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中国茶文化

2017-02-04黄从玲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管理分院陕西杨凌712100

福建茶叶 2017年2期
关键词:茶文化英语教学旅游

黄从玲(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管理分院,陕西杨凌 712100)

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中国茶文化

黄从玲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管理分院,陕西杨凌 712100)

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是针对我国旅游事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关键对口专业,融入中国茶文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升途径。笔者认为,可以在开设旅游专业的高职院校专门增设有关中国茶文化的公共选修课程、重新建设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和深入优化高职教学的环境,以此保障专业人才培育更为深入化和全面化。融入中国茶文化的高职旅游英语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学者自我交流与表达的需求,有机统一专业理论学习与交际实践,为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做好铺垫工作。

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中国茶文化;应用型旅游英语人才

英语是世界第一语言,也是国际通用语言,相对应的英语教学备受各国教育部门的关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合中国茶文化是一种提升专业人才素养的良好途径,它为学生提供学习中国茶文化的机会,也为专业旅游英语学习扎实基础,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从理论过渡到理论结合实践,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交流愿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真正为社会培育应用型旅游英语人才。

1 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的中国茶文化内涵与要求

高职旅游教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用英语对汉字进行转化的教授过程,而是在充分理解原有语句意义基础上的所进行的一次含义再创造过程。在中国茶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上,形成了一系列相关文学作品,其中涵盖诗歌、古文和经典著作,当然中国茶文化的最深层次内涵是一种精神,中国茶文化中也涵盖了许多抽象的内容和情感。因此,想要用良好表达赋含中国茶文化的旅游英语,需要对中国茶文化在直面理解的基础之上,对文化的内容进行深刻认识,然后适当扩展表达而实现。对中国茶文化进行翻译和表达,不仅是要实现语言上的统一,更是将中英两种文化有效统一,并以此为基础适当扩展予以表达。

中国是茶之故乡,传统中国茶文化的底蕴极为丰厚,茶文化观念融入了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中的谦让、礼仪等一系列优秀品质,因而中国茶文化在英语表达方面不能简单直面释义,很多情况下无法找到较为完整的英语词汇来准确表达中国茶文化的深层意境。翻译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不破坏原有内涵,也就是表达其唯美意境。因此,要想满足这一翻译要求,必须在充分了解中国茶文化基础上,进行意境传递。当遇到较深层次内涵的语句时,如果可以深化表达,就选择深化表达。如果不能深化表达,就选用最接近的词汇予以替代、阐释,尽可能保留语句原有意境,而翻译中的“唯美”实质上就是对原有内容及内涵进行深化。这一点,可以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英译本来对照验证,《红楼梦》一书中的诗歌《冬夜即事》如是写道:“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用白话汉语翻译过来的大意为::赶紧呼唤侍女扫将新雪烹煮鲜嫩的茶叶。而英语翻译如果按照直面意思难以准确表达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由此可见,英语翻译不仅限于将直面意思翻译出来,还须根据意境来翻译更为深层次的含义。以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的翻译“Happily the maid knows how to make good tea,and gathers up fresh fallen snow to brew it”为例,可以充分感受到如何更好的要国外读者表达诗歌中独有的茶情茶韵。

那么如何才能把握旅游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比如,采用“意译+音译”综合法是以外语角度进行翻译的,这样做的弊端是使得很多本该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词汇完全呈西式化或直白化方式表达;采用约定俗成法在中国茶中的体现较为明显,如红茶(black tea)。我们应用以上两种方法来翻译“红茶”应该是“red tea”,而实际上我们一直以“black tea”来表示“红茶”,这就是一种“约定俗成”。“black tea”的历史要追溯到十七世纪的英国,当时英国的海外购茶地主要是中国福建省,福建省盛产武夷茶,而武夷茶色泽为黑,即将武夷茶翻译为“black tea”,而武夷茶按加工工艺与自身特点又属红茶类,应以“red tea”来取代“black tea”。然而,以“black tea”表示武夷茶已为“约定俗成”,故而至今仍以“black tea”作为“红茶”的翻译词汇;采用音译法最为常见,此处不再赘述。

