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白石茶画赏析

2017-02-04陈时江汉大学美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61

福建茶叶 2017年2期
关键词:茶画系统化齐白石

陈时(江汉大学美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61)

齐白石茶画赏析

陈时
(江汉大学美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61)

齐白石一生极其喜欢喝茶,同时其也在喝茶过程中,也有关于整个茶文化理念的有效认知。当然在多元文化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传统茶文化正面临着相应传承危机和压力,而传统茶画艺术作为整个传统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其形成全面认知,能够帮助我们有效传承这一艺术。本文拟从茶画艺术的内涵分析入手,结合齐白石经典茶画作品的具体理念认知,从而探究齐白石茶画对当前茶文化传承的启发。

齐白石;茶画艺术;绘画理念;绘画艺术;价值情感

系统的看,茶画艺术是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具体的茶画创作元素,还是整个茶画创作过程中所融入的相关理念内涵,其实质上都是传统茶文化的集中反映,而想要创新茶画艺术开展,就需要对整个茶画艺术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进行系统化分析,通过认知到其中所具有的理念,结合当前整个时代特点,从而实现有效创新和完善,进而满足整个多元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传承要求。

1 茶画艺术的内涵分析

在整个茶画艺术中,其实际上是以茶文化为创作元素的绘画艺术,而想要系统化认知茶文化内涵,就必须理想认知茶画艺术内涵,也可以说,整个茶画艺术实际上就是茶文化内涵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茶文化的茶画艺术也是人们饮茶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整个茶画艺术的具体表达方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整个茶画艺术,实际上是水墨国画中的重要表现,而结合相关茶画内容的系统化认知,可以看到我国的茶画艺术实际上就是文人画的一种,因此只有系统化展现和诠释其中应有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内涵,从而才能绘制出满足基本要求的茶画艺术作品。

我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而我们对饮茶活动的认知,不仅是一种养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生活雅趣,而饮茶在兴起的初期,其就是由文人雅士中所推广开来的。而很多饮茶活动开展过程中,其饮茶环境有着良好的自然风光,因此一边饮茶,一边吟诗绘画就成为茶画艺术创作的重要背景。对于画家来说,饮茶活动和饮茶环境不仅为画家创作茶画艺术提供了相应素材,同时也能够让画家在品茶的同时,感知周围良好的环境,从而实现其创作激情的有效展现。因此,我国很多经典的茶画艺术作品,就是对相关饮茶活动的系统化描述。

可以说,茶画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茶画艺术也是传统文化的系统化融入。通过对我国茶画艺术作品进行系统化分析,可以看到,其主要特点为淡泊宁静等一系列艺术理念,所以,可以说茶画艺术也是整个中国绘画艺术创新发展的重要表现。在整个中国茶画艺术中,其通过使用工笔画,从而形象化的描绘了人们的喝茶和品茶以及采茶等一系列与茶文化相关活动。当然,在整个茶画创作过程中,朋友聚会也是其主要创作元素之一,饮茶活动的成熟发展,使其成为人们互相沟通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而这就使得聚会活动也成为整个茶画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整个茶画艺术创作过程中,其同时也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因此,想要认知其中应用的创作理念,就必须系统化分析整个茶画艺术创作所在的具体背景。

2 齐白石经典茶画作品的具体理念认知

齐白石是我国近现代发展过程中,极具代表的绘画大师,无论是其绘画水平,还是其对绘画创作的理解和认知,其都是我国绘画艺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齐白石绘画创作过程中,经典茶画作品也是其绘画作品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当然这与齐白石比较喜欢饮茶有很大关系。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与整个茶画创作过程中,融入了丰富的茶文化内涵有着重要关联。实际上,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齐白石正是受到了整个传统文化理念的系统化影响。因此,在整个齐白石经典茶画作品创作过程中,其中正是对传统茶文化内涵形成了系统化融入和诠释。

当然,想要对齐白石经典茶画作品的具体理念形成准确认知,其需要对齐白石的绘画创作风格形成全面认知,可以说,整个齐白石茶画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其中所具有的乡土内涵,还是淳朴的创作理念,都对其茶画作品创作提供了有效帮助和影响。在齐白石创作过程中,其使用的色彩元素极其明快,同时整个茶画作品中,其色调与墨汁之间的对比,以及其创造造型和绘画手法中,构成了齐白石茶画作品创作过程中的艺术语言,因此可以说,这个就是齐白石艺术创作的艺术生命和整体风格。

在齐白石的绘画艺术作品中,最先被大众所认知的是齐白石的花鸟画,但事实上,对于齐白石的绘画过程中,其山水画是其创作最成熟,理解认知最全面的题材。当然,必须认识到一是齐白石自己喜欢喝茶,二是齐白石受到传统茶文化的影响较为深刻,因此其创作了很多与茶相关的绘画艺术作品。在1934年前后,齐白石创作了《寒夜客来茶当酒》,这一幅画中,其绘制了大瓷瓶中插了一枝墨梅,旁边则是一盏点燃的油灯,在观赏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其虽然线条简单,元素少,但是其中让我们感受到其中所具有的丰富茶文化内涵,尤其是其中描述了饮茶的环境。

