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茶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探析

2017-02-04林兰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成都611830

福建茶叶 2017年2期
关键词:英美红茶茶文化

林兰(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成都 611830)

红茶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探析

林兰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成都 611830)

茶文化源于中国,通过对外出口贸易传入西欧国家,其中英国和美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并赋予其当地的特色,将其发扬光大。本文主要介绍了红茶文化与英美文化,并进一步分析了英伦红茶对英国文学的影响以及红茶对于美国文学的影响。

茶文化;红茶文化;英国文学;影响;美国文学

1 红茶文化与英美文化概述

英国人、美国人热衷于红茶,这种热衷的情绪与中国人有着明显的区别。英美国家属于西方国家,他们在地理气候以及生活方式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是英国人对于红茶的热爱更甚,由于美国人时常处于快速的生活节奏之中,所以,对于速食食品尤为关注,对于红茶的追求亦有这样的体现。美国人喜欢速溶茶包,这种快速、便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契合他们的忙碌生活。当下,红茶已经融入英国人和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对他们的生活、思维方式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英美文学中有大量的文化描写作品,这正是茶文化对于他们思维领域的影响。研究红茶文化与英美文学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对英美文学的发展还是推动全球茶文化的发展都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1.1 红茶文化概述

茶最早期起源于中国,红茶文化隶属于茶文化,但是真正地将其发扬光大的确是英国及美国这些西方国家。红茶的制作方法最早源于中国福建武夷山地区,在1567年~1610年,这片地区有了小种红茶,可以说,福建武夷山的红茶正是世界红茶文化的鼻祖。

1.2 英国与红茶文化

在16世纪,中国的小种红茶进入了阿萨姆地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阿萨姆将中国红茶的制作方法简化,对中国传统的制茶方法进行了革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制茶也从纯手工走向了机械化制作,并将红茶以等级来划分,这种方法被成为传统制法。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切细红茶应运而生。17世纪初,红茶正式传入了英国,英国人到中国购买茶叶,从福建进口,从此正式来开了英国购买茶叶的序幕。茶叶最开始只在皇室以及达官显贵中普及,这与一位酷爱茶文化的女性有关,她就是来自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随着她嫁给查理二世,她也即将饮茶的习惯带入了英国的上流社会,茶叶从此在英国的贵族阶级普及。最早被引进英国的是绿茶,在18世纪之后,红茶地位才渐渐上升,这与英国地区的水质有关,因为英国地区的水质属于弱碱性且水质较硬,冲泡绿茶难以获得良好的口感,但是与红茶结合之后,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红茶一时间成为了英国的主流饮品。英国有着湿润的气候,红茶温润的口感也恰巧契合了英国人的饮食特点。除此之外,绿茶在长期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发霉。

中国于清代康熙年间开始正式向欧洲地区出售茶叶,在这期间,中国出口的六安红茶水量最多,在19世纪中期,英国的茶叶大多依赖于中国进口。从这个时间段来看,英国的红茶文化起源并不久远,但是发展速度却十分迅速。因为英国人对红茶的追捧,使得英国的红茶文化不仅仅影响于英国,甚至影响了整个欧洲。

1.3 美国与红茶文化

美国地区与英国地区引入茶叶的时间基本相同,但是,这个两个国家的茶文化却十分不同。茶叶通过欧洲传入美国,在十七世纪,中国红茶首先进入了美国的波士顿进行出售,并在这个地区广泛流传,之后波士顿有了波士顿倾茶事件,这对于红茶在美国的流传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十八世纪初期,美国商船进入中国广州,并将大量的茶叶带到了美国,开启了中国茶叶的航海之路,促进了中西茶叶贸易的发展。茶叶贸易对于美国的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影响,当下美国的红茶主要是以速溶、冰茶等形式出现。美国人热衷于速溶茶,且冰茶销售量最多。茶饮在美国,是一种新时尚的代表,美国的速溶茶、冰茶与美国文化紧密相连,并传播到多个国家。

2 英伦红茶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2.1 英国下午茶文化

提到英国,人们除了会想到英国的皇室,剑桥大学等标志性地方,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内容就是英国的下午茶文化,它从诞生以来,不仅是英国皇室、贵族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平民阶级热衷的文化之一,这是英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茶文化就达到鼎盛时期,英国人利用自己从世界各地进口来的原料,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红茶文化,使得下午茶在整个欧洲盛行。尤其是在诸多地区的白领阶层,下午茶文化都成为了他们必不可少的文化之一,这是他们精致、优雅生活的象征。由于英国贵族的晚餐较为繁琐,也是一天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顿餐饮,所以在午餐之后,晚餐的准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贝尔福德公爵夫人每每到下午就容易耐不住,让仆人为她准备一些点心,有时候也邀请她的朋友前来享用。就是在这样的实践下,英国的下午茶渐渐流行于英国的贵族圈,如今已经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文化。

2.2 英伦红茶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茶与诗歌。济慈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他曾经在诗中表写人们等待茶饮的过程:“一点一点地吃着烤面包,在叹息声中等待茶凉”,他还称茶是中国的泪水。著名法国作家莫洛亚曾在他的作品《拜伦传》中写道拜伦对红茶的喜爱,例如他在参展希腊武装斗争时,仍然有饮茶的习惯,每天早上会先给自己准备一杯红茶作为一天工作的开始。不仅如此,拜伦对于中国的绿茶也十分热爱,还有专门的诗歌对绿茶进行赞颂。著名诗人雪莱曾在自己的一首三百多行的长诗中说道,“当死神来临,我们将用硬币决定为饮茶而死谁第一。”这样对茶的高度称赞,难道不是一种浓烈喜爱的体现吗?

