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2017-02-04张静怡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教学设计

【摘要】《与朱元思书》是一片经典的山水小品文,文中描述了富春江边美丽的景色,全文清丽优雅,如品一盏清茗。对于这样的文章,我试图用从字词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词类活用现象,由析词过渡到句的理解,最后梳理全篇来开展教学。基于这样的想法,设计了这篇教学设计。

【关键词】《与朱元思书》 文言文教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47-02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2.感受文中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3.理解作者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4.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第21课《与朱元思书》。

2.你能不能解释一下课题?

3.齐读课题。

4.六朝文人喜欢在往来书信中用景物描写做点缀,作用有两种:一是用典型的景物打动对方;二是借景物烘托写信人的心情。吴均为什么写这份信呢?我们来走近吴均,了解一下作者。

二、作者简介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家世贫贱,好学而有俊才。吴均的著作,本以史著为多,有《后汉书注》九十卷,《齐春秋》二十卷等,可惜都佚散不传。吴均以文名世,名在山水散文,而多以书札的形式出现。《与朱元思书》、《与施从事书》等就是他的优秀代表作。

三、文体知识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与朱元思书》可以视为初期的骈体文,是骈散结合的形式。

四、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的读音。缥piǎo碧;湍tuān急;夹jiā岸高山;轩xuān邈miǎo;泠líng泠作响;嘤yīng嘤成韵;鸢yuān飞;戾lì天;窥kuī谷忘反;横柯kē上蔽;有时见jiàn日

2.学习文言文,必须先能够准确朗读课文。古代的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代的汉语言学家为我们在文言文中标上了标点,但我们在朗读时还是要注意适当停顿断句。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呈现的方法为课文标出停顿。

展示:朗读文言文应掌握节奏停顿的方法:第一,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或多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第二,文言文中句首语气词和关联词;第三,文言文句中转折词前一般应作停顿;第四、文言文句中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与宾语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第五、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前后停顿;第六,文言文中省略句中省略成分所在处停顿;第七,文言文中名词作状语时名词前应作停顿;第八,统领词的停顿要体现统领词所管辖的范围。

五、理解课文,知识梳理

1.这篇课文有两个通假字,是哪两个?分别是什么意思?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面两句话的意思?蝉则千转不穷 窥谷忘反

2.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词,说说分别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词,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并且解释一下该词所在句子的意思。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大部分的课文我们都已经翻译了,还有哪几个句子我们没有翻译呢?谁来翻译一下?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六、品析课文,探究写作特点

1.齐读课文,思考:整篇文章围绕哪一句话写?关键词是? 2.这一段山水,山之奇,水之异,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这句话从哪几个方面写水之异?(水色青、水清澈、水流急)这句用了什么方法来写异水?

3.以上是从哪种感官来写山水?(视觉)下面几句是从哪种感官来写山水?(听觉)你读后的体会是什么呢?综上所述,这用了什么方法?(形声兼备)

4.写了山水,写了鸟禽,接下来该写什么了?(人)。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这是从哪个方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侧面描写,衬托了山水诱人的力量。)(虚实相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文章至此似乎可以结束了,可作者为什么又写了“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七、小结

学习《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可能是书信中残留的部分,从文字我们无法了解吴均描写这些景物的用意,但我们品味了南北朝时山水小品骈体文的清丽,感受到吴均厌恶追名逐利,忘情山水的雅兴。那么下篇课文,陶渊明会带给我们什么礼物呢?请听下回分解。

作者简介:

张静怡(1979.2-),女,湖南沅江人,教育硕士,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