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茶叶与坭兴陶联动发展策略研究

2017-02-04汪晓东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系广西南宁530226

福建茶叶 2017年2期
关键词:广西茶叶发展

汪晓东(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系,广西南宁 530226)

广西茶叶与坭兴陶联动发展策略研究

汪晓东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系,广西南宁 530226)

本文选择联动发展的分析视角,通过广西茶叶与坭兴陶产业之间的关系,具体考察广西茶叶的历史渊源以及影响坭兴陶产业的发展因素。当前中国面临的许多产业发展问题都是由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在特定的历史与空间场域共同作用下生成。例如广西茶叶历史悠久且品质特殊,其制作工艺堪称一流。但由于交通及地理位置等诸多的限制,其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认为需要树立生态立省的战略,从而加强基础产业建设地稳步推进,提升政府的文化决策力、资源整合分配与多元管理能力,推进广西茶叶与坭兴陶产业的协调发展。

广西茶叶;坭兴陶产业;联动发展策略

1 广西茶叶与坭兴陶产业的现状

广西茶叶的历史渊源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战国到秦汉末年。1999年新修的《广西通志》也认为“广西茶叶早在秦汉之间即有栽培,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源远流长,至唐大盛……”[1]。广西虽早有野生茶树的种植经历,但由于知识文化等诸多限制,后由楚人或秦人借军事或政治行动之名将茶叶带入广西境内,至此茶叶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等均发生了密切联系。广西茶叶在经过外来统治者的茶叶知识技术的启蒙后,茶叶的价值也以此为县城地名的形式间接予以认可,宣告了继荆楚、巴蜀后广西成为新的茶叶发展地域。在唐代,广西茶叶的发展达到了鼎盛繁荣的时期。据此史料可以得出结论:广西象山一带的茶叶在属于全国八大茶区之一的岭南茶叶中占有一席之地,足以说明以象山为代表的广西茶叶在唐代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两宋时期,由于宋与北方少数民族(辽、金、西夏等)战争频发,经济重心随之南移,加之被宋廷派往广西的官吏如季师中、陈尧史等都对广西实行勤于农事、垦荒开渠等农业鼓励政策,西南的茶马互市使茶叶的需求量大幅提高,修仁茶借由李纲、邹浩等名人之手成为广西茶叶中的名品。闲人墨客都对修仁茶赞誉不绝:“北苑龙团久不尝,修仁茗饮亦甘芳。夸研斗白工夫拙,辟瘴消烦气味长。江表露芽空绝品,蜀中仙掌可同行。从容饭罢何为者,一碗还兼一炷香”[2],“茶选修仁方破碾,簦分吴洞忽当筵。君漠远矣知难作,试取一瓢江水煎”[3]。这一系列因素更进一步促使广西茶叶走向了新的繁荣期。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对广西采取赋税折银征收的经济政策,这使广西境内商品流通速度大幅提高,具体可体现为茶叶贸易的日益频繁以及规模较大的茶叶经济带、茶产区的形成。平梧道茶业经济带辖梧州、平乐、桂林三府主要是生产绿茶。嘉庆五年《广西通志》卷之九十二舆地略十三物产四:“浮州府,西山茶,出桂平西山。龙山茶,出贵县龙山”。卷之一百四山川略山:“贵县,龙山,县北五十里……山产茶,沙江出焉”[4],浔江流域茶产区所生产的桂平西山茶和覃塘毛尖茶其有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等优势,其品质和声誉均为尚品。左右江道土茶山茶经济带因其种植栽培和制作技术较为落后,故其茶叶的出产量较为稀少,大多以本地消费为主。自明清以来,随着茶叶生产技术的提高,茶产量日益剧增,茶叶贸易逐渐频繁,广西茶叶进入鼎盛时期。

坭兴陶,古称越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学名紫泥陶。《钦县志》载:“钦州陶器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5]。回顾这1000多年的历史,坭兴陶历经唐朝的兴盛,宋、元、明时期的萎缩,直至清朝道光年间艺术陶的突显,促使其进入一个发展的鼎盛时代。距今100年来,钦州坭兴陶作品屡获殊荣、扬名海内外。

2 影响广西茶叶和坭兴陶发展缓慢的原因

2.1 制约广西茶叶发展的因素

2.1.1 广西茶叶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缺乏科技竞争力。广西茶叶是以小规模家庭作坊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生产设备陈旧、卫生条件缺乏标准、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端、市场竞争力薄弱、经济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堪忧。因广西茶叶的科研起步较晚,茶农和茶企人员的科研能力弱、科研领域狭窄、创新技术匮乏。这最终导致广西茶叶在国内茶行业缺乏核心影响力。

2.1.2 产业发展不均衡,缺乏品牌效益。具体体现为:茶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和茶叶品种发展不均衡。广西茶叶大都以绿茶为主,其他品类的茶叶如红茶等发展速度缓慢,茶农和茶企人员对其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广西茶叶未形成自有包装和销售渠道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市场份额占有率低;例如广西历史名茶,如南山白毛茶、覃塘毛尖、开山白毛茶、桂平西山茶等,基本未形成产业化或基本处于失传状态,这些均给广西茶叶的发展造成巨大的阻碍。

