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画进入中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2017-02-04高锰
高锰
摘 要:美术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中小学学科教育的薄弱一环,不仅课时被压缩,教材也常常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泛泛。在新形势下,应当采用邀请农民画传承人现场演示、组织学生参观农民画传承基地、农民画专题展览、鼓励学生参与民俗活动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掘农民画在美术教学中的潜力,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激发创新思维,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农民画;美术课程;教学研究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广大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并不受重视,不少学校为了让“主科”有更多的授课时长,不断压缩美术这类“副科”的课时。即便学生有机会接触美术课程,也会由于教材内容过于单一且脱离学生实际生活而使学生缺乏对美术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要想让美术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更多地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空间,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美术课程。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美术精神”“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这就要求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发掘生活中潜在的民间美术资源,充分借鉴民间美术在文化、历史角度的教育意义,将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使得课堂由校内延伸至校外。
农民画作为民间美术的优秀代表,将农民画引入美术教学,不仅丰富了美术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使得这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一、农民画的概况
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农民画根植于祖国大地,来源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是农民用以美化生活环境、自我娱乐、寄托情感和理想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先后经历过三次发展高潮——1958年、“文革”期间和1980年代。其中第三次的规模和影响最大。至1980年代中,天津、辽宁、吉林、江苏、浙江、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山西、青海、四川、贵州、湖南、江西、安徽、广东等省市都相继组建了农民画创作小组。其中有43个地区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多地农民画已被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农民画的创作题材主要选取与创作者联系紧密的日常生活、农耕生产与劳动丰收、田园风光、节庆活动等场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色彩运用上,极具主观性。习惯运用红绿等纯度高且对比强烈的色彩,画面中色彩交错、斑驳有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设色时多用平涂,这也使画面富有装饰意味。在构图上,多采用全景式构图,不讲究透视法则,创作者往往还用各种图案填满整个画面,极力在有限的空间中表现出丰富的内容,从而营造出一种细密繁多的画面效果。在造型上,与西方三维写实艺术不同的是,农民画呈现出的是二维平面。这是由于农民画创作者大都生活在农村,受教育程度不高,对事物的认识远没有达到合乎西方绘画那种科学、理性的程度,他们按自身理解的固有形态进行创作,不模拟对象,而是基于长期的观察接触之后,熟识谙记,对固有物象的特征进行归纳之后,再加以艺术化处理——夸张变形,最终呈现出一种结构夸张、却不失其形的稚拙、淳朴之美。
二、农民画进入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作用
(一)有利于引导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相对于其他民间传统艺术来说,尽管农民画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仅有60余年的历史,但是它是建立在借鉴和融合传统剪纸、年画、刺绣、雕刻、皮影、泥塑、灶头壁画等其他传统民俗艺术之上而发展起来的。这不仅仅体现在表现技法上,更重要的是汲取了传统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在农民画创作中,作者总是不自觉地运用某些自然物象的谐音或附加文字等形式表现,借助暗喻传递信息,使作品富有哲理和深思,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心理反应和民族情绪。比如画面中经常出现的桃树、松树、蝴蝶、猫寓意长寿,松、竹、梅象征友情,佛手、蝙蝠象征福气,露籽的石榴表示“多子”,盛开的牡丹象征富贵,鸡的形象表示吉祥,等等,这些都是充分利用暗喻与谐音的方式,来表达人们淳朴的内心世界和创作意图。可以说,农民画是传统民俗文化形象载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将农民画引入美术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学习民间美术,感受民间美术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丰富情感,进而产生探索与理解本民族哲学观、文化信仰、文化思维、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流变的欲望,从而增进学生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这也符合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文化自觉”,只有从小培养学生对本民族的来历、发展、特点、趋势、规律、地位和作用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今天,坚定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前途的信心。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农民画的首要特点在于其取材广泛,它可以是发生在生活中的某个现实场景,也可以是脑海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其次,农民画的表现方式也具有多样性。在农民画创作中,经常排除理性、知性的参与,表现出与写实艺术迥然不同的方式。比如在表现透视法则上,西方写实艺术严格遵守焦点透视的法则,作者在画面中呈现的是固定视点所看到的景象,形成一种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透视关系,画面中不会出现从这一固定视点观察所不可能看到的景象。而在农民画创作中,创作者往往不会固定视点,而是对描绘对象做全方位观察,把不同视角看到的画面统统表现在画面中,对描绘对象尽可能地进行全方位的展现。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会透过事物的表面展现现实生活中肉眼不可能见到的景象,如透过雀巢可以看到巢内的小雏鸟,透过母鸡可以看到鸡蛋,透过房屋的墙可以看到屋内的景象,等等。
在农民画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画、剪、拼、贴等多种方式,运用不同材料对画面进行加工与创作。在造型和色彩上也不必拘泥于现实形象,可以突出表现具体事物典型特征而忽略细节,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运用色彩,强调色彩主观感情作用,把色彩当作表达情感的手段而不受固有色相的限制。这就方便鼓励学生以视觉形象的方式记录平凡生活中的不同之处,也可以激励学生将脑海中的创意及时地用绘画的形式转化为具体成果。同时,农民画多样的表现方式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细微差别、发现偶然现象和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美术课程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有利于传承和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农民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很不乐观,其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最重要的一点的便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民画创作骨干大量流失,纷纷转投到美术装潢等其他行业,新生创作队伍不仅数量少,而且难以出现较为优秀的画师,最终导致创作人才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的情况日益加剧。如何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农民画已经成为关系到农民画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一招。将农民画引入中小学美术课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开发与农民画教学相关的校本美术课程,可以让广泛的中小学学生接触到这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连续的教学氛围培养下,不断发掘绘画有天赋的,尤其是对农民画创作有浓厚兴趣的后备生力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充实农民画创作队伍,才能有效地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三、农民画进入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方式
以农民画传承人演示为主体的美术教学形式。学校可以每学期定期邀请农民画传承人来校讲课,农民画传承人在长期的绘画创作过程中它会积累很多教师不了解的绘画经验,在现场的演示和讲解中,农民画传承人也能够用更生动的、更具有说服力的表现,给学生留下更加直观的印象,从而深化中小学生对农民画创作过程的认识,这对提高学生农民画创作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少被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所在地区的中小学已经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农民画创作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赛事中获奖,而且还多次出国参展。
以参观农民画传承基地、农民画专题展览为主体的美术教学形式。在近距离的欣赏和体验中,感受不同题材、不同表现形式所带来的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眼界、汲取和总结绘画经验,从而激起学生们的创作热情。
以参与民俗活动为主体的美术教学形式。民俗活动是民俗艺术的大观园,包括农民画在内的种类多样的民俗艺术品在民俗活动中得以集中展现,这为中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观摩和学习机会,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民俗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民俗活动,学生们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农民画与其他民间艺术之间关系的理解,而且还能够在热闹的民俗氛围中增加对农民画的学习兴趣,进而将亲生体验转化为农民画创作的独特素材。正如清代著名画家石涛所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素材,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农民画作品来。
参考文献:
[1]郎绍君.论中国农民画[J].文艺研究,1989,(03).
[2]杨学芹,安琪.民间美术概论[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
[3]张景明.东北民间美术遗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4]高殿凯,武阿梅.论民间美术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S1).
作者单位:
大连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