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措施分析

2017-05-13孙志斌

甘肃农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土壤环境建设项目耕地

孙志斌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道路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措施分析

孙志斌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道路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是对国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具体实施。文章分析了我国现有道路建设项目临时用地的五种主要类型,并对临时用地复垦的复垦方向、质量要求和复垦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对文章的研究,希望对道路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方案的编制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临时用地;复垦;工程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等级道路和铁路建设项目的高速发展,在加速沿线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构筑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耕地资源,为国土资源管理履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出了新的难题。根据现有道路建设项目用地性质,永久性用地无法复垦。因此临时用地的复垦对耕地总量平衡的政策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是对道路建设项目临时用地类型分析,按照国家复垦相关政策和技术文件,对土地复垦措施和方案进行科学分析。

一、临时用地类型划分

根据国家现有高等级道路和铁路实际建设情况,临时用地的类型主要有:拌合站、制梁场、取土场、弃土(渣)场和施工便道等5种类型。

二、临时用地复垦方向及目标

根据道路建设项目临时用地的使用性质,结合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按照临时用地占地均按原地类复垦的原则,确定临时用地主要的复垦方向为原地类复垦,复垦后土地权属不发生变化,面积不减小,复垦前后土地利用类型结构无变化。

三、土地复垦质量要求

该项目复垦类型主要为耕地、园地、林地、其他草地和其他复垦用途的土地,按照土地复垦质量标准制定不宜低于原土地利用类型的生产水平的原则,具体标准制定参考《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执行,结合项目建设实际情况,提出土地复垦单元的土地复垦质量要求。

(一)耕地复垦质量要求

1.复垦为旱地的田面坡度不宜超过5°,复垦为水浇地的田面坡度不宜超过3°。

2.有效土层厚度大于40cm,土壤具有较好的肥力,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的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配套措施(包括灌溉、排水、道路等)应满足《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等标准以及当地同行业工程建设标准要求。有控制水土流失措施,边坡易植被保护,满足《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要求)。

4.生产力水平:复垦后2~3年土地生产力水平基本达到或接近损毁前水平。

5.具有生态稳定性和自我维持力。

(二)园地复垦质量要求

1.地面坡度小于25°。

2.有效土层厚度大于40cm,土壤具有较好的肥力,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的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生产力水平:复垦后2~3年土地生产力水平基本达到或接近损毁前水平。

4.配套措施(包括灌溉、排水、道路等)应满足《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等标准以及当地同行业工程建设标准要求。有控制水土流失措施,边坡易植被保护,满足《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要求)。

(三)林地复垦质量要求

1.覆土厚度不小于30cm,采用穴栽的,穴坑填土不小于0.63m3,坡度小于30°。

2.树种选择刺槐,株距2m,行距2m。

3.三年后苗木成活率达70%以上。

4.具有生态稳定性和自我维持力。

(四)草地复垦质量要求

1.覆土厚度不小于20cm,满足草木生长的要求。

2.草种选择紫花苜蓿,每亩播撒2.667kg。

3.三年后牧草覆盖率70%以上。

4.具有生态稳定性和自我维持力。

(五)其他复垦用途的土地复垦质量要求

裸地和设施农用地复垦后场地基本平整,防洪、排水等设施满足当地标准。

四、临时用地复垦措施

(一)工程技术措施

本项目临时用地复垦工程措施主要包括:表土剥离、硬化地面拆除、覆土工程、土地平整、土地翻耕、栽植树木、播撒草籽及土壤培肥等工程及生物措施(见图1)。

图1 复垦工程施工流程图

1.表土剥离。临时用地在使用前,需将表土剥离堆放在一角,作为复垦是覆土使用,表土剥离厚度根据所占地类确定,将耕地0.5m、园地0.3m、林地0.3m、草地0.3m的熟土层剥离,单独堆放、标识,工程上不得使用。用地结束后在将熟土推回,以保持表层土壤肥力,最大限度的恢复耕种条件。为避免表土采集工作超前而加剧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在采集过程中应根据铁路的施工进度计划提前进行,一般用工程建设中的推土机和卡车即能完成此项作业。

