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供水工程发展模式探讨

2017-02-04朱卫东

甘肃农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供水用水农村

朱卫东

(甘肃省渭源县新寨水利站,甘肃渭源 748200)

农村供水工程发展模式探讨

朱卫东

(甘肃省渭源县新寨水利站,甘肃渭源 748200)

农村供水工程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人民生活水品质量的重要条件。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在此方面做出许多努力,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有利方向。虽然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但是因为农村复杂的环境和一些不利因素,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尤其是我国的平原地区人口较多,环境较差。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和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章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研究进行简单的论述,希望为我国农村今后供水工程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农村;供水工程;发展

在构建新农村中,我国始终把农村供水作为重要项目,因此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和专业化,大大减轻了农村用水的压力。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对水的需求一直较大,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农村供水有了巨大的改善,但是因为我国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农村人口相对较多,还有相当多的地区存在安全用水问题。相关数据表明在我国的农村4个人中就有一个人面临用水危机。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发展的带动,农业的发展使得农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大大提高。尤其是近几年,农村开始大量的发展养殖业和生产业,各地都轰轰烈烈的办起了各种农村企业,所以在过去的用水基础上,又有了更大的需求。科学合理的供水工程是农村生活和生产中一个重要保障手段,它已经在建设新农村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位置,为农村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1]

一、发展农村供水意义

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科学合理地发展农村供水工程能够有效的保证农村对水的使用需求,同时还可以使他们的健康指数有进一步的提高;加大农村经济提升,不但可以为农村的农业、工业等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还可以使农村的环境有明显的改变,提高各界对其的重视目光。发展农村建设是当下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程,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不论是从农村的自身角度考虑还是从国家的角度考虑,所以发展农村供水都是一项重要的工程。

二、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其主要目的就是使所有农民群众能够更加方便的使用水资源,所以对用水的质量要求也随之较高,同时这项工程还要具有科学合理的调度,使农民用水量和质量都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使农村供水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统筹规划,规模化发展

在对这项工程进行前期规划时,必须要把当地的实际情况作为主要参考数据[2]。在对该区域规划时,首先要对极度缺水的区域进行规划。其次就是对已经建好的供水工程是否会影响到将要进行建设的工程,避免造成资源重复利用或者浪费。最后就要对供水源头进行规划,对一些建筑设施要合理的布局,不被一些外在因素所制约,合理的对该区域进行供水划分,保证该区域的所有居民都能够满足用水需要,同时还要结合该区域的一些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去选择规划比较合适的供水模式。

(二)保证用水安全

任何供水工程最重要的就是水质的合格保证。在进行选择水源时,要进行全面的考虑的,不但要使水源的供水量充足,还要保证其质量的达标。在选择时首先要进行提样检测,对水质进行科学化的检测,避免其中夹杂一些重金属等有害的物质,其次按照当地的用水标准进行选择。同时要对水源进行充分的利用,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和超额开采。在进行建设中必须要设置相应的净水设施和检测器材,对水质要勤检测,还要加强对水处理的工艺,把当前一些比较先进的处理技术运用其中,健全整个供水体系,保证居民能够用上放心水、安全水。[3]

(三)提高供水工程的管理制度

要对一些已经成功建设完并且投入使用的工程进行学习和分析,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结合实际的管理制度,保证供水工程的正常运作,切实达到科技化和专业化,减少有建无管的现象发生。

三、农村供水模式分类

(一)分散供水模式

由于有些农村地区比较偏僻且居住分散,自然条件比较艰苦,此类可建造分散式供水系统,但此方式的供水保障率太低供水人口太少。

(二)集中供水模式

当一个以上的村,对同一个水源进行使用的情况下,一般采取集中供水模式,这种供水方式可以使水源水质得到保障,工艺相对简单,易于管理供水人口较多。

(三)区域供水模式

区域性供水的主要特征是不但要把城市作为供水中心,还要保证其附近一些乡镇和农村也能够满足对用水的需求[4]。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分,一般而言它的供水面积大到几千平方公里,小到几平方公里,它能够把该地域内所有的净水处理厂整合到一块然后对其进行统一的发配和开发。

四、结束语

农村供水工程,一般因受居住分散条件的约束,往往使得工程规模较小、受益人口少,运行费用相对较高,而且难以保证水质。根据现有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方式,通常可采用以下解决方案:一是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供水工程,通过中心辐射对外供水。为了能够在发挥工程规模生产能力的同时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需对新建工程选用的供水规模和供水范围进行科学分析,确定供水经济半径。二是已建供水工程扩容,在供水容量允许且扩容流量不大的情况下,由水源条件较好、技术先进的水厂通过输水管向周围乡镇供水。由于农村供水工程相对来说比较繁琐,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如果单把这几点作为研究的方向,那么就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对其进行一个全面的认识,但随着今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信我国的农村供水工程一定会发展的更加完美,把我国的农村发展带到一个全新的领域。

[1]沙鲁生,方宏远.模拟技术与多目标决策在平原湖区水资源优化调度中的应用[J].农田水利与小水电,2013,(12):12-17.

[2]徐祖信,RGuercio.水分配系统以可靠性为基础的线性优化模式[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580-585.

[3]翁文斌,王忠静,赵建世.现代水资源规划一理论、方法和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98-141.

[4]俞国平,任心欣.区域供水的投资效益分析方法[J].中国给水排水2013,(19):75-76.

(编辑:王骏杰)

S277.7 文献识别码:A

1673-9019(2017)06-0060-02

2017-3-15

朱卫东(1979-),男,甘肃渭源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作。

猜你喜欢

供水用水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节约洗碗用水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
一次性用水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