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英茶文化出发浅析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方式

2017-02-04雷原扬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1191

福建茶叶 2017年2期
关键词:茶文化内涵教学方式

雷原扬(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 451191)

从中英茶文化出发浅析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方式

雷原扬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 451191)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茶之风也开始盛行。茶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并逐渐走向世界大舞台。本文以中英茶文化为切入点,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方式进行了简要探讨。在论述了中英茶文化内涵之间的差异性后,又从两个角度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并最后结合中英茶文化的不同人文内涵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方式的革新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中英茶文化;大学英语;教学方式;跨文化交际

中国作为世界茶文化的中心,其相较于英国茶文化而言具有鲜明的艺术性。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起,饮茶开在贵族中流行。我国传统茶文化也被传入英国,而英国也以其本土文化为基石,对茶文化内涵进行创新性改编,从而形成了现在的英国茶文化。中英茶文化同属于世界茶文化的分支,作为茶文化大国的中英两国,其文化内涵存在相通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差异性。不过,从整体上来说,中英茶文化的交际性原则对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具有鲜明的推动性作用,高校学生可以通过中英茶文化的差异性感知跨文化交际的语言魅力,并总结出英语文化学习的有效方法,从而促进其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1 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差异性分析

中国与英国同属于茶文化大国,中国是作为茶叶生产大国而存在,英国是作为茶叶饮用大国而存在。一壶沸水,一勺茶叶,一盏清茶,缕缕香气从鼻翼中飘过,而茶文化的深层内涵也在弥漫中的清甜中渐渐散发开来。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也在自酌慢饮中互相融通,并在不同程度上彰显了其独有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茶文化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茶文化历史可以归结为一个国家文化发展与社会运动的轨迹路线,我国古代社会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注重的是茶叶种植对于茶叶的商业化发展缺乏基本的认知。然而,英国作为工业化的先驱,其茶叶发展大多是以商业化模式进行的。物质决定意识,因而中英两国的茶文化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

1.1 中英茶文化的物质差异性

茶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英国的茶文化内涵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茶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而彼此的差异性是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中国偏好绿茶,英国则喜欢红茶。而且中国人崇尚的是“天人合一”理念,对于茶水以及饮茶环境与氛围的要求极高,而且对于水温以及水源都有严格的要求。但是英国人除了不同的茶用不同的水来煮外,其对于水温的控制并没有中国人所追求的那么苛刻,只要能将茶煮沸即可。同时,茶具品质的好坏对于茶叶口感的影响也较大,因而中英两国的茶器选择也会因为其所偏向的茶叶不同而有所差异。中国茶类资源异常丰富,民族地区的饮茶习俗也各不相同,茶具种类也是异常繁多,茶壶、茶盏、茶杯以及茶盅等形式各异的茶具也在无声中阐述了我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英国对于茶具要求则相对较低,其以茶盘、茶巾等作为主要的饮茶工具,极大地简化了中国饮茶的仪式程序,促进了茶文化向多元化发展。

1.2 中英茶文化精神内涵的差异性

当然,茶文化作为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与英国茶文化最本质的区别是其文化要义的不同。中国茶文化融合了道家、佛家以及儒家的思想精华于一体,而英国茶文化则是以其独特的社会背景为基础而形成的,不同于我们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其崇拜的是“天人相对”理念。最重要的是,中国茶文化强调的是集体化的精神价值,而英国茶文化则是以满足个体化需求为主。中国人对于茶的理解是从传统哲学基础出发的,其构筑的是中华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体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土壤之中的,因而中国茶文化所反映的思想内涵是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自然才会反馈更好更优质的茶叶给人类。所以,中国茶文化讲究的是自然和谐提倡返璞归真。而英国文化是在其本国文化内涵上构建而成的,其源于希腊文明,是从自然的探索中演变而来的一种工业文化,其主张通过改造自然来满足自身的欲望,这种个人主义思想在其茶文化内涵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英国人惬意的下午茶时光,反映的是个人价值取向。

