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探究
——以云南茶园生态旅游为例
2017-02-04胡静春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胡静春(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探究
——以云南茶园生态旅游为例
胡静春
(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目前,以茶文化为导向的云南茶园生态旅游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茶园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云南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因此,本文试图从云南茶园旅游资源、管理模式以及开发策略等方面来探索新的生态旅游模式--茶园生态旅游。
旅游资源;茶园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模式
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1]。近年来,茶园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展现出新的生态旅游资源风貌。各地茶园以其清新秀丽的生态环境,优雅古朴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观光者,形成茶业资源与旅游有机结合的生态旅游模式。事实证明,以茶文化为导向的茶园生态旅游模式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为此,本文借助云南茶园这一生态旅游资源,从茶园生态旅游、管理模式以及开发策略等方面来探索新的生态旅游模式——茶园生态旅游。
1 茶园生态旅游概述
茶园生态旅游是指以茶园生态环境和茶文化为背景,运用生态学、旅游学、经济学、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茶业资源进行开发,将生态茶园建设管理与旅游观光、体验、获取生态知识等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活动。因为这种旅游活动是对茶园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所以对茶园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就是一种十分典型的生态旅游模式。因此,茶园生态旅游模式指的是一种与茶叶资源有机结合的旅游模式。在这种以茶文化为导向的茶园生态旅游模式中,茶园是有形的旅游资源,茶文化是无形的旅游资源,它们共同形成茶园生态旅游模式。茶园生态旅游模式糅合了茶叶生产、茶叶生态环境以及茶文化内涵等因素,是一种较为新颖而受大众欢迎的旅游形式。这种旅游形式充分依托茶园优质的茶叶以及文化内涵、生态景观等条件,开展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实现了观光、体验、购物、求知以及生态教育等旅游功能,对游客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2 云南茶园生态旅游的状况
云南境内拥有数量众多的茶园,不同茶园的茶叶种类与茶文化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许多茶园内存有茶具遗址、茶人遗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今天的大型茶园还建有茶文化酒店、特色茶楼以及茶叶加工厂、博物馆等场所,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现阶段,茶园人文旅游资源的种类也十分丰富,而且数量庞大,在此背景下,以茶文化为导向的茶园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十分稳定与迅速[2]。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茶园旅游条件,但是由于各个茶园对茶业资源的开发程度参差不齐,导致了不同茶园游客人数参差不齐的局面。一些大型的、著名的茶园设置了丰富的茶文化活动,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而一些小型的、不知名的茶园由于资金缺乏,无法在园内建设茶文化酒店,难以举办一些大型的活动,因此无法形成较强的吸引力,而且茶园旅游业与传统旅游业相比,虽极具潜力,但是影响力尚且不足。
现阶段,云南旅游部门较注重对茶园生态旅游业的扶持与开发工作,制定了可行性较强的发展规划,并加大了政策扶持的力度。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茶园生态旅游业在云南旅游产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目前,云南许多大型茶园集中力量,大力开展旅游宣传工作,不断树立茶园生态旅游形象,使茶园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3]。
3 云南茶园生态旅游的管理模式探究
3.1 建立茶园生态旅游基地
建立茶园生态旅游基地是十分必要的,其有利于给游客创造一个安全可靠、文化丰富的茶园生态旅游环境。在茶园生态旅游基地选址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工作,茶园生态旅游基地的建立不得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茶园服务人员应当向游客宣传茶园生态旅游基地的优势[4],同时倡导游客关心爱护周边的生态环境,茶园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以强化游客的环保意识等等。
3.2 开辟茶园生态旅游特色产品
首先,茶园生态旅游可以结合茶园资源合理安排旅游线路,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开展茶园生态旅游,需要有专业开发人士深入挖掘当地名茶的历史底蕴,还原当地民间茶俗、宗教茶礼,设计符合当地茶文化形象的茶产品、茶保健品、茶馆业和茶服务业,以提升生态旅游中的茶文化价值。其次,茶园生态旅游要以茶为主,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相结合,发展多种形式的茶园生态旅游活动,如马帮巡演、品茶评茶、观看茶艺表演、学习茶艺、参观茶园生态风光、领略采茶制茶的劳作生态、感受茶乡风土人情以及游客亲身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走茶马古道、购买茶产品、购买与茶相关的商品和纪念品等等。
3.3 准确定位市场、满足市场需求
