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北采茶戏唱腔音乐探析

2017-02-04谢丽莎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艺术系广东东莞523419

福建茶叶 2017年2期
关键词:粤北采茶戏唱腔

谢丽莎(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艺术系,广东东莞 523419)

粤北采茶戏唱腔音乐探析

谢丽莎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艺术系,广东东莞 523419)

中国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茶文化包括非常丰富的内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受到民族民俗、自然特点等方面的影响,各地区的茶文化特色不同,形式也多种多样,采茶戏就是在粤北地区非常常见的一种茶文化艺术形式,采茶戏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不断的演变、发展,其演唱的机理、起因都发生了改变,本文针对粤北采茶戏唱腔的音乐进行几点分析。

粤北;采茶戏;唱腔音乐

粤北采茶戏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艺术氛围,并且唱腔、唱词即为通俗,非常容易被理解,同时,粤北采茶戏还具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那就是中国戏曲的戏剧性,采茶戏的节奏欢快,并且十分活泼,人们在收听采茶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当地劳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1 音乐是粤北采茶戏喜剧性的重要构成元素

采茶戏这门艺术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喜剧性”,很多艺术看上去滑稽调笑,但是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采茶戏是诞生于民间,是当地老百姓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总结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因此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最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和了解。戏剧的内容包括“歌”、“舞”,两种方式都非常具有吸引力,从中国传统的文化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戏剧都具有喜剧性,也就是说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就是喜剧性,喜剧性是传统技艺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粤北采茶戏以民间小戏为主要形式,是当今粤北采茶戏的主要风格,在某种场合中,悲剧情节戏剧是不合适的,这对当地居民幽默、正确、健康的生活理念是不符合的。粤北采茶戏将当地民俗与祭祀相结合,因为这种形式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在采茶戏发展和普及过程中非常顺利和快速,并且也是粤北采茶戏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

1.1 通俗明快的舞台语言

从采茶戏的舞台语言特点来看,语言的节奏频率明确而优美,基本不会使用书面语,而是用民间用语,戏剧的用语基本都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生活用语,这种生活化的戏剧语言形式,不但富有浓郁的地方喜剧特色,也便于理解,将当地的茶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出来了。粤北采茶戏语言特点在唱词运用上,包括句式结构十分多样化,正是由于多样化的方式,使得当地的戏剧内容更加丰富,比如对比据、排比句,这种方式在当地的采茶戏中应用很多。另外,由于当地采茶戏的唱词十分有节奏感,并且音韵铿锵,很容易激发当地居民的生活积极性,不管是在节日,还是丰收时节,当地居民都会通过采茶戏来表现内心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粤北采茶戏的唱词,将语言的韵律以对称,这样的唱词朗朗上口,十分富有节奏,这样的唱词利于流传,利于传唱,能够给人以愉快的感觉。因此,整个戏剧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就是生活化、喜剧化。

1.2 谐趣幽默的舞台表演

在粤北采茶戏的演员大部分也是来自民间,他们在农忙时回去种地,赶农活,在农闲或者是粤北采茶戏需要他们的时候就会去参加演出,这些演员基本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因此在表演中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以及即兴性,在表演中最有代表性的步伐就是矮子步、单曲筒以及扇子花等等,这些动作都是来自于实际生产,充满生活性以及生动性、灵活性,群众非常喜欢,形式丰富,传统的粤北采茶戏曲目包括三脚成戏,小丑当家。这种以丑角为主的戏剧,最终呈现出来就是一种喜剧的效果,这种戏剧效果生动、含蓄,有些内容甚至是嘲弄自我,或者是相互揭露,正是这种方式,更加凸显了粤北采茶戏的特色。

1.3 轻快活泼的戏曲音乐

正式因为粤北采茶戏是以戏剧为基础,因此其节奏也十分换了,采茶戏的整体表演风格就是以这个为基调,这也正反映出了当地居民的健康、乐观的生活方式,粤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大约有300多个,但是都是以轻松的方式为主,戏剧大多以歌舞小戏为主要形式,并且轻松活泼。

1.4 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

这种粤北地区特有的戏曲形式,其喜剧性不仅表现在节奏、歌词以及旋律方面,在形式上,同样十分欢乐、轻松。粤北采茶戏采用了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将当地的戏曲、舞蹈以及杂技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形成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形式。“载歌”是对戏剧唱腔来说,在粤北地区,最能体现粤北采茶戏唱腔就是“对唱”以及“以唱众和”,这里的“对唱”就是音乐去拍绝大多数都是具有活泼、明快的特征,比如《十送》、《铜钱歌》、《十打月光调》等等,这些歌曲不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音乐十分具有趣味性。非常适合在节庆或者丰收时演唱。“载舞”是采茶戏的传统表演形式,也是不能改变的一种特色,从采茶歌到采茶戏,粤北采茶戏一直都是载歌载舞,灯彩的形式虽然不断改革和变化,但是这种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的形式却从来没有改变过,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粤剧采茶戏舞蹈形式就是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这些动作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十分生动、形象。

2 粤北采茶戏的唱法分析

粤北采茶戏就是以地方方言为主,在当地就是客家话,但是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会受到地域、民族、民俗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每个地方剧团都会以自己所在区域的方言为演唱语言,因此粤北采茶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演唱语言标准。根据现有的资料,包括采访资料,很多学者发现,研究粤北采茶戏的演唱方法,具体能够以下面的方式进行。

