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俄语教学中中国茶文化的渗透

2017-02-04周丽霞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海口571127

福建茶叶 2017年2期
关键词:俄语文化背景茶文化

周丽霞(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海口 571127)

浅谈大学俄语教学中中国茶文化的渗透

周丽霞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海口 571127)

俄语教学是我国主要的外语教学内容,随着中俄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加,大学俄语教学也更加受到关注,而茶文化与大学俄语教学的融合,成了目前我国德育教学的重点。在俄语教学中融入中国茶文化,不仅能够丰富俄语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能够传承和普及中国茶文化,促进了中俄茶文化,中俄语言的融合发展。本文对大学俄语与中国茶文化的融合、渗透进行具体分析研究。

大学俄语;中国茶文化;渗透

中国茶文化包含了丰富了俄语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可以促进中国语言教学的发展,也能够促进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的普及。从目前我国大学俄语教学的情况来看,受到两国文化差异,俄语教学中茶文化的渗透,必须要结合一定的方法,从茶文化差异与俄语教学目标出发。

1 在大学俄语教学中加强茶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语言作为人们交流使用的工具,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呈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风格和差异。融入了中国茶文化的语言教学,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远的意义。由于语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魅力,因此使用者需要尊重不同文化的原则,以茶文化为依托,使语言结构更为完整,语言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也充斥着对文化的宣传。

在大学开展俄语教学课程,学生首先需要了解俄罗斯的文化,然后才能没有障碍地学习俄语。由于茶文化的差异,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语言使用的错误,比如中国人见面经常会问:“你去哪里?”(“Кудаты?”),这是一种很传统的打招呼方式,但是如果在俄罗斯人们就会认为你没有礼貌,因为去哪里属于个人行为,是私事,因此不会将自己的隐私透露给别人。在茶文化方面也是如此,中国茶文化与俄国茶文化之间存在明显,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俄语与茶文化的融合,必须要基于这些差异,进行教学。成功的交际往往建立在良好的语言基础上,因此学习俄语的同时要掌握俄语的语法、语音和基本的词汇,还要对俄罗斯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主要文化包括历史、地理、政治教育、民俗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等等,学生在掌握一定文化基础的前提下,学习俄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在大学俄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在进行俄语教学时,必然会导入与其有关的文化,那么学生在学习与俄语有关的文化内容时,就需要对俄罗斯有一定的了解,就是在开展课程之前,需要针对俄罗斯的文化特点对学生进行普及,让学生对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予以解决。

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中国具有代表性知名学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通过对传统茶文化知识的教授,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接纳俄罗斯文化。针对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教学功能,可以将文化分为两个层面,即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由于两种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交集,最终形成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交际文化是人与人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完成交际的过程。

2.1 知识文化

知识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不影响交际文化。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个人,在进行交谈的过程中,对于词语的使用方法和技巧都各有不同,但不会影响交谈的内容和结果,比如人们在交谈空气(воздух)的组成和作用、水(вода)的成分和作用、河流(река)的形态和作用的同时,关于这些基础文化知识的概念不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学生之间虽不了解对方对于空气和其他物质成分概念的理解程度,但是并不影响实际的交谈过程。教师需要教授学生将时间和精力应用到学习中国茶文化方面上,通过正面的看待其他文化的价值,才能以客观积极的心态学习俄语教学知识,也才能避免因理解歧义而造成的影响。

2.2 交际文化

因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产生了交际文化。这种文化的产生,将直接影响信息的传递途径和过程。为了避免在俄语教学过程中产生理解上的分歧,在使用交际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多个方面: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无法直接互译的词语;于社会基础不同和社会背景的不同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针对不同场合和语境使用的特殊词语的差异;由于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所产生的作用和文化背景产生的理解褒贬含义不同;不同文化阶段和文化背景对于潜在观念理解的差异;由于语言使用方法和文化习惯产生的信息差异;中国茶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特殊词语使用的差异。名人名言、成语典故、谚语等;词语中所蕴含的潜在意义;有特定文化背景与使用场景的差异;由于语言结构的不同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受风俗习惯、传统观念、心理素质等影响的文化差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人形容一个人全身湿透的样子会使用“落汤鸡”来形容,就好比掉进水里的鸡一样。而这在俄语中“мокраякурица”却是形容一个人意志不够坚定,做事优柔寡断的样子,含有贬义和讽刺的语言。还有,中国人喜欢用数字的谐音来对不同的数字进行定义,数字“4”和“7”会被译为“死”和“气”,因此中国人并不喜欢这两个数字。但是俄罗斯人却对这两个数字情有独钟,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这两个数字代表наседьмомнебе(如登天堂)、семероодногонеждут(少数服从多数)。

