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

2017-02-04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攀驰贸易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5800

福建茶叶 2017年2期
关键词:茶叶数据库资源

王 静,徐 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攀驰贸易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5800)

浅析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

王 静1,徐 峰2
(1.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宁波攀驰贸易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5800)

中国人饮茶历史久远,各地茶叶特色不同,主要是根据当地土壤、植被、气候、温湿度等因素造成的。我国的茶资源丰富,不同种类的茶叶其外形、香气、滋味、汤色不同;其制作方法、冲泡方法、保存方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建立茶资源网络数据库就十分必要。文章阐述了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功能,对比分析了茶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作用,重点分析了茶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方法,从实例中探究了茶资源数据库的应用。

茶资源;网络数据库;建设;应用

在网络数据库出现之前,茶产业资源分散,一直不被人们所发掘。茶资源网络数据库,将各种茶叶资源的信息归拢起来,使人们系统地了解茶文化提供了机会。

1 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功能

虚拟的茶资源网络数据库就像一个仓库,可以把茶资源的信息都归拢到自己的存储空间内。在需要查看这些信息时,可以随时调出进行查询。

1.1 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作用

茶资源网络数据库可以容纳大量的茶叶资源信息,以备人们在需要某种茶叶的信息时可以快速提供。此时的数据库类似户籍管理系统,而每一种茶叶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身份证,里面包含了身高、姓名、出生年月等各类信息。如果使用人工收集和记录,一两种茶叶还有可能完成。但是当品种多了之后,人工的记录方式就无法满足需求。从本质上看,茶资源网络数据库在人们与丰富的茶叶资源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桥梁。一家茶企业需要在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中立足,需要对自己和对手的产品充分了解。此时,建立茶资源网络数据库,可以为研究对手的茶叶而收集详细的信息,从而提供借鉴,同时也便于茶企业对自己的产品进行管理和创新升级。

1.2 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构架内容

茶资源网络数据库虽然功能类似于仓库,却是一个虚拟的产物。其没有实体的建筑,仅凭虚拟的内存空间来存储。茶叶资源转化为计算机识别的信息代码,存储在内存中。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文字和数字组成的数据库,而是由网络化的数字信号转置实现的。其存储的内容就是关于茶叶资源的所有信息。例如:茶树本身的信息,包括种植、施肥、高度、分枝数、发芽密度等,茶树分枝、发芽等情况,一芽一叶及一芽二、三叶比例分布,需要灌溉和施肥的频率和数量。茶叶生长的环境信息、所处的地区,包括经纬度和海拔高度。茶叶成长所需要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水份),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茶叶品种,这些信息也不同,且饮茶的口感也不同。在茶叶加工完成后,茶叶的品质方面的信息也是网络数据库信息纳入的重点。例如:茶叶的存储方式,冲泡茶叶的工序,甚至茶叶需要冲泡的次数也会记录到网络数据库当中。

1.3 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主体

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建设主体是具有一定经验和技术的网络运营管理机构。该机构仅是数据库的具体操作者,背后的投资者和推动者另有其人,可以是茶叶企业,也可以是政府部门和茶行业协会。茶企业种植加工的茶叶类型较多,在委托网络技术公司开发本企业所有茶叶资源的网络数据库之后,能够充分展示本企业的所有茶叶产品,并方便科学地管理茶叶资源。茶叶主产区当地的政府或者行业协会,建立茶资源网络数据库作为储备和展示的平台,除了充分发扬当地的茶文化,还能展示本地的茶叶品类和文化内涵,这是地区茶产业抱团式发展的通用做法。数据库的应用主体也较为广泛。茶叶企业本身利用数据库对不同种类的茶叶进行管理。茶资源网络数据库提供数据基础,便于企业基于已有的数据之上开发创新新的茶叶品种。广大的消费者也可以应用茶资源网络平台,当需要特定的茶叶品种时,通过数据库平台实现快速的查询。

2 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特点分析

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主体是茶叶本身,因此离不开茶的特性。同时,数据库的本身还是网络技术的产物,带有网络技术的特点。

2.1 茶叶资源的全面性

茶资源网络数据库本身的物理体积不大,仅是作为存储用的物理内存或者云端内存,由于信息的转化性,其可以存储的信息数量很大。主要是因为茶叶资源多且杂,因此,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首要特点就是整合茶叶资源信息。例如:茶叶从种植到开采,再到采摘、摊凉、揉捻、烘干等加工程序,最后经包装流入到市场进行销售。另外,茶叶所引申出的背后的文化含义,在当地代表的习俗等,这都是与茶叶相关的有效信息,应当在网络数据库中被记录。通过网络数据库建立全面的茶叶信息。

