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西茶文化差异看商务英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7-02-04钟晓红西南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四川泸州646000

福建茶叶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西商务英语跨文化

陈 磊,钟晓红(西南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

从中西茶文化差异看商务英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陈 磊,钟晓红*
(西南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

基于跨文化交际下的对外贸易,必然会存在很多文化差异的问题,交际双方处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下,难免会出现认知上的歧义。对中西茶文化差异的视角,研究商务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商务英语人才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茶文化这个平台,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特点,并认识到中西方文化中存在的不同,进而在交际中,尽可能避免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误会,保障交际的有效性。本文针对中西茶文化差异的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进行几方面研究。

中西茶文化;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

茶文化是中西文化的连接点,也是中西方开展经济贸易往来的一个桥梁。正是由于茶文化在中西方国家中的普及,使其具有很多其他文化体系所不具备的功能。从茶文化传入西方国家开始,中西方的茶叶贸易也随之开始,因此中西方的茶文化体系中有很多有关对外贸易的内容,在商务英语人才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将茶文化作为跳板,通过了解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感受中西国家各自的文化特点,从而在交往中更加准确的把握用词和语感,这是提高我国商务英语人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手段。

1 中英茶文化的差异性

英国茶文化之所以能够建立,是因为中国茶文化进入英国本土,进而与当地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因此中英茶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1.1 物质文化方万面的差异性

茶为人们提供物质需要的同时,产生了一定的物质文化。随着茶叶产品的批量生产,茶已经逐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人们根据对不同种类型茶的喜爱程度,进而对茶叶品质、茶具质量等物质形态都要求严格。由于中英两国物质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茶叶物质文化建设方面,也有以下几点不同。

1.1.1 茶叶种类不尽相同。中国茶叶的品种丰富多彩,主要有红茶、绿茶、白茶、黑茶、青茶、黄茶等六大类。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生活需求,茶类品种越多,人们就越能更好的品味不同口感的茶水。绿茶由于其清新的香气以及茶水的澄清得到中国人的好评。而在英国,他们更热衷于红茶,更将其尊崇为“国饮”,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不同而产生对茶的不同喜爱程度。英国本土四面环海,常年空气潮湿,因此,为了更好地驱逐严寒温暖身子,他们在红茶中加入牛奶与糖,将其作为代替甜品的另一种饮品而饮用。

1.1.2 品饮茶点不尽相同。由于物质文化与物质基础的不同,中国作为茶点的种类十分繁多。比如:各种坚果、水果以及奶制品都可以作为茶点。而在英国就比较讲究,茶点也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是以面食为主,还会搭配一点肉类或者点心。

1.1.3 饮茶场所不尽相同。中国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因此,饮茶时非常注重场所。在许多地方都设有专门的“茶馆”、“茶坊”或者“茶社”,让人们在品茶的同时进行茶文化交流。而英国主要将茶作为甜点,因此,饮茶场所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位置。

1.1.4 饮茶工具不尽相同。中国人对茶具的选择要求严格,茶具的多种造型和种类也提升了人们对茶的喜爱程度。中国人喝茶,注重含蓄内敛,因此选取的茶具多以古朴的紫砂茶具为主。高雅的茶杯、精致的银器受到广大喝茶爱好者的青睐。而英国人在喝茶的同时,配上鲜花、蜡烛作为装饰,更能彰显英国人的浪漫主义情感。

1.2 制度文化方面的差异性

由于在茶叶生产制作过程中,人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形成了一种较为特殊的茶叶制度文化。人们在品茶的同时,按照社会要求与规范进行茶叶的选取。在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更严格的管理茶叶生产过程与经营模式,因此制定了众多与售茶制茶有关的规定,进而形成了最早的茶叶制度。古代人们生活离不开饮茶,因此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这些经验也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关于茶的民谣也非常众多,例如“清明发芽,谷雨采茶”,“立夏茶,夜夜老,小满过后茶变草”等,彰显了古代人们对茶的喜爱与品茶的智慧。

而在英国,由于其本土并不产茶,所以关于茶的谚语也不是很多。由于英国人对茶非常喜爱,因此形成了独有的茶制度文化。英国人比较喜欢付小费用以作为对服务员满意程度的评价。而在最初,茶室的桌子上放着一个小盒子,盒子上刻有p,i,p,s四个字母,这是“To Insure Prompt Service”的缩写,意思是为保证快捷服务。品茶的英国人想要早点享用茶水,就要放在盒子里面一枚硬币,这也是英国付小费的形成过程。

