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茶文化理念探讨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改革

2017-02-04农雅琪

福建茶叶 2017年2期
关键词:茶文化校企实训

基于茶文化理念探讨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改革

农雅琪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需要进一步和社会现状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本文主要介绍了校企合作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茶文化的内涵与茶文化对校企合作改革所带来的思考,在文章的最后笔者基于茶文化理念进一步探讨了校企合作实训改革的方向和策略。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茶文化;实训;改革

1 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

校企合作作为职业学校一贯追求的教学模式,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需求。现在,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是企业配合的方式,在以学校为主体的前提下,学校对人才进行培养,企业针对具体的情况可以起到辅助性的作用,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人才培养的方针和计划都是由学校指定,学校在人才培养中起到主导作用,企业提供实践的场所,建设教学基地。其二是企业不仅仅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基地,而且也要与高校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可以参与到教学目标的制定中,确定好教学内容。其三是校企合体的方式,培养学生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企业在学校教育方面广泛的参与,实现更加深层次的合作。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为主,以就业为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注重实践技能方面,重点要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

高职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实践性人才,满足了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用人需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为社会不断输出优秀的人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在课程设置上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在我国很多的高职院校设置专业十分容易偏向某一点,这就导致人才培养不够具体和全面,不能够很好地契合市场的需求,最终导致学生就业质量不高,企业缺乏人才,各行业的发展受到重重影响。学校应充分地利用学校和有关行业企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打造有效的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校内外贯通的实训基地模式。但是当下,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仍处于一个改革的过程中,所以从教师的实训教学改革方面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学校需要教师有双师型素质,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但是当下大多数教师都是双证或者双职称,并没有在真实公司工作过的经历,所以双师的素质整体上还有待提升,教师在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完成改革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其次,学校缺乏职场化的教学环境,无法满足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的需求。最后,校外的实训基地是最具有关键作用的现场环境,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具备专业化的标准和规范,实训的项目也都是学生今后会从事相关职业的岗位,这样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当下的校外实训大多都是校外,学校管理十分困难,容易引起教学在安全方面的问题,所以,这些问题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

2 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的美在于物质与精神之美的统一。所谓物质之美,就是茶的色香味,茶色清新怡人,茶香屡屡不绝,茶味干爽清冽。从品茶者感官的角度来说,茶能够带给人直接的生理愉悦的气息。精神之美则是茶的另一种境界。因为茶有着芳香的滋味、清爽的口感,往往能够幻化出高山、流水以及田园等意境,将人们带往另一种境界,由此烦恼的心情进入了虚境之中。与此同时,茶文化当中还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例如儒家中的中庸与和谐思想,道家中的道法自然,佛家中的禅宗思想等等。茶性是温文敦厚的,饮茶人在饮茶的过程中会感受到一种放松、祥和的氛围,在此基础之上,人们从中获取更高层次的精神感悟,达到与自然交融的精神感受。人们通过品茶可以陶冶情操、修养操行。茶性是温柔敦厚的,饮茶的过程中,人们有自然清醒的状态,是人与自然、人与智慧的一种深层次交流。古代的君子在饮茶的过程中,往往会寄托自身高风亮节的追求。饮茶也会成为一种高雅的象征,是陶冶情操、与人交往的一种方式。总的来说,茶不仅有强大的实用功能,同时可以有效地升华人的精神品格,使得人们的品行得到高层次的修养,这无论对于个人的发展还是集体效益的推动,都大有裨益。

3 茶文化带来的思考

我国传统文化与茶文化息息相关,茶文化进一步融入到了我国的大众视野当中,如何看待茶文化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改革的启示呢?笔者认为主要需要从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中去分析。

3.1 从茶文化中的静中带来的思考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深刻地了解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人们只有在一定的静止环境下才可以去思考,对事物进行客观地衡量。近些年来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始终处于一个大的浪潮之中,教学的新形态和新概念使得各种各样的思潮融入到了高职院校当中,在这样的变革中,我们缺少一种冷静思考的态度,很多校园管理者似乎并不关心变革的目的和效果,重点在于让自己置身于这场变革的热潮当中,所以,我们需要从茶文化的求静中获得一些启示。

