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与茶文化的共存与融合关系分析
2017-02-04刘芳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3
刘芳(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江西景德镇 333403)
中国陶瓷与茶文化的共存与融合关系分析
刘芳
(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江西景德镇 333403)
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供应商不仅需要从优化产品结构和品质上下功夫,还需要从产品的市场推广战略上做文章。因此,从商业化视角下来考察中国陶瓷与茶文化的共存和融合关系则显得十分必要。具体而言,在商业化视角下来进行陶瓷与茶文化之间的结合,其措施可围绕着:理清二者结合的关系主次、调研消费者对茶包装偏好、严格控制包装的成本占比、O2O模式下开展产品推广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中国陶瓷;茶文化;共存;融合;商业化
本文从商业化视角下来考察中国陶瓷与茶文化的共存和融合关系,而目前在这一视角下的主题讨论仍是残缺的。之所以提出这一主题归因于几点考虑:第一,我国在大力深化对外商品贸易时,需要重视对自身文化软实力的构建。这样一来,才能提高本国商品的市场识别度。第二,建立起有效的营销组合策略,并不能一味的借助商品组合的价格机制来实现,还需要重视借助商品的文化元素来使商品组成形成融合,同时提升商品组合的商业价值。总之,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供应商不仅需要从优化产品结构和品质上下功夫,还需要从产品的市场推广战略上做文章。也正是基于这点考虑,本文也算是作为抛砖引玉之用。
本文的结构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分两个部分分析二者的共存和融合关系,然后在二者关系下来探讨商业化应用问题。最后,给出商业化的实施措施。
1 二者共存关系分析
从商业化视角来分析二者的共存关系,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1.1 文化关系上的共存
中国不仅是茶叶大国也是陶瓷古国,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积累起了丰富的茶文化和陶瓷文化。尽管二者在使用价值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但仍含有文化关系上的共存性:第一,都是中国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的物品,从文化层面看二者都代表着坚毅和挺拔等精神风貌,并且也是文人墨客书斋中最为常见的物品。第二,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的隐喻地位,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有识之士对陶瓷和茶叶表现出同样喜爱的外在表现。
1.2 国人心理上的共存
中国文化底蕴十分厚重,这也是鸦片战争以来西学无法统治中国的重要原因。正因如此,我国传统社会文化也十分影响着国人的心理素质,并在社会文化基因的承载下影响着下一代。聚焦到陶瓷和茶文化范畴,在国人的心理二者都具有清新、简约、朴实等精神内涵。在日常的居家生活中,二者也是国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东西。陶瓷不仅可以作为器皿使用,也可以作为装饰物件而被欣赏。茶文化中的品茗和茶道也够能满足上述要求。
1.3 消费偏好上的共存
由文化传统影响到国人的心理素质,再由心理素质又影响到国人的消费偏好。可见,在这一逻辑递进关系下,必然导向二者在消费偏好上的共存。在国人日益重视精神文化消费的当下,对瓷器和茶文化的消费则是同步进行的,而这种同步进行也在很大程度上催生出二者的共融。这就表明,二者在形式上的共存只是表象,若是没有形成有效的共融则无法推动二者关系建立的可持续性。
2 二者融合关系分析
同样在商业化视角下来分析二者的融合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2.1 器物层面的融合
器物层面的融合主要聚焦于陶瓷与茶文化在艺术上的融合,这主要反映在将茶画描绘在陶瓷的表面。从艺术定位上来看,茶画所表现出的气质便是高雅和简约,并且以中国的水墨上水技法为主线。这样一来,就使得茶画所蕴含的中国元素恰当的反映在陶瓷的外表之上,并以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的茶画来映衬陶瓷的形态,从而提升了陶瓷的美感和商业价值。无论是从出土的陶瓷器物还是当前的陶瓷新品,无不与茶画进行融合来满足文人墨客的审美需求。
2.2 文化层面的融合
这里的文化层面主要体现在茶文化层面领域,如茶道文化。茶道活动所提托的器皿便可以是陶瓷。作为盛装茶叶的陶瓷器物和作为沏茶之用的陶瓷器物,都在广泛的存在于国人的家庭之中。这就意味着,陶瓷一直扮演着茶文化得以展现的物质载体,而又是在陶瓷本身的器物形态彰显下,烘托出了茶文化的精神面貌。我国是历史上最先掌握陶瓷烧造的国家,同时也是茶文化古国和大国,从而这就使得二者在文化层面的融合具有悠久的历史。
2.3 休闲层面的融合
把目光聚焦在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沏茶、赏茶、品茶成为了许多国人的生活爱好,并在长期的发展中也融入了鲜明的地域特色。那么在沏茶、赏茶、品茶过程中,仍然需要用陶瓷作为器皿来支撑,并在国人品茶的同时,也获得对陶瓷器皿进行鉴赏的机会,在味觉和视觉的冲击下便能给国人带来别样的休闲体会。
3 二者关系驱动下的商业化应用问题探讨
通过以上论述,已使我们了解到陶瓷与茶文化之间的共存和融合关系。那么这里就需要进一步去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二者关系驱动下的商业化应用问题。为此,这里提出三个方面的议题。
3.1二者关系驱动下的市场优势问题