在齐白石93岁时,其创作了茶画作品《新喜》,在这一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描绘了配有游龙纹饰的茶壶和白瓷的小茶杯,以及其中还有象征平安理念的方柿,人们通过观赏,能感受到整个作品中所拥有的欢乐元素,以及其中对整个新春的向往。事实上,齐白石不仅是一名画家,同时其还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名人,通过对齐白石的茶画作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绘画造型简练,但充满生态特性,不仅如此整个茶画创作过程中,其意境极其深厚,而在笔墨的应用上,其更为雄厚。虽然其绘制的茶画中,使用的茶元素,题材极其平凡,但是整个茶画艺术创作过程中,其情感内涵表达与整个茶画创作相融合,既充分表现了齐白石对茶及茶文化的认知,同时其中也丰富诠释了其简单朴实的生活态度。而在齐白石茶画作品中,还有两幅经典的茶画艺术作品,其一是1945年,所绘制的《砚和茶具》,在这一副作品中,齐白石对茶文化和绘画艺术的应用挥洒自如,堪称经典。其二则是在1952年,齐白石于92时,馈赠给毛主席的《梅花茶具图》,其中诠释了对同乡情感的表达。

3 齐白石茶画对当前茶文化传承的启发

在整个茶画艺术创作过程中,齐白石无疑是其中极其值得我们认知的画家,其创作了一系列经典的茶画作品。当前多元文化的成熟发展成为整个时代的最大特征,而在多元文化发展过程中,其对茶文化的传承造成了极大危机和压力,尤其是在整个茶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其缺乏合理完善的载体和内涵,因此选择合适的茶文化传承载体切入就极为必要。通过对齐白石茶画艺术进行系统化分析,可以看到其中融入了丰富的传统茶文化理念和内涵,同时其创作技巧和理念也为我们当前传承茶文化提供了相应保障。结合齐白石茶画的具体内涵,能够为我们当前传承茶文化提供有效帮助。

具体而言,其启发主要表现为:首先,整个茶文化传承发展,需要寻找到合适的传承载体,茶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其基础是茶文化的发展,而在整个茶画艺术创作过程中,其中展现和诠释了精湛的茶艺水平。通过对茶画艺术进行系统化认知,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很多与茶艺相关的元素,比如泡茶和煮茶等。茶艺水平的提升和应用,实际上就是饮茶理念与传统文化的系统化融入,因此在整个茶画艺术创作过程中,其基础就是茶艺。而对于当前整个茶文化传承发展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传承效果,就需要引导人们正确全面认知其中所包含的文化理念载体。

其次,在整个茶画艺术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无论是色彩应用,还是其生活化内涵的系统融入,都有着自身特点。特别是在整个茶画艺术创作过程中,其中有着丰富的造型设计理念和内涵,其不仅展现了色彩的鲜艳,同时也诠释了设计的美学内涵。而在整个茶画艺术创作过程中,其也经历了系统化发展与成熟完善。因此,在当前茶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其需要及时更新相关文化理念,通过有效完善,从而实现理想的传承效果。

最后,通过对整个茶画艺术中所包含的元素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融入了包含各个阶层的生活元素和生活理念,尤其是其中完善诠释了各个阶级的生活状态,因此在整个茶画艺术创作过程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气息和价值理念,而这也是我们在认知和传承茶文化体系过程中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当前整个茶画艺术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发展过程中,正是融入了丰富的人文元素和生活气息,从而使得整个茶画艺术实现了发展,因此在整个传统茶文化传承过程中,其必须融入生活气息,只有系统化融入这一理念,才能实现整个茶文化艺术的时代传承。

4 结语

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大国,在长期以来的饮茶活动开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文化元素,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艺术等多样内涵,茶画艺术就是其中重要的的代表之一,通过对茶画艺术进行分析,尤其是对茶画艺术中所具有的情感理念和价值内涵进行系统化认知,更是能够帮助我们有效认知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内涵,同时还能通过感受整个茶画艺术的创作技巧,从而实现对整个创作环境的有效认知。我国茶画在创作过程中,其历史发展悠久,尤其是整个茶画艺术创作历史悠久,在整个茶画创作体系中,有很多经典画作,深层次研究这一系列茶画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有效认知整个茶画创作的具体背景和其中包含的深层次理念内涵。

[1]梅向东.齐白石山水画语言和审美境界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81-184.

[2]孟宪浦.从自然山水到胸中丘壑——20世纪山水画现实主义创作的审美取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5):161-165.

[3]彭作飚.中国新水墨元素在纺织花型设计中的应用——关于艺术院校教学法的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33-136.

[4]赵坚毅.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4):112-114.

[5]柳时浩.“似与不似”——从齐白石“衰年变法”看写意花鸟画“形”与“意”的表达[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6(4):152-155.

陈 时(1973-),女,湖北宜昌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

猜你喜欢

茶画系统化齐白石
茶画艺术在美术鉴赏课的传承研究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雨浥红蕖冉冉香
·齐白石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齐白石买假画
基于多媒体软件的数码茶画制作研究
茶画的绘画艺术风格研究
齐白石·书画作品选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