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结合的探索与研究
2017-02-04许立
许 立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南充 637000)
茶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结合的探索与研究
许 立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南充 637000)
在思政课教学活动创新实施过程中,想要应用好传统茶文化理念教育的具体内涵,就必须从当前思政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思政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理念,从而满足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理想效果。本文拟从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当前思政课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不足,通过融入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从而探究茶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的具体思路。
茶文化;思政课;教学结合;探索思路;应用研究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通过对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其中所具有的价值理念和内涵元素,同时更能探究到一系列与当前各项活动开展相关的价值元素。对于整个茶文化体系应用来说,其核心和关键在于寻找到合适的传承载体。通过对当前思政课教学活动开展状况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创新与发展已经成为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关键。
1 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分析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更是几千年来我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直至成熟的重要缩影。通过对我国茶文化体系的具体要素进行分析,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物质元素,同时更有着系统化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规范,而想要对整个茶文化体系进行有效传承和发展,就必须从茶文化体系的价值理念和物质元素体系分析入手,通过创新价值元素,从而实现对整个茶文化体系的有效传承。
茶文化体系中包含了丰富完善的物质元素,无论是茶、茶叶等直接的茶元素,还是与品茶、制茶等一系列与茶相关的活动,其核心和关键是在于其全面完善认知了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尤其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将健康、养生当做自身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内容。通过将茶文化体系与整个社会发展相结合,其必然能够满足人们的多样生活需要,同时提升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应用效果。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物质元素,是该体系传承发展的基础,更是文化元素丰富发展的客观表现。
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也包含了系统而全面的精神内涵,尤其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其都能够为人们参与各项活动提供合理引导。对于学生培养活动开展而言,其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因此在当前开展各项学生培养过程中,如果能够将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理念内涵融入其中,其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元素,同时也能实现学生培养效果的显著提升。
2 当前思政课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不足
在教学体系日益完善成熟的今天,思政教学互动也实现了系统化成熟,无论是具体的思政教学元素,还是整个思政教学机制,都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在思政教学活动开展时,应该认识到其未能形成完善化的教学体系,多数思政教学仅停留在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上,忽略了动态教学与实践教学,客观而言,思政教学的影响力和渗透度都相对较差。结合当前整个思政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要求不断提升,认知该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和不足,就极为必要,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
当然,对于整个思政教学活动来说,其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教学元素的完善性看,目前在实施思政课教学时,其更关注的是相关理论体系的教育活动,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素养的有效融入,这不仅限制了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同时也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理想效果,结合思政教学活动开展的价值作用,不难看出,该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素养的教学,更重要的是思想引领和价值内涵的梳理。结合思政教学活动的具体内涵,可以看到现阶段学生培养时,知识教育和技能教学是基础,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更为必要。
其次,在整个思想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其创新性和创造性相对较差。在很多老师开展该教学活动时,其实施的教学方案和计划仍然是传统的教学内容,长期缺乏更新与完善,无论是应用的教学理念,还是教学素材,都未能与整个时代发展相匹配,进而大大限制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创新性和创造力不仅是一种教学要求,实际上更是从教学时代要求背景下实施教学方案的客观要求,通过老师创新思政教学方案,进而培养学生在参与整个思想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只有学生具备了相应创作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满足思政教育的效果。
最后,对于思政课教学活动开展来说,其未能将整个教学活动与学生培养活动体系化融入,尤其是忽略了思政课教学能够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起到重要作用。思政课程教学,不仅是知识内容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丰富完善的素养内涵,相对于传统教学活动开展状况来看,整个教学开展过程中,未能将学生学习需求与思政课程教学相结合,从而限制了教学活动质量的开展效果。客观而言,当前思政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教学体系中的实践元素相对不足,也限制了整个教学活动质量和效果,从客观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当然人才培养活动的有效开展。
3 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
结合当前思政教改革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可以看到创新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将精神理念融入其中,推进素质教育开展,将为整个思政教学活动开展提供重要帮助。根据思政项目的具体特点,结合学校的师资条件和具体环境,通过融入学生培养的多样需要,结合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突出课程特色,从而构建系统化的思政教学思路。通过对当前思政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其具体要求主要表现为:
首先,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其需要注重教学内容本身的完善性与系统化,思政与其他教学项目相比,无论是教学经验,还是对思政教学要求的认知都相对局限,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思政教学效果,就需要注重对思政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施状况进行全面了解,结合教学内容评估,从而实现思政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
其次,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学生兴趣的有效培养,尤其是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确保整个思政教学活动与学生培养体系全面融入,从而确保整个教学方案内容与评价体系实现全面融入。在整个思政教学活动中,其作为一项系统化教学活动,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关键和重点在于通过丰富教学元素,能够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当然,这也是整个思政教学机制构建的基础和前提。
最后,思政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构建合理、完善的评价体系。思政教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化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具体参与过程中,其理解的深度和学习进度很难得到有效把控。而想要实现理想的思政教学效果,也需要注重实施动态、科学的评价思路,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和老师及时查找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所潜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对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状况进行及时了解和认知,从而实现对整个思政教学活动中所应用方案的及时把控和优化调整,进而满足思政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4 茶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的具体思路
在对茶文化体系进行分析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蕴藏的一系列丰富内涵和价值理念,无论是具体的物质元素,还是其中所具备的价值规范,实际上都是目前整个茶文化资源体系化利用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应用好茶文化在于认知茶文化体系的价值作用,而核心在于能够应用好该文化体系中的多样元素,通过创新内涵,丰富元素,深化认知价值,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资源的全面应用。利用茶文化,创新茶文化传承机制,不仅是对多元文化的全面传承,同时更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有效借鉴。对于当前整个思政教学活动体系来说,完善的教学元素内容关系到该机制的内涵及具体应用效果。
随着当前整个教学活动不断成熟,如今在学生培养活动开展过程中,无论是具体的教学理念,还是相应的教学元素,都实现了系统性提升,相对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机制而言,当前整个学生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充分注重知识与技能素养的培养,同时更要注重完善学生自身素养的有效培养。思政教学不仅是学生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从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新情况出发,通过完善教学元素,优化思政教学内涵,从而提升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
实际上,在思政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利用茶文化,不仅是对传统文化作用价值的准确认知,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茶文化体系的优势被有效发挥。对于整个思政教学活动开展来说,如果能够将茶文化体系与整个思政教学活动相结合,其不仅能够丰富思政教学活动元素,同时也能够实现学生培养水平的实质性提升。当然,能否将茶文化体系内涵与整个思想课教学活动系统化结合的关键和基础在于,两者是否能够寻找到合适的传承点和融入点。而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学生培养活动的创新与发展,当然其同时也能够为整个传统茶文化体系传承发展提供重要的载体。
5 结语
随着当前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如今思政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全新现象,尤其是学生成长的环境更加复杂,目前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学生所接触的内容多,难度也更大,多数学生很容易受负面信息影响,因此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活动就极为必要。通过对思政教学活动的开展状况进行分析,结合整个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创新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元素,已经成为思政教学创新与发展的必要点。
[1]王明波.教学元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6):77-79.
[2]邓星华.浅析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现实价值[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8):179-181.
[3]胡烈刚.高校校园思政教学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J].思政教学与科学,2015(5):32-33.
[4]侯丽君.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9):126-127.
[5]李鸿江.谈茶道对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思政教学文化导刊,2016(13):182-183.
许 立(1965-),男,四川岳池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职业规划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