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对民族音乐传播的促进研究
2017-02-04刘蕾
刘 蕾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成都 610021)
茶马古道对民族音乐传播的促进研究
刘 蕾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成都 610021)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茶马古道的出现与兴盛,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推动历史发展、文明进步方面同样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就包括了对民族音乐传播的促进作用。茶马古道最基本的用途在于物资交换、经济交流,同时也扮演着重要的文化交流功能,包括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传播。本文在简要分析茶马古道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科学探讨了茶马古道对民族音乐传播的促进作用,希望能够对相关的茶马古道文化研究工作有所启示。
茶马古道;民族音乐传播;促进作用
茶马古道是汉族和藏族之间相互进行物资交换的重要商道,在时代的沧桑巨变过程中,茶马古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帮音乐文化。马帮音乐文化和茶马古道沿线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又有着显著的区别,茶马古道的马帮音乐文化所具备的精神内涵更加深刻,所呈现出的精神意义更加丰富,成为现代学者在研究茶马古道时必须针对性研究的重要课题。总体来看,茶马古道在历史上乃至现代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性的意义,它在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涵盖多个地区的商业往来网络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民族音乐的传播和发展,马帮音乐文化的出现,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和体现。
1 茶马古道的马帮文化和马帮音乐
茶马古道从出现到兴盛到衰落,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精神财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就包含震撼人心灵的茶马古道音乐文化。马帮音乐是茶马古道音乐的主要载体,其鲜明的音乐特色、深刻的音乐内涵、丰富的音乐价值,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在经过了历史的积淀和学者的挖掘后,更加彰显出茶马古道这一条历经沧桑的历史商旅要道的精神价值所在。
茶马古道的马帮音乐,其存在于马帮文化的背景当中。茶马古道的马帮文化,可以说是多个民族文化类型、多种民族文化元素的结合体,是茶马古道所贯穿的民族区域内文化的融合结果。茶马古道的马帮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内涵与多元化的体系,堪称一条魅力四射、特征鲜明的音乐文化走廊。茶马古道的马帮文化,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从马帮人员的生活方面来说,马帮在运送物资的过程中,离不开马这一运输工具,而马也是马帮人员除去彼此之外最为亲密的伙伴,是完成茶马古道物资交换活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助手,在这一基本前提下,马帮人员的生活基本都和马有关,所形成的价值标准、制度准则也多半和马有关,在和沿途恶劣大自然环境严酷的斗争过程中,马帮以马为基础的、极富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马帮文化,成为马帮顺利完成运输工作的重要精神保障。其次,从宗教信仰方面来看,茶马古道沿途各民族有着多种不同的宗教信仰,既有佛教、伊斯兰教,也有其他的教派,虽然各自的信仰不同,但共同的旅途目标的指引下,马帮人员不同的信仰之间出现了融合和渗透,体现出茶马古道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多元性,在信仰深度融合的情况下,马帮人员可以爆发出更强的组织凝聚力、团队协作力,并对规则产生强烈的敬畏心,这种独特的、基于信仰融合的马帮精神,在艰难的茶马古道上成为马帮一致向前、排除万难的精神食粮和文化保障。
茶马古道的马帮音乐,是茶马古道马帮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重要载体,深刻体现了马帮文化的特征与内涵。从历史的层面来看,马帮音乐是茶马古道沿线多民族音乐交融的结果,而从文化的层面来看,马帮音乐通过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碰撞、交融,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具备了更深邃的精神内涵,更加深刻地彰显出马帮人以及茶马古道沿线各民族对于生活、对于音乐的热爱和坚持。从文献资料来看,历史上茶马古道的《赶马调》主要受到汉族音乐、藏族音乐和纳西族音乐的影响较多,并形成了特征各异的《赶马调》类型。汉族马帮的《赶马调》主要集中在云南大理地区,在和地区民族音乐紧密联系的基础上,汉族马帮的《赶马调》与汉族山歌类的民族较为相似,旋律高亢、豪放,细节处理委婉、细腻、含蓄,充分彰显了汉族人民对于音乐的特殊理解,也表现出云南大理地区民歌的独特魅力。藏族马帮的《赶马调》则风格更加多样化,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并在演唱的时候具有载歌载舞的特征,藏族人生存的环境本就恶劣,在茶马古道中,藏族人的马帮音乐突出表现出藏族民族音乐音域宽广、节拍自由、热情豪迈、简单精悍的特征,藏族的《赶马调》可以分为山歌类、情卦类、锅庄类等,深刻表现了藏族音乐的魅力。纳西族马帮的《赶马调》同样有名,多采用比喻的表现手法,押韵较为工整,与汉族和藏族的马帮音乐相比,具有了别样的风格和特色,同样彰显出纳西族人民对于茶马古道悠久而深厚的心灵感受。
2 茶马古道对民族音乐传播的促进作用
茶马古道的出现,是利益驱使的结果,但在人们追逐利益而跋山涉水的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在不断碰撞、交融,擦出了亮丽的火花,茶马古道的神奇魅力就在于此。在各民族音乐文化碰撞、交融、借鉴、发展的过程中,茶马古道对各民族音乐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茶马古道沿线民族和地区音乐的繁荣和发展。在此,将茶马古道对民族音乐传播起到的促进作用分析如下:
2.1 茶马古道为民族音乐传播提供了流通渠道
