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作区土壤培肥与丰产增效耕作技术项目简介

2017-02-04

中国水稻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稻作耕层耕作

稻作区土壤培肥与丰产增效耕作技术项目简介

按照“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新要求,2016年科技部启动了“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负责“稻作区土壤培肥与丰产增效耕作技术”项目(2016 YFD0300900)。项目由该院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张卫建研究员负责,汇聚了我国从事稻田土壤肥料、耕作栽培、农业机械和农业经济等研究的主要优势团队共39家单位。项目将针对高强度集约化耕种下,稻田系统日益凸显的土壤养分失衡、耕层质量退化、环境影响加剧等生产共性问题,开展土壤培肥和耕作等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创建丰产增效与环境友好稻田耕作的新模式,为我国水稻主产区稻作模式创新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项目将重点研究高产稻田土壤肥力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肥力变化的驱动力与机制,以期在稻作理论上取得新进展;比较不同培肥和耕作措施对作物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的综合影响及机制,研发并分析快速培肥的替代品对土壤肥力的调节效果与机制,建立全耕层培肥和环境友好耕作技术,实现稻作技术的新突破;分析影响稻田系统大面积丰产增效的土壤肥力关键因子,开展技术与产品筛选及农机配套,创建适于我国主要稻田系统(复合种养、双季稻、再生稻、水旱轮作、北方一熟等稻田系统)土壤培肥和丰产增效耕作的集成模式,并通过示范验证形成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程。项目共设1套共性理论、3项关键技术和5套耕作模式共9个课题任务,其中任务1为高产稻田肥力变化与培肥及耕作途径;任务2为稻田全耕层培肥与质量保育关键技术;任务3为稻田丰产增效与环境友好耕作关键技术;任务4为稻田培肥替代品研制及施用关键技术,任务5至9为五个主要稻田系统的土壤培肥与丰产增效耕作集成模式与示范验证。通过跨学科多部门的联合,项目将建立稻田肥力可持续培育的技术调控途径和管理技术模式,阐明稻田高产高效协同障碍的突破途径,研制全耕层培肥、周年轮耕、快速培肥替代品及其高效施用等关键技术以及秸秆腐熟剂、炭基肥料、关键机具等新产品,发表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并开展较大面积的稻作新模式示范验证。

项目在稻田土壤培育、丰产增效耕作理论与关键技术及区域模式创新的同时,还开展高素质人才培养,建立稻田耕作协同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网络,促进我国稻田系统生产力和稻作科技研发水平的双提升。本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我国稻田土壤基础肥力的保持与提升,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而且利于水稻生产节本减排,对我国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稻作区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稻作耕层耕作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试验监测数据分析
耕作与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耕层构造对土壤三相比和春玉米根系形态的影响
稻作村落建设:乡村振兴的新视野
——以宁波市为例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特征与障碍类型划分
“首届(长沙)国际稻作发展论坛”将于9月在长沙举行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