2.1.3 绿色壁垒。近年来,欧盟的农药检测标准越来越严苛,其中2008年颁布最新的农药残留标准(EC149/2008)中显示新增MRL标准170多种,截止目前为止欧盟所制定的食品MRL标准共计886个之多。面临严苛的农残指标要求,广西茶叶出口量剧烈下滑,新的“绿色壁垒”随即出现。这对广西茶叶产业发展设置无形的屏障其所面临的农残问题和卫生质量问题,则越来越成为需要攻克的难关之一。

2.2 影响坭兴陶发展滞后的因素

2.2.1 投入资金有限,缺乏必要的发展规划。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是具有特色的传统民族工艺美术品,但地方政府和当地百姓对其缺乏重视,对其投入的资金和科研技术力量严重不足,未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去扶持发展坭兴陶产业。

2.2.2 技术人才匮乏,综合素质较低。技术资源是第一生产力。坭兴陶最早是由壮族传承而来的民间传统工艺,经过时间的锤炼和艺人的推陈出新,使其具有陶土特别、窑变神奇、浮雕精美等特征。目前,坭兴陶产业面临着人才短缺、技术薄弱等问题,坭兴陶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制陶理念与技术的创新。

3 推进广西茶叶与坭兴陶的联动发展的策略

广西茶叶和钦州坭兴陶均属于具有“广西元素”的特色产业,如可将两者联动发展,必然如虎添翼,相得益彰。坭兴陶茶具实乃茶具中尚品之作,具有不含毒性、保持茶色香味俱全等特征,广西茶叶具有历史悠久、风味醇正等特色;二者的联动发展可使其取长补短,共同构成文化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企业

规模经营,实施品牌战略。广西茶叶和钦州坭兴陶产业需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品牌效应,如利用国内外各大展销博览会的契机,摄制广西茶叶和钦州坭兴陶产业的专题纪录片,为两者的联动发展增加故事性和趣味性,特别是要将其与钦州港、刘冯文化、名人墨客所记录的茶叶史相结合,共同打造茶叶和坭兴陶的综合效应,不断扩大两者的品牌文化元素。积极营造茶文化和坭兴陶文化氛围,其中囊括标志性塑像雕刻、产品展示一条街等内容。广西茶叶与坭兴陶产业文化群可联通桂中、桂东、桂东北、桂南、桂北等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对广西茶叶和坭兴陶进行艺术创意设计和开发经营,创立文化符号形成文化产业链,打造具有“广西元素”的文化品牌,实现产业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共同推进。

3.2 区域

整合与开发广西茶叶和坭兴陶产业文化资源。工业技术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广西茶叶和坭兴陶文化作为广西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能失传或消亡的传统制作技艺必须加强挖掘、整理和研究,尤其是对年事已高的传统制作工艺大师的保护和研究势在必行,以保护传统制作技艺的原汁原味。增加经费投入,加大对广西茶叶和坭兴陶文化保护力度,可借鉴国内外传统文化先进保护理念,尽快建立广西古茶古陶历史文化生态村,打造广西古茶古陶遗址公园或博物馆,建设“千年古茶古陶城”,最大可能性地复原制茶制陶的作坊、窑房等,展示传统古茶古陶的生产制作流程,进行体验式的参观与展示,最终达到两者的有效保护和利用。加强广西茶叶协会与坭兴陶协会的互动,建立联动合作,共同建立品牌效应。行业协会需建议学校-企业-政府-市场等机制,加强产学研结合,制定各行业的经济管理技术标准,制定广西茶叶和钦州坭兴陶的冠名许可标准,对于违规行为依照相关法规条例进行处罚。整合高校的科研资源,建立古茶古陶研发中心,力争以新技术材料为支撑点,健全古茶古陶的新技术研发基地,建立对各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中专等应用型技术学校的人才培养基地,提高其科研质量和教学水平。

3.3 社会

加大循环经济的科技研发力度,促进广西茶叶和坭兴陶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技创新,确立茶叶和坭兴陶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控制农药及其他污染源的之用,提高废弃物的循环使用效率。政府应因地制宜,建立有关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和标准条例,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风尚。一定要加大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倡导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倡导规模经营,建立茶叶园区,将零星的传统工业作坊有机统一,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积极应对“绿色壁垒”。

4 结语

鉴于此,笔者认为,首先有意识地整合广西茶叶和坭兴陶产业联动发展,更好地推进循环经济产业的建立;其次,当今广西的产业发展要到地域边界的束缚,有效整合两者产业优势;最后,文化产业的区域集群化意识在现今需重新被加强,把握机遇、创新规划,整合资源、全面发展。

[1]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农业志四[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306.

[2]关立勋.中国文化杂说·茶酒文化卷四[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523.

[3]邹浩.道乡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1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4]谢启昆,胡虔.广西通志[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1800.

[5]陈德周.钦县志[M].中华民国三十五年石印本.钦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藏.

2017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

汪晓东(1981-),男,江西南昌人,硕士,讲师、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广告设计、包装设计。

猜你喜欢

广西茶叶发展
《茶叶通讯》简介
广西贵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香喷喷的茶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