茶马古道沿线风景优美,但环境恶劣,时而山高水深,时而道路崎岖,时而需要通过栈道,时而需要渡过险滩,可以说,想要通过茶马古道绝非易事,尤其是在携带大量商旅物资的情况下。在商贸利益的强有力驱使下,人们才逐渐开辟了茶马古道,并使得茶马古道具备了一定的规模,获得了较大的影响。而茶马古道在完成了物资交换、满足了商人利益的同时,也为民族音乐提供了流通和传播渠道。各民族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随着马帮被带去茶马古道的其他地方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碰撞与交融,这完全得益于茶马古道的开辟与发展,否则在交通能力差、地区相互闭塞的古代,要实现茶马古道沿线的民族音乐交流是基本不可能的。在茶马古道所塑造的交流渠道中,茶马古道沿线各民族的民族音乐得以快速流传到别的地区,民族音乐的影响力得以逐渐扩大,各民族也对其他民族的民族音乐产生了初步了解,甚至有不少人在长期的茶马古道运输中具备了深刻掌握各民族音乐语言的能力,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音乐的交融,民族音乐相互之间的地域特色、素材类型、时代风貌、文化内涵、形式题材等得以相互交流,汉族、藏族、纳西族等多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彼此了解、相互借鉴、相互欣赏,在无形之中丰富了茶马古道沿线各民族音乐的内涵体系,升华了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
2.2 茶马古道的交通网络为民族音乐传播带来了天然优势
茶马古道位于西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之间,地理环境优美而复杂,气候变化幅度较大。在茶马古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限度的商贸利益,开辟出了以滇藏线、川藏线、青藏线三条线路为主,多条长短不一、大小不一的支线为辅的茶马古道交通网络。这一张巨大的交通网络,贯穿了西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之间的多个地区,涵盖了多个少数民族,在满足不同的人商贸利益的同时,也为茶马古道沿线各民族音乐的传播创造了天然的、巨大的优势。在巨大的茶马古道交通网络中,经济交流显著地带动了文化交流,以往由于地域闭塞而导致文化交流不畅的少数民族,其音乐文化可以随着马帮被带到同处于茶马古道交通网络中的其他地方,而以往音乐文化影响力较大的民族,在茶马古道交通网络的带动下,其音乐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并深刻地影响了更大范围的人群,这对于地区之间、民族之间音乐文化的交融发展来说,益处良多。也是从这时开始,各民族对茶马古道沿线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开始有所了解,开始形成概念,尤其是汉族音乐、藏族音乐、纳西族音乐等这几种影响力较大、特征鲜明的音乐,随着茶马古道的发展获得了快速传播,在茶马古道巨大的交通网络所孕育的文化土壤中,借助茶马古道的传播力和带动力,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彰显出更鲜明的特征与更强大的魅力。
2.3 马帮音乐的包容性加速了民族音乐传播
在茶马古道沿线,民族数量众多,民族音乐体系庞大。参与茶马古道商旅运输的马帮人员,同样来自于不同的民族,组成了不同的马帮团体。在不同民族共同参与、不同文化不断交融的茶马古道环境当中,马帮音乐的包容性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和文化的必然,因为只有在这种包容性的文化氛围中,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能顺利实现合作,达到最佳的协作效果。而马帮音乐的包容性、亲和力,加速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在构成各民族音乐对外交流载体的同时,为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创造了快车道,减少了传播阻力。相关的历史资料显示,马帮音乐是茶马古道不同民族在语言不通时的交流工具,也是各民族在共聚一堂时娱乐的方式,正是马帮音乐的包容性、亲和力,让各民族可以以不同的满足身份共同跻身于统一音乐氛围当中,实现文化交流、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无疑,这对于不同民族间音乐文化的碰撞交融所起到的促进、加速作用是巨大的。形式多样的马帮音乐中表现出的强烈的坚韧性、豪放感、不屈毅力,成为联系各民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成为各民族音乐传播的坚固桥梁,马帮音乐的深刻烙印,将各民族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置身于共同的马帮音乐的语境下,成为马帮文化、马帮人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柱,拉近了不同民族的人们相互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恶劣的茶马古道上,听到马帮音乐就仿佛看到了亲人,找到了伙伴,此时人们对于不同民族音乐的排斥感早已不复存在,所有人相互支撑,所有民族音乐共同融合,才是马帮人的“心之所向”,正是这种马帮音乐的包容性和亲和力,让茶马古道沿线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在传播中搭上快车,迅速感染了大批的其他区域、其他民族的人民。
3 结语
茶马古道是古代一条贯穿多民族生活区域的、环境恶劣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极高的商旅要道,时至今日,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虽然当前茶马古道已经多处损毁,其形象定格在了历史当中,但茶马古道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文化传播所起到的作用,应当被人们所铭记。在民族音乐传播方面,茶马古道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基于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深刻的文化底蕴,茶马古道为民族音乐的传播创造了基本的前提和有利的条件,推动了各民族音乐的传播和发展。以《赶马调》为主的马帮音乐,在融合各民族音乐特征、音乐素材的同时,也将各民族音乐的影响力带到了更大范围的区域当中,逐渐塑造出马帮音乐丰富的音乐文化体系,深刻地影响着茶马古道沿线的各民族。在当代,茶马古道对民族音乐传播的影响仍然在延续,茶马古道促进民族音乐传播的价值仍然值得深刻挖掘、剖析,从中取其精华,适当变通,为现代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起到有效的指导、促进作用。
[1]张璐.茶马古道云南段音乐文化现状的选点调查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
[2]冯津.影像民族志视角下的茶马古道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3]杨宁宁.论茶马古道的文化内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8-14.
[4]张璐.茶马古道滇藏路线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碰撞与交融[J].歌海,2011(5):35-38.
[5]木永顺.论“茶马古道”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4):50-52.
[6]和云峰.由点到面——云南茶马古道佛教音乐地域流布、选点考察与文化特征[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6(2):15-30.
刘 蕾(1982-),女,四川泸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