面对市场经济环境,唯有将陶瓷与茶文化的结合融入到商业化环境之中,才能使二者的共存和共融状态变得可持续。因此,这里需要讨论二者的市场优势问题。正如在前面所提到的那样,二者的市场优势应着眼于国人的审美偏好和心理素质,这样才能使得陶瓷和茶叶的销售形成核心竞争力。
3.2 二者关系驱动下的市场差异问题
从经济学的视角可知,需要强化陶瓷和茶文化结合下的市场差异度,这样才能促使二者的结合获得较高的市场识别效应。不难发现,与传统陶瓷售卖和茶叶销售不同,将二者结合用于商业便能给予消费者视觉上的冲击,借助这一冲击可以激发购买意愿。
3.3 二者关系驱动下的市场推广问题
二者关系驱动下的市场推广需要与当前的“互联网+”战略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效的将商品信息发布出去。从市场调研中知晓,当前茶叶制品的种类有如汗牛充栋,并且同一地区不同茶企的产品也形成了竞争态势,所以在提高市场识别度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商品信息的发布问题。由此,基于O2O模式下的市场推广则较为适宜。
4 商业化实施措施
根据上文所述,商业化实施的措施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 理清二者结合的关系主次
显而易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陶瓷和茶叶制品都可以作为商品进行销售,但在市场需求结构上则是茶叶占有显著的优势,那就是茶叶作为一种快消品能够拉动销量,而陶瓷作为一种物件具有较长的使用周期。因此,在走向商业化道路时,应以茶叶销售为主导,陶瓷可作为包装物的形态而存在。这样一来,就使得消费者在采购茶叶时能获得强烈的视觉冲击,陶瓷以自身古典美的元素能建立起有效的市场识别度,并能激发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4.2 调研消费者对茶包装偏好
以上只是从原则做出了茶叶与陶瓷之间的主次之分,但并没有明确陶瓷作为包装的具体形态和大小。为此,这里就需要调研消费者对茶包装的偏好了。在调研中主要考察这样几点问题:第一,大众消费者在单次购买茶叶时的总量问题;第二,大众消费者在保存已购茶叶时的习惯;第三,大众消费者对陶瓷陈设的一般偏好。对于第一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这直接关系到陶瓷的容积大小,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结构和陈设设计。
4.3 严格控制包装的成本占比
众所周之,过去那种拼包装的营销模式已不再适用,且在中央大力反腐的背景下各个层次的茶叶主要以用为主。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更加关注茶叶的使用价值,而将包装作为次之来对待。因此,厂商需要严格控制包装的成本占比。笔者建议,在陶瓷规模化生产模式下应控制陶瓷容积的大小,容积大小应与消费者单次采购的普遍量为依据。这样,就能在理性视角下完成对包装成本的控制。另外,还可以实施厂家回收陶瓷包装的举措,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降低陶瓷包装的成本。
4.4 O2O模式下开展产品推广
在O2O模式下开展产品推广,需要建立起线上与线下功能互补的策略。线上在产品信息发布上具有信息发布及时和信息量大的优势,而线下则在满足消费者对产品体验度上具有优势。因此,茶企可以考虑设点在线下建立若干个体验店,并在线上深化对网络营销策略的实施。
由此,需要重视对我国传统工艺与传统文化之间结合所带来的商业价值。不难看出,陶瓷与茶文化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商业优势。
5 问题的拓展
在各大卖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若能方便百姓的购物需求,则将能极大的培育起顾客忠诚度。在“成本—收益”的分析框架下,茶企还必须进行两者的比较。即成本支出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差值:(1)引入购物专车服务模式。伴随着各卖场商品间的同质化倾向,消费者大都采取就近原则。从而,茶企联合终端卖场通过引入定点购物专车服务,实则延伸了自己的市场范围。同时,还能获得良好的舆论环境。(2)引入商品同城运送模式。目前消费者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往往会考虑“购物与返回”之间的时间机会成本。为了拓展卖场的业务量,公司可以引入商品同城运送服务。包括:消费者网上购物,以及现场购物的同城运送模式。为此,公司自营物流系统也应围绕着打造同城配送业务来进行。
6 小结
本文认为,从商业化视角下来考察中国陶瓷与茶文化的共存和融合关系则显得十分必要。通过主题讨论,建立二者相结合的商业化模式可围绕着:理清二者结合的关系主次、调研消费者对茶包装偏好、严格控制包装的成本占比、O2O模式下开展产品推广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1]高源,张桂刚.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营销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66-68.
[2]陈永东.如何寻找大数据营销的切入点[J].资源再生,2013(12):62-64.
[3]倪光南.大数据的发展及应用[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3(9):23-25.
[4]陆刚,安海岗.我国网上超市营销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3(20): 42-43.
[5]史毅飞.生鲜产品电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电子商务,2013(7):3-4.
刘 芳(1981-),女,湖北荆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