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及意义
2017-02-04张雪娟
张雪娟
(甘肃省临夏州农业技术推广站,甘肃临夏 731100)
浅谈临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及意义
张雪娟
(甘肃省临夏州农业技术推广站,甘肃临夏 731100)
为了改变目前贫困地区文化建设落后的状况,文章从创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机制、加大建设经费的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临夏州农村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文化建设;农村;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民文化的客观要求,也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变化,但与大城市相比,各方面差距还是很大,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突出问题表现在人才缺乏、思想滞后、缺乏创新等方面。就如何加强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应高度重视从队伍建设、场地建设、资金保证、组织管理等方面。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近两年临夏州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各级党组织,积极献言献策,在改善农村环境的同时推进“乡村舞台”建设,在贫困农村建立文化活动室。这项政策不仅提了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发展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转变观念,还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动力,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文化服务队伍培训等方面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实施。目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贫困山区,受传统落后文化的影响,思想落后、方式单一,制约着现阶段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基础设施和各方面的条件还相对落后,农村文化活动方式非常有限,更无法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在劳动之余,从事较多的活动是看电视、下棋、打牌,农民看书难,参加文体娱乐活动难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农村文化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培育高素质的农民文化队伍,广泛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民认识不够、觉悟不高,导致文化建设发展不足,缺乏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为了改变目前贫困地区文化建设落后的状况,创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机制,加大建设经费的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我认为应抓好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大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
一个地区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还相对落后,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惯也得不到改变,严重影响农村的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不健全,农民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从而影响了新农村的深入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和文化队伍;要加大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文化资源应向农村倾斜;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和资金投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使其更好地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发展先进文化
农村的发展在农民,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是关键。建设新农村需要社会各面的力量,发展农村先进文化,首先要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实现农村文化创新,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教育,提高组织管理,开展多形式的文化宣传活动,发挥职能优势,使文化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培养核心骨干,要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性思维作为农民进行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地区文化设施比较落后,这个地区农民的文化水平就相对较低,接受文化的渠道也相对有限,观念得不到转变,缺乏长远规划,从而影响了农村文化的深入发展。因此,要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就需要培养出一批有文化的新型农民。
三、发挥文化服务功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要更好地发挥农村文化的服务功能,就要使农民群众有信心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将提高农民群众科技水平与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确保长期有效运行,尽可能地建好图书室、阅览室、电影室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利用村级文化站向群众传授农业新技术和养殖措施,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帮助。利用文化广场具有开放性、广泛性、容易被群众接受等特点,经常开展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四、建立文化活动室的长效投入机制
文化活动室已在广大乡村普遍建成并已投入使用,文化部门要继续深化送文化下乡工程,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加大地方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农村文化建设中缺乏专职的文化管理人才,因此要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使现有的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加大政府投入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并且在人才培养、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使广大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用先进的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由城市向农村转移,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加强文化活动室的利用率,确保农村文化活动室持续发挥作用。
五、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保驾护航
农村文化建设必须纳入法治化轨道,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要想农村得到较快发展,首先要从教育抓起,提高农村文化水平,开展各种形式文化宣传活动,发挥现有的农村文化资源,实现农村文化的创新,要不定期地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六、结束语
如今,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在实施,文化设施还不健全,农民认识不到位,文化设施的作用发挥的还不够明显,临夏州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要提升农民群众的素质,就要解放思想方式、转变观念,实现农村文化的创新发展;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村文化服务方式,高起点谋划、高品位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能利用,吸引社会各界对农村文化设施的投资,扩大农村文化队伍,解决农村文化活动中的经费难题,真正把农民群众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编辑:王骏杰)
D422.6 文献识别码:A
1673-9019(2017)06-0041-02
2017-3-08
张雪娟(1983-),女(回族),甘肃临夏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