2.2 茶叶信息的方便性

网络数据库中关于茶叶的信息资料庞大,内容繁多。纸质的记载方式不能满足人们实现快速查找茶叶信息的需求。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对人们的访问需求和查找需求,在几千甚至几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做出回应,这种查找茶叶信息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需要购买当地的特色茶叶。在没有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时代,消费者有可能需要在当地遍寻懂茶的专家,或者需要在图书馆中查找有关当地茶叶的信息。但是在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帮助下,消费者很快就能找出茶叶品种,并解读其中包含的大量信息,从而购买到满意的茶叶品种。

2.3 茶叶数据的多变性

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一大好处就是较高的容错几率。人们对于茶叶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比如:茶叶的生产情况,茶叶内所含的营养成分等不断更新认识。所以,有关茶叶的数据大多具有一定变数。茶树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0-25℃之间。因此就需要对整个茶树生长信息进行登录、分析与研究。不同年份、不同品种、不同气候条件生长情况都不同。如果是纸质的资源收集,一个数据的更改,需要对全书进行作废重印。而网络数据库的优点就是可以随时更改,并且不影响其他数据的有效性。

3 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

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主体不同,其过程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步骤。其中,建设过程漫长并且需要反复修正。

3.1 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建设

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建设,需要在充分了解和收集茶叶信息的基础上,从网络技术的角度去开发和维护。

3.1.1 茶叶相关资源

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开发建设,收集茶叶相关资源是前提。数据库的建设方应当首先明确茶叶资源信息的纳入区间,即确定茶叶的种类范围和具体的信息分类。例如:政府需要根据当地丰富的茶叶资源进行收集和统计,以便以集体的形象对外进行展示。此时数据库的信息收集对象,主要为当地所有的茶叶品种。收集的茶叶信息包括其品饮的特点,以及所含的营养成分、对人体的好处等,利于茶叶推广和销售的信息。

3.1.2 数据库的开发

在完成信息的收集后,就是对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开发和建设。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包括数据的录入、存储和输出等基本的功能模块。在数据的录入模块,需要根据收集到的茶叶信息的不同形式来设定录入方式。例如:收集到的是茶叶种植专家的口述信息,需要对笔记记录中的内容,由人工录入的方式进行归纳。而收集到的信息是已有的图书中的文字、图片等信息,这可以借助扫描仪等设备进行录入。录入模块在数据库的前期使用频率较高,在数据库建成完善后,仅用于信息的补充和修改,使用频率相对下降。而此时通过查询等输出模块的使用频率,则开始增加。

3.1.3 数据的安全与维护

茶资源网络数据库建成后,根据网络技术的特点,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安全防护与维护。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潜在风险存在于。一方面,由核心企业进行收集和建立起来的茶叶资源信息数据库的成果被不法分子剽窃,核心的数据失窃;另一方面,由于网络黑客的存在,茶叶资源的信息数据存在着随时被篡改的风险,极容易为了虚假宣传或者打压竞争对手而篡改虚标数字,造成对消费者的误导。因此,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建设或者维护,应当定期更新防火墙,并注重对核心数据信息的加密和实时更新工作。

3.2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应用实例

在福建当地的茶叶行业协会的主持下,一个收集有全省各地区茶叶种类的茶资源网络数据库被建立起来,供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自由浏览。例如:特定的人群在心肺功能上出现了问题。而茶叶里面所含的特殊成分,可以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和肺部的活跃能力,增强心肺功能。该人群需要长期饮用含有该特殊成分,长期饮用才能对身体的健康有所改善,配合医学治疗在平时做好基本的保健。然而全省的茶叶种类繁多,究竟哪一类含有大量该特殊成分,又对特定的人群身体不会造成负面作用,此时就无法进行一一筛选和选择。应用该茶资源网络数据库,从数据库中输入该人群所需茶叶的基本特征条件,数据库就会根据检索条件,对库内的茶叶资源进行筛选。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整个检索过程可以非常迅速,在短时间内就为该人群找到符合条件的茶叶品种。

4 结论

茶资源网络数据库的实质就是将众多的茶叶资源信息,通过网络技术的方式进行收集、存储和应用的载体。其应用网络技术的优点,对茶叶资源信息的全面性、方便性和多变性,可以为人们查询相关信息、统筹管理、推介茶产业产品等提供了便利。在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茶文化与网络技术的特点进行综合开发,才能确保数据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1]王旭.网络数据库的访问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7):41-41.

[2]邓恺.网络数据库资源利用与高校科研成果管理简约化人性化[J].无线互联科技,2014(7):208-208.

[3]熊丽娜,李亚莉,邓秀娟等.基于数据库技术的茶叶质量安全追溯APP设计[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6):2555-2559.

[4]茆鸣.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9):89-90.

面向多文件的格式定向转换系统的开发,课题编号:Y201432731,批准单位:浙江省教育厅;在线开放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和数字资源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13LX015,审批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

王 静(1977-),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数据库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徐 峰(1977-),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商务信息系统开发。

猜你喜欢

茶叶数据库资源
《茶叶通讯》简介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香喷喷的茶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