1.3 中英茶文化茶语表达的差异性

中英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还体现在其茶叶用语的表达上,中国人关于茶的称谓与习语很多。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被置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七件事之一,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对于茶叶都是极为偏爱的。因而,中国的茶语也就被赋予了平民化的色彩,茶文化也就在口口相传的茶语中愈发深邃。同时,茶也以阳春白雪般的存在为文人隐士所追崇,作为雅士喜好的“琴棋书画诗酒茶”中的茶也被人格化,高雅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人文气韵也被注入到了茶文化内涵中,茶语也因之而向贵族优雅化过度。英国的茶语大多是通过文学作品折射出来的,不同的茶语所反映的文化意境也不一样,而且同一茶俚语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所蕴含的文化意味也是不尽相同的。

2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理念陈旧教学体系不完善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英语文化教学依旧沉溺于传统模式中,教学理念仍然是以传统的应试为主,高分数好成绩是其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们也被迫为了获取高分而埋头于英语文化知识的纸堆中,而其英语文化实践知识的应用则停留于较为浅薄的阶段。通俗来说,高校学生所习得的英语文化知识除了应付考试外,并不能有效地应用到日常实践生活中。另外,高校英语文化教学手段也较为单一,教师不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英语文化教学课程进行创新设计。而高校的英语文化授课模式仍然拘泥于传统的的填鸭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忽视,其求知欲望也被单调枯燥的英语文化知识所湮没。然而,更为严重的是高校并没有意识到英语文化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弊端,其仍旧依照固有的应试教育理念对英语文化进行单一教学,使得培养的学生大多是“高分低能儿”,难以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

2.2 教师专业素质水平过低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在我国文化教学中的地位就逐日提升,并且成为了一门重要的文化课程。虽然,英语一直被作为一种语言课程而为大众所学习,但是由于教师注重英语文化理论知识的教学,进而使得学生习得的也只是理论化的英语文化知识。同时,高校的英语教师大多是从英语专业的优秀学生中挑选而成的,其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都存在明显的不足,教学经验也异常匮乏,不能以自身能力与素养使学生诚服。此外,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一直为人所诟病,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教师却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根据英语文化知识进行有效的课程安排,也没有利用科技手段对无聊枯燥的英语课堂进行创新化设计。而且教师的教学手段也较为单一,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其学习必须以跨文化交际为背景而进行,离开了特定语言环境而习得的英语文化知识可能会有所偏差,但是英语教师并没有以情景化教学模式为契机对课程进行针对化设计。

3 中英茶文化对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方式的启发

3.1 结合中英茶文化的共通性,革新大学英语教学方式

虽然中英茶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但是也呈现出一定的共通性。大学英语文化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其必须以跨文化为背景对其进行针对化教学。而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方式的革新具有不言而喻地促进作用。所以,高校应该以中英茶文化之间的互通性为立足点,对大学英语进行不同程度的革新化设计。首先,立足于中英茶文化之间的不同点,以不同的文化背景为切入点,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以求同存异的形式构建完善的茶文化英语课程体系。其次,高校也应该在教学中明确区分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与英国茶文化的核心要义,确立茶文化英语学习的目标对英语文化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化设计。再者,高校也应该从中英茶语的表达差异上对英语文化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英国本土文化,利用中英茶文化的不同属性,以情境教学的模式与交际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切合性设计。

3.2 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先进的文化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使得传统教育模式与当前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而为了与现代教育接轨,高校英语文化教学必须摈弃传统呆板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先进的文化教学方式。所以,高校在利用中英茶文化内涵重筑其英语文化教学模式时,应该坚决摈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从旧有的教学模式泥沼中走出来,利用中英茶文化之间的多元性特征,对英语文化课程体系进行科学构筑。一方面,高校可以从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技能为入手点,以人文主义原则为导向,融入中英茶文化知识的不同文化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茶文化英语素养。另一方面,高校也应该以交际准则为基础结合茶文化内涵,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利用中英茶文化的跨际背景,对英语文化进行整体的突破设计,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茶文化英语的热爱之情。

[1]王柳人.中英茶文化比较与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2010(31):202-203.

[2]王霓.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 [J].人民论坛,2011(34): 142-143.

[3]肖小月,彭华.语言交际下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2):116-118.

[4]包婉玉.中英茶文化的内涵--从物质、精神、语言三个层面来看茶文化的内涵[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3(25):192.

[5]任冰.试析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91-92.

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课题“基于ESP与ELE视角的高职医学院校公共英语教学课程设置改革的研究”(课题编号:wjlx2016031)的研究成果。

雷原扬(1979-),男,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茶文化内涵教学方式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活出精致内涵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茶文化的“办案经”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挖掘习题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