1.3 行为文化方面的差异性

提到茶叶行为文化,就不得不针对不同国家人民的习惯进行评价。中国人细心种茶,耐心采茶、炒茶等过程被社会人们所尊重和模仿,在从事多年茶叶种植采集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和固有行为模式。以中国的饮茶礼仪举例:中国人饮茶不受时间限制,只要感到有需要就会沏上一杯热茶,进而缓解生活、工作的疲劳。同时中国人喜欢以茶待客,客人来了,要敬茶,客人走了,也可以奉上自己喜欢的茶叶作为礼物。敬茶时茶水不宜过满,都以杯子的3/4为主。端茶时以主人右手为主,从客人右手边端上以方便客人拿取饮用,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敬茶礼仪。

1.4 心态文化方面的差异性

关于茶叶心态文化,以人们多年喝茶时所形成的价值理念、审美观念和思想模式为主要内容,这是一种提升人的品质并在精神世界得到享受的过程。由于中国茶文化历史久远,因此深受儒家、道家和释家三种文化的影响,进而形成了博大精深、高雅统一的茶叶心态文化。中国人饮茶的目的除了缓解工作的压力和生活劳动所带来的疲劳感以外,还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精神的释放和情感的宣泄。而英国人品茶就如同喝咖啡一样,主要是一种交际手段,需要的是其具有的高雅情趣和高质量的生活品位。

2 从中西茶文化差异看商务英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经过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我们发现,由于两国文化基础不同,因此在文化的培养和交流上,都需要根据本国国情而定。因语高的不同而形成的商务英语,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其国家的综合实力。不同的茶文化形成了不同模式的商务英语形式,进而对企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以及人们之间的交际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中西双方具有一定文化交流和交际能力。

2.1 交际能力的含义

美国人最早提出了交际的概念,主要是用来表达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交际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和语言使用技巧,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判断其在某一方面的能力,进而切入谈话的主题。一个人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更好地控制不同场合的局面。无论是在词汇的运用方面还是在语法的使用语音的发音方面,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从而完成对话。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受心理和社会文化所影响,话语需要在一定的场合和方式下进行。判断能力是指一个人是否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正确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手法,进而完成对整个对话内容的掌控过程。随着交际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语言的需要,人们要不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保证具有一定的专业词语使用能力,从而在提高和丰富自己能力的同时,掌握更多的语言技巧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2.2 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真正的考量了一个人双语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一个人需要不断的变换角色,保证在非母语的基础上进行国际语言交流。这对英语学生是一次极好的尝试和挑战。只有掌握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对话能力,才能胜任这项任务。

由于中西方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为了避免两国在交际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冲突和误解。需要双方不断了解各国语言以及文化背景。中国人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了解其当地文化特点,保证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而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完成英语的学习任务。而外国人在接触汉语时,需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保证遵从中国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完成对汉语的学习和掌握。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学习过程,以中西方茶文化为基础,并进行学习是最佳的途径。为了两国更好地建立友谊关系,并不断了解其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提升民族自豪感与国家荣誉感,因此,需要保证学生懂得借鉴两国的基础文化知识,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从而为两国长久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对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中国茶文化历史优秀,与中国相比,西方国家的茶文化难免少了一些历史韵味。正是因为如此,中国的茶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并且已经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思想中,甚至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在商务英语跨文化较集中,充分利用中国茶文化的这些特点,与西方茶文化进行对比,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提升他们的语感,帮助他们避免很多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另外,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英语跨文化交际学,中西茶文化课程等等,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基于文化差异背景下,开展商务英语教学,借助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与应用,进而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活动。

结束语

总之,中西茶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借助茶文化这个有力平台,能够更好的展现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快认识到跨文化视域下的商业英语交际特点,使他们更快、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另外,文化教学,本身就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忽视文化教学的作用,合理、正确的运用茶文化,不仅能够拓展商务英语教学内容和形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对中西方茶文化在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几方面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1]陈桂琴.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5):23-27

[2]明星.从中西茶文化差异看旅游英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福建茶叶,2016(4):227-228.

[3]徐海江.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09.

[4]李镔.商务英语教学中CBI教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4):315-316.

[5]刘海峰.浅析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3(26):154.

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一般项目:YF16-Y11;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LZ16A09.阶段性成果

陈 磊(1983-),女,重庆开县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教师教育发展。

*通讯作者:钟晓红。

猜你喜欢

中西商务英语跨文化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