com pletelyfermented;其中各类茶中又被细分为不同的茶,比如不发酵茶中包括着绿茶,一般都是直接翻译为Green Tea,而在Green Tea范围内,又被细化分为八种不同名称的绿茶,其中以下五种都是采用直译法来翻译的:粉末绿茶 (Pow dered Green Tea),银针绿茶(Silver Needle Green Tea),剑片绿茶(Sw ord Shaped Green Tea),园珠绿茶(Pearled Green Tea),像类似这样直译情况很多,笔者不再一一列举,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源语和目标语受众的认知环境没有什么差异。

3.2 意译

由于我国茶叶是要出口到国外,所以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文化背景上的冲突,造成的认知上的差异,有时候差别很大就影响国外消费者对我国茶叶品牌的理解,这时候就需要译者通过改写、增删等方式来达到翻译的目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对“红茶”的翻译,最常见的是将其翻译为“Black Tea”,那么国外消费者在购买时就会产生疑惑了,怎么是”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呢?会出现这样的认知差异是:中国在对茶叶进行命名时,通常是依据茶汤的颜色来命名,而不是按照茶叶自身所带的颜色,恰恰相反的是,国外消费者只看到了茶成品外表的颜色,而未直接看到茶汤的颜色。但是,只需要译者稍加变通就能达到最佳关联性效果。

3.3 音译

在对中国茶叶品牌翻译时,采用音译这种翻译方法极为少数,但是,我们并不应该否定其作用,如果不把握好目标语接受者的文化背景,采用音译这种翻译方法会给国外消费者造成一定的误解,甚至影响中国茶叶扩大出口渠道。但是有些中国茶叶品牌的英译无论采用那种方法都会导致误解,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对“功夫茶”的英译,将其音译过来的“Gong Fu”。中国人都知道其实这种茶和中国功夫没有任何关联。但是,国外消费者不同,由于中国功夫在国际上都是有名声,所以这样的音译,势必会使得国外消费者在选购时联想到“这种功夫茶是中国高手在练习功夫的时候制作的吗?”。笔者在这里要说的是,希望相关的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根据受众双方的认知程度来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将中国茶文化的精华也渗透到出口茶叶品牌的英译过程中。

3.4 任何翻译方法要始终坚持一致性原则和忠实原则

诺德相信一致性与成为目标接受者的一部分是一样的道理,也就是说译者有责任去生产出一个有意义的译本去满足目标接收者的期望,对于接收者所处的文化背景而言,译文能够被目标接收者理解。忠实原则以及文本间的连贯性,涉及到了译者所接收到的信息的一致性,译者对信息的理解和对信息接收者编码的信息的理解。忠实原则并不意味着翻译源文本和目标文本要在内容上保持绝对的一致,译者有权利根据翻译的需要以及自身对翻译源的理解决定译本的内容,当然,译者不能改变作者的原文和主旨。以上这两个原则同样适用于中国茶叶名称的英译,为了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提高中国茶产品的销量,译者可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对国外的消费者的需求做出一些灵活调整。

4 结语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化层次,中国茶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还是世界文化宝库中魅力的瑰宝。本文从语用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就中国茶叶名称英译与关联理论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讨论,提高我国茶叶名称翻译的质量,彰显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1]尹红宝.我国出口加工食品英译说明书面临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4,07:72-74.

[2]李萍凤.中英文化差异背景下茶叶商标翻译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J].对外经贸实务,2014,06:67-69.

[3]柳菁.目的论指导下的茶名外宣翻译问题与对策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04:51-54.

庄小燕(1981-),女,四川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二语言习得。

猜你喜欢

关联性英译名称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如何准确认定排污行为和环境损害之间的关联性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