3.2 从茶文化中的思辨带来的体会

在茶文化中,无论是品茶还是上茶,我们都需要有一定思考的成分在其中,独自品茶事实上也是一个人完成思考的过程。而这种思考具有充分的广度、深度。赏茶也是如此,在赏茶的过程中,我们自娱自乐,从中感受愉悦的氛围,思考诸多问题。将其运用到高职院校的教育当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地思考,每个学校的行业和背景是不同的,其中的特色专业也是不同,学校在改革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专注于模仿,而是要致力于与实际相结合,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可以在思辨中发现自己人才培养中的缺陷,而不是一味地迎合潮流和趋势。

4 基于茶文化理念的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改革方向

4.1 理清楚高职实训教学的各项环节

在具体的实训教学改革中,我们需要秉承茶文化中的思辨要素和追求静的观点来认真思考教学改革的方向,不是一味地随波逐流。首先要明确校园改革是以学生为主体、邀请企业参与进行的以就业为根本目的的改革,通常要对企业的岗位能力进行透彻的分析,而不是随便找企业,为了完成任务而盲目搭建平台。通过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对岗位的需求更加了解,从而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具备技能,实现技能型学生的培养,完善教学实践的方式,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各项能力的必备条件,理清楚不同课程之间的关系,紧密围绕技能训练打开教育的通道。具体的教学改革需要融合学校的专业教师、企业管理人员,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理清楚专业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

4.2 挖掘现有的实训教学功能

当下的高职教育,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通过学校的教育使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高职学校要建立培养实践性人才的目标,并且将其当作根本目标。高职学校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它的检验标准,就来自企业的需求。企业在用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是否具备动手操作的能力。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学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在进行岗位资源开发中,要对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也要针对岗位的用人情况分析,将岗位所需的技能与实训教学结合,结合有效的实训方法使学生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当下的校内校外的专业实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我们可以利用当下已有的环境与设施,结合校企合作的互动手段,进一步完善实训课程的优化。

让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制定,与岗位结合起来,通过网络技术,完善课程的进度,在课堂上将企业的有关信息展现在教室里,并且将企业岗位的真实情景模拟在课堂中间,甚至可以利用多媒体、音频等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受益,获得更多在岗位上工作人员的帮助和指导。

4.3 开发实训教学资源

实训教学的核心事实上就是教学资源库建设职业技术院校的重点。利用实训平台打造校企融合模式,在这样特定的流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日常在学校无法获得的专业体验。不仅可以和工作人员进行实时互动,可以通过各类实践和演习的方式,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从而可以开发与实际情况符合的实训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在对实训教学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实践环节,对教学环节加以分析,使学生可以得到更多有效的实用的资源。通过对校企合作方式的分析,从而使学生掌握专业的技能,提高核心应用技能,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例如多媒体、计算机以及特定的实训基地等等,实践应用包括了能力训练,习题库以及教案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根据专业和企业环节完成岗位的资源收集。老师尽可能地做到全程跟踪记录,发现和总结教学中的问题与现象,开发建成具有相当内涵的实训资源库,同时积极利用先进的技术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总的来说,要调动一切资源为校企合作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的知识学得有用,企业用人也有了保障。

5 结语

事实证明,在当下的高职院校改革过程中,校企合作时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的质量,促进教育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共同进步。但是在当下的高职院校工作当中,校企合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结合茶文化所带来的思考,用静的态度,辩证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力求探索更适合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校企合作实训改革模式,制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来推动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

[1]王燕.高职院校国际化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海外护士项目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6,02:24-27.

[2]刘晓,徐珍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的问题转化与发展取向——基于30年来学术期刊载文情况的计量分析与可视化识别 [J].教育学术月刊,2016,04:74-81.

[3]任爱珍.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的“政行校企”合作共赢办学模式实证分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1-5.

[4]高雪,董礼,解宇.茶文化在高职教学过程中的思路与策略分析[J].福建茶叶,2016,07:237-238.

本文为百色学院2014年度校级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整合优化外语教学资源路径研究——以百色学院为例》(立项编号:2014JG13)研究成果之一;本文为2014年度广西教师教育重点B类项目《民族地区“卓越中学英语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立项编号:2014JS035)研究成果之一。

农雅琪(1982-),女,壮族,广西靖西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壮英对比研究。

猜你喜欢

茶文化校企实训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