2.拆除工程。该工程在生产生活区均有不同的水泥硬化层,因此在工程结束后需拆除硬化地面、清除碎石垫层,凿除桩基,确保不影响耕作。根据兰合铁路初步设计报告和复垦方案报告书中确定,制梁场硬化层厚度为0.9m,搅拌厂硬化层厚度均为0.2m。硬化层拆除后,就近拉运至附近垃圾处理场,平均运距按10km计算。

3.土地平整。对项目区临时用地场地进行土地平整,以提高地面平整度。

4.表土回填工程。临时用地复垦时,将开工前剥离出的表土均匀的铺设在平整后的场地上,这样可保证复垦土地快速回复生产力。覆土厚度根据复垦地类而不同确定,不同地类覆土厚度为耕地0.5m、园地0.3m、林地0.3m、草地0.3m。由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表土损失,确定回填土方不足时,需要考虑外场拉运土方,以保证表土回填高度,同时,必须确定外运土方土壤肥力不低于现有回填土土壤肥力。

5.土地翻耕。对复垦为耕地的临时用地,为了保证土壤质量,复垦是进行土地翻耕,增加土壤活性。

6.培肥工程。将项目区复垦为耕地的临时用地全部培肥,有机肥、磷肥用地按土地面积计算,每亩土地内施有机肥533.3kg(农家土肥或草木堆积长时间形成的腐殖质肥料)、复合肥50kg,种植绿肥(推荐豆科植物)。

7.播撒草籽和栽植树木。对复垦为林地的栽植刺槐(高1.5m、株距2m、行距2m),复垦为草地的撒播紫花苜宿(2.667kg/亩)。

(二)土壤综合整治措施

为了使复垦后的土地能更好地满足作物生长的条件,需要对其进行改良,并针对土壤养分缺乏和土壤保水保肥性差等问题,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时,应多咨询当地农民的意见,了解当地的改良经验,降低改良成本;农民也可以了解先进的改良技术,复垦后能快速的投入生产。通过土壤改良,一般3~4年后就能有效地恢复地力,达到高产稳产,主要措施包括:

1.深耕创造活土层。通过深耕可以改善土壤孔隙状况,加深活土层,提高土壤保墒能力,增强通气性,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有效养分,促进作物根系伸展,减少病虫害。深耕对于培肥土壤以及提高当季作物的产量都有明显效果。

2.轮作倒茬,用养结合。充分利用临夏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和种植方式,进行轮作倒茬、用养结合,是培肥土壤的有效途径。因不同作物残留的茎叶、根系以及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物质的积累和分解的影响不同;不同作物的根际微生物,对土壤养分、水分的要求不同;其根系深度、利用养分、水分的层次也有差异。实行轮作,能起到相辅相成,协调土壤养分的效果。

3.土壤培肥养护工程。根据确定的土地复垦任务以及复垦土地的用途和标准等,需“改良土壤,增加肥力措施”,进行生物化学措施设计,使复垦后的土地能更好地满足作物生长的条件。复垦方向为旱地的土地,按临夏地区传统农业种植方式,有机肥、复合肥用量按土地面积计算,每亩地内施有机肥280~350kg,复合肥60~80kg,种植豌豆5~6kg(按种子量)。肥料应与土壤充分混匀。

(三)监测措施

针对不同复垦单元制定合理的土地损毁和复垦效果的监测措施。

1.监测目的。土地复垦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土地损毁和复垦后的作物生长情况,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为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提供科学数据,为恢复生态建设服务。

2.监测方法。

一是地面定位观测。根据检测的内容及位置选取相应的监测点,定点、定期进行土地损毁和植被恢复情况进行观测。

二是实地调查监测。通过实地调查、访问、量测、填写调查表格,对工程项目区植被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工程安全情况,环境敏感区进行调查。

三是巡查观测。对土地损毁情况,土地复垦措施防治效果主要采用全线巡查的方法进行监测,每年4~5次。

五、结论

一是现阶段,道路建设项目临时用地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拌合站、制梁场、取土场、弃土(渣)场和施工便道。二是临时用地复垦的方向为原地类复垦。三是文章中临时用地复垦措施分析主要从工程技术措施、监测措施和综合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编辑:王骏杰)

F301.2 文献识别码:B

1673-9019(2017)06-0045-02

2017-3-10

孙志斌(1986-),男,甘肃榆中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整治。

猜你喜欢

土壤环境建设项目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保护耕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有机氯农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土壤环境安全及其污染防治对策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环保部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