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茶文化与学生道德文化结合初探

2017-02-04闫桂莲刘海滨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福建茶叶 2017年2期
关键词:品格态度茶文化

闫桂莲,刘海滨(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传统茶文化与学生道德文化结合初探

闫桂莲,刘海滨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学生道德文化建设,是我国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新时期祖国的繁荣富强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不仅仅是高学历,高技能水平,在道德、修养方面也必须要很深的造诣,德才兼备是一名优秀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传统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其中所蕴藏了德育教育价值以及人文思想,对当代学生的德育文化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就以传统茶文化与学生道德文化的结合为内容,对其具体实施进行几方面分析研究。

传统茶文化;道德文化;学生;结合

中国茶文化中蕴藏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教育方法,在当代学生德育文化教育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茶文化的教育价值,充分利用茶文化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使其能够逐渐建立起稳定的心理状态,健康的思维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提升,培养更多德智双馨的人才。

1 “尊道贵德,律己修身”的修养态度

传统文化针对个人道德素质和自我修养的提高有十分严格的要求。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充斥着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针对不同人所产生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观点,说法各异。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道德的理解和看法,而人们更看重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的基本道德表现;做人要正直,为官要清廉,也是一种道德的表现。道德除了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有所展示以外,还体现在待人接物和平时的为人处事上。身体力行,通过自身行动来讲述道德的含义,通过言传身教,为子女树立道德的模范。道德有一定标准可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一种自我约束的道德。“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在生活中对友人的一种尊重。道德充斥着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同时,也为个人的思想和品格树立了一定的标准。每个人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约束,使自我的思想得以提高、境界得以提升。针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工作,学校可以以中国茶文化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至善至美的影响,来完成道德品格的塑造,帮助学生建立完善人格的同时,利用道德的积极影响,培养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处事态度。

2 “诚实守信、以义为上”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标准,也是一个人可以立身于社会的根本要求。诚信对一个人的自身品格要求十分严格,要确保做事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为别人着想的心理,才能确保以诚实守信的态度来为人处事。孔子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诚信是人与人交往最基础的标准,也是各个行业经久不衰的基本准则。在讲求诚信的同时,可能会有短暂的损失,但为了企业长久的发展,也为了自身品格的不断提高,就要将诚信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约束着个人的行为。经商最反感见利忘义、见异思迁,见到蝇头小利就止步不前,产生乐不思蜀的心态,这对自身的发展是一种阻碍,也是一种灵魂的绑架、人格的出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获利,贪而忘义。在不违背诚信的原则以及道德标准的前提下,获取自身想要获得的利益,才能确保获利的长远化、持久化。虽有“鱼翅熊掌不可兼得”的说法,但诚信与道德却可以共存,为了避免学生受社会各种物质的诱惑而误入歧途,也为了让学生塑造一个诚实的品格、守信的态度,教师在培养学生个人素质方面,要有意地引导学生认清诚信和道义的重要性。保证学生具有诚实守信的态度,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让学生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使其得以在社会上立足。

3 “仁爱孝梯、谦和好礼”的人伦原理

中国的茶文化结合了各方面文化的特点,在约束人的思想和道德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人们在为人处世中,要注重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他人的宽容厚道、尊重理解,也是自我修养的一种体现。茶文化在教授人们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同时,也告诉人们需要树立一定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孔子讲述“仁”的概念,告诉人们要懂得“亲人,爱人”,尊重别人的一言一行,要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态度和做人标准。古人讲究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偕老扶幼的同时也要讲究三从四德,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为人臣而忠义等都是做人的一种态度,也是仁爱谦虚的一种体现。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在经过历代文化的洗礼和完善的同时,形成了具有特点且内容独立完整的茶文化,这也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中国的教育以仁、义、礼、仪、智、信为基础,注重培养人的个人修养和道德素质,作为为人处世的一项标准,“礼”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朋友远来,要盛情款待,并备上美酒,表示对朋友的尊重和热情欢迎,子女同父母讲话,要注重语气和语调,要有稳妥处事的大气,有不骄不躁的态度。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也对敬茶之礼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与非常精确的评价,他认为能够喝得上一杯好茶是一种福分,是值得庆幸和珍惜的事情。如果友人恰好是品茶爱好者,那么主人招待一杯好茶,与其细细品味,畅想人生,共叙茶事,此等闲情逸致、安适时刻,必然会给客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人之所以与动物不同,就是因为人在处事方面讲求礼数,不由着性子胡来,不遵从脾气办事,才是做人的标准。礼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对待他人要谦让,对待自己要严格,这是一种处事态度,也是自我品格的一种培养和约束,礼让他人是一种处事风格。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都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容忍宽容他人的做法,这是自身优秀品格的一种体现,也是建立良好关系的一种方式。中国人以自谦为主,表示对他人的看法理解和认同的同时,适当的表露自己的想法,不妄自尊大、谦虚有礼,不骄傲自满、语气和缓,才是中国人的处事态度和做人标准。