以茶文化为导向的茶园生态旅游是旅游市场的新成员,其拥有独特的文化特色,与传统的旅游项目具有一定的差异,国内较缺乏关于茶文化旅游的市场定位经验。茶园应当对游客的爱好进行系统的调查,充分结合旅游市场的实际需求来开展市场定位工作。在市场定位工作中,需要考虑可能对茶园生态旅游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着眼于提供符合市场需求、能够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茶文化旅游产品。茶园管理人员需要充分照顾到游客的喜好,将调查游客对旅游的喜好与期待的工作列为首要工作,准确定位茶文化旅游的目标人群。
3.4 传承中国传统茶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意义隽永,是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最大程度地促进园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茶园应当做好传统茶文化的宣传工作,以使游客深深地被茶文化所吸引和被感动。茶是重要的文化符号与标志,是中正和谐的象征,泡茶让人放松身心,饮茶使人感悟人生。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具有儒家文化特征的茶文化能够帮助游客远离烦恼、收获快乐。茶园导游应当致力于向游客宣传代表和谐、宁静的茶文化,促使游客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欣赏茶园美景的同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熏陶。
4 云南茶园生态旅游业的开发策略
4.1 推进茶文化产品开发工作,丰富茶园文化活动
茶园生态旅游是非常新颖的一类旅游模式,云南许多茶园对茶园生态旅游模式的经验不足,缺乏特色的茶文化产品,因此,要不断地借鉴国内外优秀茶园生态旅游发展经验,致力于开发特色茶文化产品,确保茶文化产品的质量合格。茶园应当立足于当地的茶俗文化,结合地区居民的其它生活习俗,设计出符合当地茶文化形象的茶叶保健品和茶叶商品等。在茶园内设立购物超市,在超市中摆放最优质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茶产品,如此能够有效地扩大茶产品的影响力,提升茶园生态旅游中茶文化产品的价值。
各茶园应当依据自身的人文、自然条件,推出特色的茶乡夏令营活动,从而吸引青少年游客的注意力。茶园应当做好对中老年旅游者的服务工作,组织一些保健休闲类活动,使得中老年旅游者在享受茶园自然风光的同时增强体质。一直以来,茶文化都具有放松人们身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功效,茶园的主要工作是让游客感受到茶文化的巨大的魅力,产生对茶文化的向往。除了为游客提供当地特色茶产品外,茶园还可以让游客们品尝不同地区的茶制品,使得游客接受了解各种各样的茶文化。茶园还可以组织一些大型的营销活动,在营销活动中销售当地与其他地区的茶产品,从而为茶园景区创造经济效益。
4.2 大力挖掘优秀茶文化、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吸引力
在茶文化悠久的发展历史中,涌现了大量的的神话传说、名人典故,茶园应当成立专门的文化开发机构来负责对茶文化典故与传说的发掘与考证工作,文化开发机构所获得的各类成果将极大地丰富茶园生态旅游文化。艺术的发展使得茶文化拥有了良好的表现载体,琴棋书画等艺术皆能成为茶文化的载体,茶园要重视对相关文化艺术研究工作,在景区酒店以及宾馆等场所悬挂有关茶文化的诗作、画作。
云南许多茶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茶园大部分位于丘陵地带,这些地区风景秀美、气候温和,非常适合旅游业的发展。茶文化历经千年,经过岁月的洗礼,在今天依旧具有蓬勃的生机。云南乃至全国各地的茶园都流传着关于茶的传说与神话,它们是茶文化的重要构成成分。对相关茶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使得茶文化成为旅游文化的一部分,既能够有效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又可以进一步扩充旅游模式,提升旅游业的生命力。
4.3 升级茶园保护工作,强化游客环保意识
茶园管理部门应当妥善保护茶园的环境,在发展以茶文化为导向的茶园生态旅游业的同时要照顾到茶叶对生态环境的特殊要求,担负起发展环境友好型茶园生态旅游模式的重任。茶园需要对相关服务人员开展系统性的生态教育工作,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视作茶园旅游业的生命线。汽车尾气可能降低茶叶的质量,所以应当尽可能地降低茶叶种植区域的机动车辆的数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茶叶种植区域中餐馆、宾馆以及娱乐场所的数量,从而为茶叶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另外,在茶叶保护区域要设置警示牌,提醒游客切勿破坏茶叶的正常生长[5],同时要努力规划好游客活动区域,做好破坏茶叶正常生长的防护措施。茶园要做好环境保护教育工作,让游客意识到生长中的茶叶的脆弱性,不断强化游客的生态环保意识,以使茶园生态旅游资源效益最大化和合理化。
5 结语
云南境内有大量的茶园,许多茶园风光秀丽、茶文化丰富,非常适合建设以茶文化为导向的生态旅游景点。为了优化茶园生态旅游模式,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必须要不断地优化茶园管理模式与开发策略,注重发掘优秀的茶文化,做好对茶叶的保护工作,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茶园生态旅游事业的长足进步。
[1]邱海蓉,冯中朝.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271-274.
[2]朱宗爽.基于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机制研究[J].旅游纵览月刊,2015(9).
[3]宁清同.原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治探索——以海南原生态旅游资源为例[J].西部法学评论.2014(3):24-31.
[4]胡洪亮.淮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推广对策研究 [J].价值工程. 2013(17):149-150.
[5]于春雨.黑龙江省兴凯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2(11):78-79.
胡静春(1967-),女,云南开远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及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