茶与小说。在诸多的英国小说中,作家都会对茶饮场景有所提及,可以说,很多英国小说中都散发着淡淡的茶香,让人们从字里行间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古朴的气息。例如狄更斯的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中单单用“茶”这个字就高达了86次,他在戒酒运动中,也充分地肯定了红茶对于该项运动的积极意义。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就体现了大量与茶有关的美学观点。她个人对于红茶十分推崇,生活中随处可见饮茶的习惯,与家人的通信中也透出对茶的喜爱。总而言之,茶文化已经根植于她的脑海之中,成为她的一部分。在她的作品中也丝毫不吝啬对茶叶的描绘,例如在《傲慢与偏见》中,她写到:“茶壶送进书房来时,”房间里立刻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芳香。一杯茶落肚后,……一杯热茶所提供的温馨美妙得难以形容。在我们欣赏这样的文学作品时,读者似乎可以感受到当时英国贵族品茶的习惯以及心情,这种浪漫又温馨的情怀飘散在字里行间。在《理智与情感》中范妮·达什伍德曾说到自己的婆婆送给自己的茶具价格是房子的两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英国人爱茶对于茶具的重视。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国的文人墨客十分重视对茶文化的培养。这本身与他们清高且保守的性格有关,不仅如此,英国人乐于追求有品质的生活,他们享受通过茶饮带来的审美体验,无论是茶具的使用还是茶点的选择,这些都彰显了一个人的高低品位。英国文学中大量描写红茶文化,作者更是利用这种方式凸显他们传统、高贵又独特的思维方式,体现了英国人特有的茶文化美学特征。

3 红茶文化对于美国文学的影响

3.1 红茶文化在美国的发展

1773年12月16日,美国发生了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这件事情的起因是因为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发了《茶叶税法》,这要求每磅茶叶需要支付三便士的茶叶税,引发了当地居民的不满。也正是这件事,成为了美国爆发独立战争的导火索。由于茶税出现的反应热潮,不仅体现了美国人民对于自由、独立精神的向往,同时也进一步将茶文化更深入地带引导了美国的后期文化当中。美国的中产阶级也将下午茶当作一天中最为悠闲时间,大大小小的茶室在美国街头出现,提供着英伦红茶与点心。世界咖啡巨头星巴克就在纽约曼哈顿开设了第一家茶瓦纳茶吧,并继续在美国的其他地区开设分店。这表明了当下美国对英伦红茶的兴趣不断上升,饮茶的消费趋势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对于美国的女性来说,茶叶具有一定的美容养颜功效,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越来越关注,红茶对于人们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3.2 红茶对于美国文学的影响

美国的威廉乌克斯作为一位著名的茶学专家,曾在《茶叶全书》中谈到文学与茶的关系,认为自有了茶以来,文学的题材得以更加充实,从中国、日本传记当中就可以看见,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作者层出不穷,关于茶的论述就数不胜数,茶有着众多的拥护者。虽然,美国的饮茶历史较英国相比更短,但是收到了英国茶文化的影响,美国自独立战争之后,其文学作品中时常有提及茶文化。例如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在《贵妇人画像》中就利用大量的篇幅去描写下午茶的场景,并利用下午茶这一情景去刻画人物的心理以及情景细节。在美国文学中,下午茶是一种惬意生活的象征,这也说明了下午茶在美国人生活中地位之重要。除此之外,甚至有一些作品直接以茶命名,例如《吃碗茶》这就是美国华裔作家雷霆召的作品,这部作品在美国茶文化界享誉甚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部作品以茶这个线索贯穿始终,通过对各种红茶文化的活动描写,充分地展现了美国华人在美国的生活方式以及精神风气。

4 结语

红茶文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十分流行,尤其是美国和英国。虽然英美两国在茶饮文化上各有特色,但是对于红茶的热爱却不相上下。本文首先介绍了红茶文化与英美文化的概况,并进一步结合红茶文化在两地的发展情况,介绍了红茶文化与英美文学的关系,希望对世界茶文化有更多的研究贡献,实现茶文化更为久远的传播。

[1]郑毅.近代茶文化的东学西渐——解读《松萝采茶词》[J].农业考古,2015,02:36-43.

[2]曹蕊.探析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21-22.

[3]李领娣,刘英.他者·嗜好·符号:英国文学中的茶文化研究[J].农业考古,2016,05:206-211.

[4]陈海生.中西茶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 [J].福建茶叶, 2016,05:388-389.

[5]段立先.跨文化视野下的茶叶对外贸易[J].福建茶叶,2016,10:31-32.

林 兰(1983-),女,四川乐山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英美红茶茶文化
《幸福的红茶时光》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蜜香红茶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红茶与绿茶有什么区别?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