根据之前的介绍可以发现,交际文化的数量远远低于知识文化。由于两种文化的不同,因此对交际文化产生了一定的约束。在这两种文化的制约下,中国学习俄语的学生,会对不同的文化有所了解,也需要在了解茶文化基础的前提下,再去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才能让交际文化趋于稳定,也更为实用。因中国文化背景的不同,学生已经习惯了茶文化知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突然引入交际文化,势必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正是因为交际文化的局限性,才能让学生了解茶文化知识的博大精深,也才能更加认可不同文化对国家具有的影响力。交际用语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辅助人们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3 在大学俄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

基于以上的分析,下面针对大学俄语教学中茶文化的导入原则进行具体分析,茶文化导入必须要遵循语言教学的原则,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激发茶文化的教育价值,促进俄语教学的整体发展。

3.1 层次性原则

每一个教学过程都需要有一定的阶段性,学生不可能一次性的掌握全部的知识,针对于茶文化的教学也不例外。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了解、认识茶文化的内容,在初步接触茶文化表面知识的同时,以文学艺术、宗教形式等方式,了解茶文化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茶文化内容还包括了社会制度和婚姻制度等文化关系。在引入外来文化的同时,学生要对本国茶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确保不会受外国文化影响的同时,可以接受外来文化。在开展俄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阶段地讲解不同文化的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文化的精髓,通过在不同的阶段引入茶文化,可以让学生在初中、高中以及大学阶段学习不同层次的茶文化知识,这对教授俄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学生还要掌握俄语的日常使用技巧和交际方法,对于不同场合所使用的俄语会有所不同,学生在了解俄语与汉语文化差异的同时,利用自身的理解和教师的指导,完成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掌握大量的汉语词汇以后,才能在交际中游刃有余地使用汉语,俄语也不例外。利用中国人的学习方法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完成对俄语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可以变换自如地使用不同的俄语语法,完成俄语的教学过程。

3.2 适度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适度,才能确保学生理解和接受学习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适当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了解茶文化内容的同时,可以按照课程需求学习茶文化相关知识,有阶段性的掌握茶文化基本内涵。教师适度的讲解茶文化知识,在进行俄语教学的过程中,以俄语教学内容为框架,让茶文化充斥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单元,不可以引入过多的茶文化,以免对原有的俄语教学产生影响。适度的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与老师建立完整的师生关系,通过阅读与俄罗斯文化有关的书籍,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才能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中国茶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以后的文化体系,并按照教师的指导完成学习任务。

3.3 系统性原则

利用中国茶文化对俄语进行教学还缺乏系统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在教授俄语的过程中,针对茶文化只是简单的导入,而没有详细的介绍,这样学生往往接受的信息是零散的,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结构,学生对不同的文化知识和背景没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很难适应具体的场合与交际环境。受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引入茶文化时,只是呆板地传授茶文化的理论知识,而不是让学生融会贯通,以科学的方法理解茶文化的内容。关于国语的教学大纲的导入过程,需要遵从一定的原则,在讲究方法和过程的同时,确保导入文化具有一定的步骤和阶段性。针对于俄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需要有一定的秩序和想法,不盲从,俄语文化内容才能起到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育作用,教师也要通过查询教材或网络资料了解俄语文化内容,要尽可能地与中国茶文化相融合,确保两种文化不产生冲突的前提下,让学生尽可能的接受俄语文化的形式和内涵。

结束语

茶文化的教育价值极为丰富,在当代语言教学中融入茶文化,是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要求,也是茶文化在现代普及发展的需求。俄语作为外语体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适当的融入茶文化,能够更好的奠定学生的语言基础,强化学生语感,促进俄语教学的全面发展,以及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和普及。本文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当代俄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并为中国俄语教学的改革创新尽一份绵薄之力。

[1]华昶.俄语БаЙХОВЬΙЙЧаЙ词源和词义之我见[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2012(3):36-39+28.

[2]华昶.从俄语成语、俗语看俄罗斯民族的茶文化─—兼谈俄汉两民族茶文化的某些异同[J].中国俄语教学,2015(4):48-51.

[3]王婷.俄语中的汉语借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177-179.

[4]刘芳.俄罗斯“茶”文化及其在俄语中的反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37-138.

[5]阿拉腾奥其尔.由俄语“ЧаЙ”(茶)一词说起——兼论蒙古语在早期中俄关系中的媒介作用[J].西部蒙古论坛,2014(2):41-5.

周丽霞(1973-),女,山东威海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俄语教学。

猜你喜欢

俄语文化背景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俄语称呼语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