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衔接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创新研究与实践

2017-02-04王渔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重庆401520

福建茶叶 2017年2期
关键词:茶艺考核职业

王渔(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重庆 401520)

中高职衔接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创新研究与实践

王渔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重庆 401520)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取少的一部分,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普及,职业教育科系更加丰富,教育体系也更加完善。在此背景下,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逐渐成为了教育科研领域关注的重点内容。在中高职院校中,茶艺课程体系逐渐完善并兴起,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力平台,茶艺课程的创新改革也显得十分重要,在如此复杂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做好中高职酒店管理业的茶艺课程衔接,并实现其创新与发展,显得更加重要。

中高职;酒店管理;茶艺课程;创新

茶艺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随着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当代人极为推崇和熟悉的文化形式,因此在酒店管理专业中,茶艺课程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并以此促进该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对此进行几方面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1 科学构建茶艺课程的理沦教学体系

在创新茶艺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就是构建理论教学体系,经过完善、创新、研究与茶艺课程相关的理论教学体系,使茶艺课程教学模式得到优化,使课程内容更加风趣,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茶艺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1.1 优化调整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职业岗位知识技能

现代的中职教育有两大目标,一是将职业教育的社会性与实践性贯彻到学生脑海当中;二是让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以适应广泛的就业需要。因此茶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理论体系,要遵循新课改的教育要求来实施授课,还要将中职教育自身的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展现在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之中。茶艺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要体现出其自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还要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对应。因此,我校在进行茶艺课程教学时,要将教学任务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茶文化精神和提高学生对茶艺与茶道的原理认知程度之上,从而塑造出一批具有高能力、专业型的优秀茶艺师。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将课堂学习内容应用到实践当中,从而使学生们对茶艺和茶道所具有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了解得更加透彻,进而使学生的茶艺美学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而且能够将茶艺服务的技巧、茶叶理论课程教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当中。当然,茶叶行业发展中不断产生的一些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也要引入到教学当中,从而让学生领略到茶艺所特有的艺术性和先进实用性。在对茶艺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时,我校需抓住教学重点,即培养学生的茶艺职业技术岗位能力,最大限度地将中职教育的优势展现出来,建立一个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茶艺实践教学体系,从点茶到制茶,从烹茶到饮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亲自实践,在引导学生完善实践细节的同时,让学生对茶道精神的领悟更加透彻,用心去实践,并能将烹茶技巧运用自如。另外,还要将茶叶的种植、采摘、烘焙等与茶相关的知识融入到茶艺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全方位的了解到茶艺知识,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1.2 补充更新教学内容,体现行业发展趋势

茶叶加工行业发展迅速,新型的工艺技术层出不穷,因此,中职教育要将新工艺有机结合到茶艺课程当中,也要让课程内容适应于最新茶艺师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在不断创新茶艺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将与茶相关的文化、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展现给学生,舍弃已被淘汰的茶艺知识,将以茶艺相关的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不断引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例如:近年来时兴的茶席活动,其将茶艺文化活动的独特性完好的展现了出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茶艺文化活动的展开,公众对茶艺师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所以,要想设计出一个好的茶席作品,就需要中职学生对茶艺课程的各类知识体系了解更透彻,且能将茶艺知识、茶艺技能灵活运用在实践当中。因此,我校及时地将与茶席设计相关的内容引入到了教学大纲当中,将茶席设计的组成部分、具体素材以及其设计的思路、设计的技巧和茶席设计的知识和多种技能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从而综合培养学生的茶艺职业岗位技能,进而使学生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茶艺师。再例如:在我国,各种各样的茶叶层出不穷,就受人广知的普洱茶来说,其产于云南,是当地的特产,普洱茶因其独到的口感以及保健功能而非常受当地人的喜爱,因此,为了保证普洱茶更具有口感,需要不断改进普洱茶的加工工艺,从而更好地保留茶叶原有的味道。不断普及普洱茶知识,让学生开拓视野的同时,了解来自于云南地方的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普洱茶需要经过细心的种植、采摘和烘焙过程,让学生完成对茶领域知识的掌握以及熟练掌握蒸茶、煮茶的技巧以外还要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有关茶的文化知识。学生在掌握炒茶、煮茶的技巧的同时,需要按部就班地掌握一系列流程,这对培养学生相关管理知识具有指导意义。以茶叶加工为基础,进而详细地展现所有过程,让学生明白茶艺的加工过程与酒店的管理过程可以进行良好的衔接。采茶、种茶、烹茶的技巧都可以应用到企业的酒店管理方面,在完善管理内容和管理制度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不同行业之间的管理技巧是相通的。为了培养学生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需要以茶业技能为基础,进而培训学生具有完整的管理知识技能、良好的服务态度,进而掌握管理技巧的同时,为自己的以后的茶艺师岗位做出充分的准备。

