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所存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2017-02-04陈程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陈程(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
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所存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陈程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
在现代企业当中,最为重要的财富就是人力资源,资产和技术在企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要想有效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主要的还是要重视现代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建设。虽然现代我国的茶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市场激烈竞争当中并不具备较大的优势,需要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加强来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茶产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企业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在市场竞争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需要不断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将人力资源中“人”的因素充分发挥,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现代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就是建立相关的人力资源制度,所以人力资源建设作为企业中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目前我国的茶产业在经济的推动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企业规模有大小、观念有区别,一些中小型企业尽管有好产品和生产工艺,但因为人力资源建设不足,仍然无法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
1 茶产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随着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规模随着经营利润的增加不断扩大,因此,茶产业开始逐渐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首先是薪酬管理,大多数的茶企业在薪酬管理上都将员工的工资与工作年限和岗位的性质相结合,并且在确定工作待遇方面,也先对行业整体薪酬的情况进行综合的评定后,区分管理、销售和生产的人员,利用这种薪酬管理制度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员工的工作有效性。其次是晋升和绩效考核,在茶产业当中,对于中高层的管理人员,一般都是聘任制,考核的时间多为固定并且主要针对生产效益和业务收益方面,在展开选拔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时候,主要以内部晋升和外部聘用为主。再次是培训,在一般企业当中,都会对员工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现如今的茶产业培训主要以内部培训为主,只有占少数的企业会定期聘请相关的培训机构来展开专业的技能培训。最后是员工福利,大部分的企业在遇到国家指定的法定节假日的时候,都会为员工发放福利,一般按照员工的级别来发放不同级别的福利,例如现金、购物券等。
2 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许多的茶产业已经认识到了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但是在人力资源开发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2.1 人力资源战略不够完善
在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时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解读,一个方面是从大角度方向思考,通过对企业发展目标和内外环境变化的了解,并且将二者相结合,来预测未来的企业组织任务,为不同的任务提供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另一个方面从狭义角度思考,企业可以加强预测人力资源的供给和储备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人力资源。企业要想实现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就要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这是一个产业的经营战略的重要部分,但是就现如今我国的茶产业中,大多数的茶产业都没有制定科学的经营战略,因而也没有展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所以在管理人力资源方面处于混乱的状态,缺少指导性。
2.2 人力资源结构不够完善
在传统的茶产业当中都是将茶叶专业人员作为人力资源的主体,因此人力资源的结构具有单一性,但是随着现代市场的快速变化,茶产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受到了挑战,传统的人力资源结构已经不适用于现代茶产业的发展,不仅茶叶专业人员在茶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营销、外语和物流管理等方面也需要相关的人员,所以茶产业需要面对企业的现实需要来制定发展经营战略,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结构,对人力结构进行科学的调整和补充。但是就现如今的茶产业人力资源结构现状看,仍然处于单一的状态,缺少优秀人才的引进,极大地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
2.3 员工教育培训不够重视
在现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当中,企业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就是知识与技能,而且知识和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观念的更新,企业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将人力资源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以提高茶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但是,从现如今的茶产业员工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看,由于中、高层管理人员对员工培训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员工的培训大多数是依靠外部的资源开展的,利用标准化和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来进行培训,无法根据茶产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无法完全达到培训的效果。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在出现问题之后,才意识到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的重要性,但是,已经无法挽回企业的经济社会损失,尤其是无法在短时间进行观念的更新,进行生产和销售理念的更新,导致企业复苏困难。从操作上来说,企业需要做的是不断地开发人力资源,而不是对人力资源进行补救,因为这种方法只会导致企业落伍,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下降,对培训缺少自主权,而中、高层的管理人员在选取培训人员的时候,为了维持公司的有效运行,一般都会把绩效低下的员工纳入到培训计划当中,却没有让绩效较好的员工参与培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事实上,绩效好的员工尤其需要培训,因为绩效好的员工更容易进步,更容易接受新的观念。
3 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应对策略
3.1 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为了帮助茶产业实现最大化的经济社会效益,首先就要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使茶产业的经营更加科学,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当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和管理。我国的茶产业要想实现整体的快速发展,最主要的就是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根据企业的具体经营战略来明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茶产业的发展有多个方向的选择,茶产业必须要明确自身是以销售还是生产为主将生产和销售进行分离,还是发展成为生产销售一体化的茶产业为自己的经营内容进行定位。在选择销售方向的时候,要明确自己是面向国内还是国外等,对市场、客户和自身产品细化分析,只有将细节化的问题明确之后,才能够制定出科学的企业经营战略,最后对症下药,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
3.2 改善人力资源招聘途径
员工招聘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企业在吸纳人才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内部吸纳或是外部吸纳,而一般吸纳人才都是在出现职位空缺的时候进行,因此企业必须要改善人力资源招聘途径,有利于人才选择的科学有效。目前部分茶产业聘请员工的时候都是通过关系网来进行的,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保证员工的到岗速度,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但是十分容易出现人员流失的情况。茶产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需要将人力资源规划作为基础,分析每个岗位的职位、数量和质量要求,根据每个岗位的需求编写岗位说明书,明确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工作规范等,而后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来公平的选拔,人才的获取方式可以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或是校园招聘等方式进行。
3.3 重视员工教育培训工作
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首先应该依靠合格的员工,因此,茶产业要想提高员工的质量,就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不仅要从知识技术层面入手,还需要通过意识层面让员工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并且也要让中高层领导树立“科教兴企”的理念,只有加强员工培训工作才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才能够将员工培训视为是长期的经济社会成效。
首先要将企业外部训练和内部培训有机结合。企业内部的培训,教师更了解茶产业的情况,能够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来加强培训效果,而外部培训教师也有能够为员工培训带来帮助,应当将企业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其次茶产业需要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不仅需要展开岗前培训,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在职培训,将二者相结合,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再次需要将培训激励制度不断优化,每位员工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自主的选择培训内容,自行组合培训计划,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培训质量。
最后要注重员工素质的梯级建设。茶产业是一种文化产业,生产和销售过程都是文化发掘和传播的过程,核心层员工需要对自身企业所体现的茶文化有独到的发掘、整理和理解,并且贯彻到内部管理以及生产和销售中,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独树一帜,增强竞争力。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随着现代茶叶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强,我国的茶产业必须要加强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不仅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还需要对企业内部员工的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才能够调动茶产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卢福财,罗瑞荣.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产业高度与人力资源的关系——以中国第二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0(8):76-86.
[2]易开刚,厉飞芹,周树红.茶产业安全治理初探:机制与对策——基于群体性企业社会责任视角[J].茶叶科学,2013(2):164-170.
[3]杨晓刚.区域茶产业的SWOT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四川省雅安市的实例调查[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2):81-85.
[4]张倩肖,王春艳.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与人力资源重心空间变动比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5):88-95.
[5]孟庆美.松阳县茶产业人力资源培训需求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 2013.
[6]姜含春,赵红鹰,葛伟.中国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23-28.
[7]丁勇,周坚,罗仲兴.茶产业的发展现状、需求及趋向[J].广东茶业, 2011(Z1):8-12.
陈 程(1988-),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