中国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最为璀璨的一个内容,历经四五千年的发展,积淀下来的全部是精华。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中国茶文化应该围绕观光景点拥有的有关“茶”的东西,比如茶园、茶艺、茶社等,它们是中国传统中国茶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高职旅游英语教学应该围绕一系列有关茶的艺术活动展开,并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紧密结合,追求有关旅游、有关中国茶文化的完美表达,细化具体的翻译与交流工作,融入灵巧的翻译手段让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中国茶文化更为全面和准确。

2 融合中国茶文化的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思路

应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要求和专业人才培育计划的客观需求,我们将中国茶文化融入到高职旅游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创新与改革。利用中国茶文化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热情,以此为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铺垫。本文的教学思路是两者融合的媒介所在,实现两者的互动发展,应以此为中心点,通过融入中国茶文化强化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的开放式特点,从而从课程发展上促进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的创新性发展,从方法论上促进现代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发展,以通过两者的共同发展,实现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而充分融入中国茶文化的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思路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2.1 增设有关中国茶文化的公共选修课程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且内容包罗万象,历经四五千年的积淀独具特色韵味。高职院校应在每个学期开放的公共选修课增设有关“茶”的文化课程,该课程可利用多媒体介质面向师生详细介绍茶叶的生产、历史渊源和相关文化的发展等等,让每一位师生都能有个大致的了解。以往英语文化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确定学习方式,而高职学生只有被动接受。这一教学模式的长期实施结果,就是高职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很难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了更充分地挖掘人的精神生命及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各大中小学校可适当参考及借鉴美国教育的成功经验,开设专门的中国茶文化课程,并采用渗透式的教学方法,将中国茶文化融入到各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当中。中国茶文化导入课程应采用渗透式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将中国茶文化导入渗透到英语学科之中,力求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有机统一。此外,还应努力做到与心理咨询辅导相渗透,二者之间形成有机融合的状态。通常情况下,中国茶文化融合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主要采取讲授方式,因整个课程内容相对比较单一,每位教师皆可依照自己的思路开展教学。

2.2 深入优化高职教学的环境

高职学生所处年龄正是塑造心理性格的阶段,诸多高职学生未能大胆尝试或咨询有关课题的观点和看法,且因部分教师缺乏教书育人的耐心,常对高职学生深责严斥,导致很多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旅游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的重点在与课堂英语氛围的营造上,开放课堂是由高职学生根据自我兴趣自主进行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能充当指导者和管理者的作用,而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开放式教学实施的关键所在,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氛围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开放式教学在高校英语课中运用的整体教学环境保证。在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英语氛围,也有助于课下练习环境的营造,使高职学生在课余时间能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2.3 重新建设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高职旅游英语教学须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重新建设课堂互动教学模式,采取教师命题式的讲授方式,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体会。教师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梳理融合中国茶文化的思路,高职学生可以主动提出个人观点和看法,与教师在课上和课下进行交流沟通。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活动必然有规律可循,如何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高职教育不仅追求学生的理论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个人身心的健康成长,纵观综合素质培养,兼顾教学中所涉及的各方面影响因素,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原因。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与中国茶文化的融合是针对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所采取的一种解决措施,它可以兼顾两方面因素,互动式教学,方能保证最终的教学效果。倘若教师不能从这一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就无法通过互动教学模式来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体会,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高职院校也可广泛推行赏识教学模式,教师赋予每一位学生相应的自信心和耐心,使学生可以敢于表现和主动表现,全面互动才能保证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我国旅游事业近年发展迅猛,不但有很多国人在节假日出游,还有很多外国友人到中国来旅游。那么,国人与外国友人的交流如何不受影响是个大问题,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开设便是为解决这一难题。众所周知,中西方文明碰撞初期,主要的载体是一些物质方面的东西,久而久之,文化交流与互融越来越多,这也为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茶文化,中西文化之间实现交流碰撞,旨在提高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综合质量,为国家旅游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

[1]魏向清.学术摹因的跨语际复制——试论术语翻译的文化特征及研究意义[J].中国外语,2012(6):112-114.

[2]朱靖南.交际法在高职外语教学中受阻现象的分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79-80.

[3]武文芳.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与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1(9):92-92.

[4]刘莹.高职院校旅游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44-44.

[5]马琳琳.浅析情景教学法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8):109-111.

黄从玲(1982-),女,安徽巢湖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茶文化英语教学旅游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