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互译的茶叶出口贸易英译策略的研究
2017-02-04杨振青王俊丽中北大学山西太原030051
杨振青,王俊丽(中北大学,山西太原 030051)
基于文本互译的茶叶出口贸易英译策略的研究
杨振青,王俊丽
(中北大学,山西太原 030051)
文章首先对茶叶出口贸易英译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而后提出了基于文本互译的茶叶出口贸易英译的问题根源,最后详细的对茶叶出口贸易的英译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文本互译;茶叶出口贸易;英译策略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的茶叶不断的远销他乡,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为了进一步扩展茶叶的市场,对于茶叶出口贸易的英译也在不断的发展中。文章正是为了推进茶叶出口贸易市场的扩大,对基于文本互译的茶叶的出口贸易的英译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 基于文本互译的茶叶出口贸易英译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茶叶市场逐步在向更大更广推进,在其发展过程中,茶叶出口贸易的英译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1]。茶叶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力拓宽茶叶的贸易市场,并将其眼光放在了广阔的世界市场之上。茶叶想要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地位,出口贸易英语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时间相对较短,在茶叶出口贸易的相关翻译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其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在于我国很多的茶叶都是以产地和品类进行命名的,而我国在翻译的时候往往都是采取直译的方式,以汉语拼音的方式进行直接的命名,如云南的普洱茶,就以“Tea puer”进行直译,这样的翻译虽然简单直白,但是对于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的外国人来说,往往很难理解这些词汇的内涵和寓意,这样就很容易影响到我国茶叶的销售[2]。另一个方面在于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语言习惯以民族文化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想要在出口贸易方面进行突破,就要对两国的文化进行学习,譬如在中国,“龙”是权利、皇族、高贵的象征,但是在西方国家,“龙”是邪恶、贪婪的象征,将我国的西湖龙井茶,翻译为“Dragon Well Tea”就会让国外消费者对其避而远之,这会大大影响到我国茶叶在国外的销量,从而影响到茶叶的出口贸易[3]。如不在茶叶的文本互译方面加以改进,就会影响到我国茶叶在出口贸易方面的发展。
2 基于文本互译的茶叶出口贸易英译的问题根源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英译之所以会成为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中难以攻克的壁垒,主要是由于两个根源性问题的存在,其一,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了解不够;其二,对翻译的策略把握不当。
2.1 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了解不够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文化对于这个国家人民的生活及观念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有时会影响到其消费趋势[4]。茶叶可以说是我国的特产,随着全球化的潮流再逐步向国外市场扩展,但就目前来说,由于其在出口贸易英译过程中,对于国外的文化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就盲目的凭借一些基本的翻译就打入国外市场,这对于我国茶叶在国外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不仅如此,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其对同一种商品的认识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就以目前我国茶叶直译的方式来说,西方国家的人民很难对茶叶背后的文化及内涵有相应的了解,从而接受这种商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存在是我国茶叶在出口贸易中的问题的根源所在。
2.2 对翻译的策略把握不当
茶叶出口贸易的英译,与我们传统意义的英译完全不同。在茶叶的英译中主要有两种英译方式,直译和意译。鉴于我国的茶叶命名方式多采用地名加品类的方式,很多的意项在英文中都难以找到与之对应的词汇,因此,在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英译中多采用直译的方式,直译的方式虽然保留了茶叶名称的原汁原味,但仅仅适用于已经在国外具有一定名气的茶叶的翻译,一味的采用直译的方式对茶叶进行翻译,对于一些在国外毫无名气的茶叶来说,很难打开国外的市场[5]。最后,很多的茶叶公司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翻译团队,在英译时往往是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翻译,这样会使我国的茶叶出口贸易举步维艰。
3 基于文本互译的茶叶出口贸易的英译的策略
就目前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来看,想要拓宽世界市场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首先从茶叶出口贸易的英译入手,采取一定的英译策略,提升我国茶叶在世界市场的辨识度,更好地拓宽市场。
3.1 注重中英语言文化差异,避免使用消极词汇
翻译不是简单的直译出词句的意思,而要涉及到更多的背景文化知识。曾有国内学者就指明:“译者看似处理的个别词句,实际上是面对的双方文化的巨大差距。茶叶出口商品不仅是企业文化的象征,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注重词语含义的表达,更为重要的是了解中英文化的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能够准确传达茶叶所具备的中华文化内涵和企业文化内涵。译者尤其应该注意词汇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含义和作用,兼顾东西方语言表达特点和文化内涵理念,多选用积极正面的词汇,让消费者感受到在原语言文化受众当中相同的感受,从而促使产品的国际流通。
3.2 选择合理翻译方法,应用简单明了的词汇
英译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尽量表达茶叶品牌、商标的原始内涵,让消费者易读易懂易记,形成显著的标识功能,甚至达到音美、形美、意美的效果。倘若翻译的词汇晦涩难懂,国外的消费者对其往往难以有正确的理解,更不用说接受这种商品了。采用合理的翻译方式,就是要将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将每种茶叶的特色以及文化内涵都进行有效的翻译,譬如将我国的大红袍翻译为““Robe Tea”既能完整的保留其意象,又能避免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而引起茶叶的滞销。此外,简单明了的词汇对于国外消费者来说往往更容易接受,也能让其在短时间内对茶叶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总而言之,就是要采用合理的翻译方法和简单明了的词汇,将茶叶进行更好的翻译,最终推进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进程。
3.3 组建专业翻译团队,树立企业文化品牌
就目前来说,我国很多的茶叶公司对于茶叶出口贸易英译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因此,企业内部没有专业的翻译团队进行茶叶的音译。若是茶叶产品想要在玲琅满目的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就要重视企业品牌的建立,将茶叶包装及茶叶英译摆在重要的位置上,组建专业的翻译团队,让专业的翻译团队对茶叶的名称以及出口贸易资料进行翻译。此外,企业也要重视翻译团队的质量,聘请优秀的翻译人才,对茶叶出口贸易进行更为准确的翻译,让茶叶的翻译具有美感,更好地服务于西方国家的人民,同时树立其企业文化的品牌,利用品牌的优势,使茶叶在国外市场所占的市场份额逐步增加。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茶叶出口贸易英译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我国扩展国外市场的壁垒,要想进一步促进茶叶的出口贸易,就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打破茶叶在英译方面的壁垒,文章正是从企业、文化及翻译方式等三方面提出了加强茶叶英译的策略,让我国茶迅速立足于国外的市场。
[1]乃瑞华.目的论视角下的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英译研究[J].福建茶叶,2016(3):49-50.
[2]麻蕊,李亮,康巍巍.茶叶外宣资料英译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6 (5):53-54.
[3]贯丽丽.文化语境与茶叶名称英译探究[J].福建茶叶,2016(6):265-266.
[4]夏古华.红茶英译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6(7):384-385.
[5]李湘慧.英译在茶叶对外贸易中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6(7):31-32.
杨振青(1990-),女,山西忻州人,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
王俊丽(1992-),女,山西阳泉人,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