2.1 早期

粤北的采茶戏最早是在封建社会就有的,当时女子是不能上台演唱的,因此旦角也是男人来反串,声腔都是假声,在解放之后,社会逐渐开放,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改变,这个时候,女性能够参加剧团,并且很多专业的剧团建立,培养了很多能歌善舞的戏剧女演员,这个时候旦角就会由女演员担任了,但是因为男人与女人都是用白声演唱,这种唱法调门不高,音域有限,因此艺术表现力也相对匮乏。初期阶段,一部分艺人将高音唱低八度,或者将低音唱成了高八度,从而将曲调换弦移位,在传统的采茶戏中《双双配》是典型的需要男女对唱的曲子,但是虽然是同一个曲子,但是曲调却存在差别,比如男要唱26弦(B调),女要唱52弦(F 调),两种曲调交替演唱,使曲子形式更加丰富,风格十分独特,采茶戏的曲风都十分质朴、平民化,是人民大众最喜爱,最容易接受的艺术形式。

2.2 状况分析

粤北采茶戏源于农民生活,是对当地农民晒场以及好场的艺术体现,包括茶歌、茶舞以及各种民间小调等等,这些内容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一同构成了粤北的采茶戏,它典型的源于生活的艺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富有生活气息,是对农民真实生活的表现。初期,采茶戏是单纯的农民戏,并且形式很小,只在晒场上演出,演员都是当地农民,观众也是周围的群众以及亲友等等。并且最初的采茶戏的演唱都是真声演唱,以最平易近人,最容易演唱的形式,对当地的风土民情进行讴歌和展现。或者是以模仿比较出名的“角”的演唱特色和方式演唱,这种最真切的表现方式,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并且一直流传至今。这种方式与当地的文化背景以及农民的文化程度有关,它与大剧种不同,它是在不断积累,不断完善,并且自成体系的,并且在演唱方面,它具有自己非常独特的高位置,真声感的混声特点。

这种混声具体来说,就是真声与假声的混声运用,是同时进行的,并不是交替使用。它需要演唱者具备良好的气息,同时需要具备共鸣腔体的混合运用,演唱者小南国服联合呼吸,声带局部得到运用,口腔、头腔等部分音区的综合作用,因此声音具有非常巨大的表现力,音域宽。从表演者来看,这中演唱方式不容易造成演员的疲劳。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之后,粤北人民开始不唱采茶戏,而是学习样板戏,机械的模仿其他的唱法和发生,从而对原始“白声”产生了影响,并影响了“采茶人”的审美能力。不管是个体,还是局部,都在盲目的学习样板戏,很多采茶戏演唱者的声音、声带受到了刺激,从整体效果来看,后期一部分演唱者因为这样的训练,在气息、表现力方面反而有所收益,也相对提高了声带发生的能力。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各地都在研究样板戏,因此有一些地方开始进行样板戏的移植工作,这些样板戏虽然内容上比较匮乏,并且形式单一,但是却促进了演员之间的交流,不断的进行上山下乡演出,到基层锻炼的机会也增加了,这些人不断往来,不断沟通,对采茶戏发声也产生了很多影响。

2.3 对粤北采茶戏的传承

保存、传承和发展粤北采茶戏,要关注地方戏曲,首先要在保留传统戏曲精髓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好的剧本,依靠演唱实力,同时也要不断宣传。其次,舞台语言要统一规范。采茶戏最大的特色就是民族性,它的演唱语言一种都是采用方言进行,这种特色不能被迫坏,不能丢失,这种艺术特色要传承下来。在此,在采茶戏的伴奏方面很重要,伴奏对唱腔的影响非常大,一些演员总是喜欢靠近伴奏的第一把弦的音色去进行演唱,并且粤北采茶戏与黄梅戏的唱腔非常像,很多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就发现,将二胡或者是高胡进行改造,就会产生肥肠特殊的伴奏效果,对当地的茶戏会产生很好的推动。最后,表演者的发生训练不能忽视,才建立更加完善的发生理论与概念,让演唱者拥有更多接触唱法训练的机会,在科学的指导下,提高唱功,更好的体现采茶戏的茶文化韵味。

结束语

中国作为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拥有着各种形式的茶文化,不管是茶歌、茶舞、茶戏,还是茶诗等等,这些都是构成中国丰富、精彩茶文化的一部分,它们本身都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采茶戏作为一种极具地方色彩、极具丰富民情的茶文化艺术形式,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唱腔上非常值得研究,研究采茶戏的唱腔,能够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采茶戏。本文以粤北采茶戏为例,对其发展以及唱腔的问题进行了几点分析,希望能够对中国各地茶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有所助力。

[1]黄莉丽.粤北采茶戏唱腔音乐探析[J].戏曲艺术,2012(2):105-108.

[2]张莉恩.壮族采茶戏的生存现状及其保护与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4(3):12-19

[3]韩东.粤北采茶戏文献综述[J].中国民族博览,2016(1):109-110.

[4]孙家国.论采茶戏音乐中的“喜剧性”——以粤北传统采茶戏音乐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2(3):16-22.

[5]欧阳绍清.赣南客家采茶戏旦角唱腔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4(7):45-49

[6]袁东艳.粤北采茶戏演唱探析[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2):47-53.

2015年广东省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社科类)及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2015年“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项目:广东传统音乐元素融入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之研究。

谢丽莎(1981-),女,河北吴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教学。

猜你喜欢

粤北采茶戏唱腔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中国黄梅戏优秀唱腔全集》出版发行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浅析赣南采茶戏旅游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