4 “精忠报国、克己奉公”的爱国抱负和集体情怀

忠君爱国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理念。在融入茶文化以后,人们更加注重对于集体的付出和贡献。追求个人品质提升的同时,增强了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每个人都需要以国家集体利益为主,具有自我献身精神的同时,明确价值取向、树立道德标准,通过自我约束和反省,使人格得到升华。做事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态度;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对待国家要有岳飞的精忠报国的精神和气节。不去苛求付出全部的为国家为集体奉献,但要尽可能的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主,在体现爱国主义和个人情怀的同时,挥洒一腔热血,尽职尽责的为其服务。个人的利益和荣辱并不重要,要将国家大义放到首位,才能确保国家的富强与繁荣。胸怀天下、公而忘私是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一种理想的处世态度。人们在追求安身立命之本的同时,也要具有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担当,对国家抱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信任感,利用茶文化引导、教育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品格,通过个人素质的提高与道德品质的提升,让国家的下一代有繁荣富强的基础,有不断发展的潜力。

5 “自强不息,勤俭节约”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的品格在茶文化中也有一定的体现,为了让人始终保持斗志,也为了让人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对于自强不息的理解因人而异。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由此可见,古代人也将自强作为精神支柱,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让自身的品格得以提升,让性格变得更加坚韧。古代文人雅士都追求自强不息的品格,比如:左丘、屈原等,他们为后人树立了自强不息的典范,是中华民族之根,是自强不息力量的源泉。这些优秀的品质,在中国茶文化中有充分的体现。具备自强不息的品格,可以绝地反生、柳暗花明,对未来抱有一丝希望,始终坚持不懈的努力,利用自身强大的意志力和笃定的行动力,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和成功的未来。自强不息品格的建立,让人们对于精神领域有了更高的追求,设定一个目标,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付出,遇到困难勇于向前,不卑不亢,戒骄戒躁,才能让自己在人生的舞台上有所作为。茶文化在对培养人自强不息品格上也有一定的介绍,利用茶文化强大的精神内涵和精神导向,为学生灌输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思想。以国家为己任,以奋发图强、积极进取为目标,才能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收获成功。

勤俭节约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茶文化对于勤俭持家的人有高度的赞赏和褒奖。在《三国演义》中,诸葛孔明就会使用茶联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韦应物则在《喜园中茶生》中这样写道: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意思是茶树高洁,具有灵性,以此来表达自己洁身自好的思想。每个人都要争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追求个人物质和生活需求的同时,要避免因过度追求而导致的道德的沦丧。“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只有秉承自身的高尚品格和道德修养,才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也才能在获得别人理解和认可的同时,赢得尊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每一粒粮食都是通过辛苦劳作而获得的,不可浪费更不可轻视,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才能避免因铺张浪费而造成的性格败坏。

学生通过学习茶文化,对中国的道德修养、仁爱、礼仪、诚信都会有所了解,并在不断学习和磨练的过程中,形成强大的意志和勇敢的个性,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的同时,也为获得美好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结束语

茶文化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体现了中华人民爱国、勤劳、朴素、仁孝等美德,在当代学生德育文化教育中,充分利用茶文化的教育价值,将德育文化与茶文化有机整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当代德育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还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力。本文对茶文化与学生道德文化的结合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当代德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1]沈佐民.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及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J].池州师专学报,2011(2):18-21.

[2]纪岩.茶理论与实践在大学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5(6):177-178.

[3]罗丽.茶文化对大学生品德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3):307-308.

[4]颜坤.茶文化对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分析[J].福建茶叶,2016 (4):219-220.

[5]张宗胜.茶道观念对当今道德教育的启示[J].福建茶叶,2016(9):305-306.

闫桂莲(1974-),女,河北承德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品格态度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