2 不断强化实践教学

为了保障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开展茶艺课,将茶叶的品质、口感与内涵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向学生传授茶艺,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训练来保证充分熟知整个茶艺过程技巧的同时,了解茶艺课程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生活实用价值。经过不断的实训和烹茶训练,让学生学习到完整的煮茶技巧。学生在履行每一步烹调的过程和步骤的同时,也完成了教师所要教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传授过程。茶艺实训课程可以分阶段进行,首先:以基本茶叶知识为主,传授最基础的茶文化内容,保证将具有信念、教育意义的茶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其次,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通过扮演不同角色,进而进行茶艺展示。负责进行茶艺表演的学生需要完整地展现出所学到的每一个茶艺演示步骤,准确使用各种茶具,并为学生提供可供饮用的茶水;最后,由学生代表负责作出总结,将所学到的茶艺展示知识与所学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而将学到的茶艺知识内容与专业的管理知识相结合,保证制定的管理政策充分符合管理需要,完善管理制度内容的同时,让学生更加有管理头脑和经营方法,从而为以后应对管理工作作出充分准备。由于开设了茶艺教授课程,因此大学生学到茶艺知识内容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素养,进而让自己的道德品质得到提高。只有具有了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能够胜任在管理岗位上的工作。学生具有一定的酒店管理能力非常重要,但是,保持具有综合素质且具有高智商、高水平的酒店管理实力也非常重要。

3 在改革教学方法中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需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在理解茶艺、感悟茶艺、反思茶艺当中,才能更好的学习茶艺知识。因此在进行茶艺课程教学时,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授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取长补短,在学生互相学习的同时,也使学生们对茶艺的认知更加透彻。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极为迅速,因此,在茶艺课程教学中也要适当引进科技教学资源,将网络、茶艺知识内容与多媒体三者有效结合,让课堂教学环境更加生动、更加风趣,从而增加学生对茶艺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茶艺知识,我们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茶艺的学习效果。现代的教学资源可谓相当之多,比如网络上就存在着许许多多与茶艺相关的资料、教材,学生可将其引入到教学当中,使学生更能直观地感受到茶艺所具有独特的魅力,当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不断演示烹茶的技巧,并要将其中所蕴涵的基本知识细细地为学生讲解出来,在实践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编排能力以及茶席设计能力,使学生真正地掌握茶艺的精髓,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将其应用到酒店管理当中。

4 改变考核模式

我校对茶艺课程的考核环节做出了相应的改变,淘汰了以往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引进了以实践考核为主的新型考核模式。这种新型的考核模式以实践为主,笔试为辅。笔试考核一般以茶艺的基础知识理论为主要考点,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进行考核;实操考核,即要求学生将点茶、置茶、烹茶等一系列的茶艺活动进行表演,从而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审核。另外,我校还引进了先进的模拟茶艺师的考核方式,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考核,小组之间的考试命题也不尽相同,每个小组要独立完成一个茶席设计,不得抄袭、雷同,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且要按要求选取茶叶品种、烹茶器具、背景音乐、服装等等,最后将所设计的茶艺表演呈现给考官。这一全新的考核方式不仅对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考察,而且更真实地审查了学生对茶叶的鉴赏水平、烹茶技巧等等,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全方位的提升。

结束语

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的,茶艺课程创新,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职业院校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要做到组织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同时进行。此时,借助茶艺课程,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学生文化道德素质建设非常必要,尤其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如何能够顺利实现其中职到高职的过渡,使其更好的理解和体悟茶艺文化中的深刻内涵,成为当代职业教育中茶艺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主要科研问题。

[1]苏巧雯.《茶艺》课程教学形式改革与做法的探讨 [J].广东茶业, 2007(4):14-17.

[2]胡建辉,张新富,赵磊.茶学专业茶艺课程改革与茶艺师考试对接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6(4):154-155+186.

[3]王晓洋,卜燕红.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为例[J].职教通讯,2012(12):42-45.

[4]程善兰.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为例[J].广西轻工业,2011(10):132-133.

[5]文琼.从成都茶文化谈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改革[J].青年文学家,2011(24):157-158.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科学研究课题项目,中高职衔接学生技术技能一体化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152078)

王 渔(1985-),女,重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猜你喜欢

茶艺考核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茶艺
内部考核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基于翻转课堂的《茶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茶艺赶考 谁主沉浮?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