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对企业税收的影响

2017-02-04刘兴民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23期
关键词:营改增影响

刘兴民

[摘 要] 自营改增政策方案试行以来,对企业税收征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收和理解。通过分析营改增政策与各行业的关系,找出政策对企业的各种影响,并对企业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税负数量;影响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071

[中图分类号] F810.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3- 0127- 03

1 引 言

1.1 研究背景

营改增主要指的是国家近几年新推出的对一些服务业在原规定下征收营业税改成征收增值税,缩减了营业税的征收项目。营业税的主要征税对象是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等取得的营业额。增值税是一种流转税,主要征收对象是商品和应税劳务、服务在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额。两个税种本是相互独立税种,但2011年开始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实施,使两个税种对各行业的企业经营都产生了较大影响。营改增这一政策的建立主要是从我国现今国情出发,进一步优化企业结构为目的,细化我国税收制度,调节国家的税收差距,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好配置。

1.2 研究意义

国家在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主要目的是减少营业税多重纳税和无法退抵税的现象。更关键的作用是可以促进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综合发展,尤其是有利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发展,加快我国经济转型进度,同时也能更好地改善货物及劳务出口税收政策。

2 “营改增”的主要内容

2.1 营改增与融资租赁业

在税收政策改革之前,在进行融资租赁过程中,主要缴纳的税种是营业税,也就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一个企业使用融资租赁方式获得固定资产的使用权,就不可以进行进项税抵扣。这种情况下,租赁行业的发展趋势会受到阻碍,更妨碍了一些企业利用融资租赁方式扩大自身生产能力的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国家颁布营改增政策试行办法之后,这一现状得到了较好改善,无论对从事租赁行业的公司,还是对生产经营企业都有较大促进作用。

2.2 营改增与交通运输业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使某些从事交通运输工作相关的企业税负数量增长,在改革办法试行之前,交通运输业缴纳3%的营业税,同时还有一些退税政策,而在改革之后,税率提高到11%的增值税税率。这一改革较大程度地加重了从事交通运输工作人员的税负,而且,在缴纳增值税过程中,其可抵扣进项税的范围也具有一定的限度,抵扣难度也相对较大。综上所述,在营改增后运输业是加重税负的后果。

2.3 营改增与各类服务业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重要对象是应税服务。对于鉴证咨询公司来讲,在营改增之前,应缴纳5%的营业税,而在税改之后,应以6%的税率缴纳增值税,但因为增值税缴纳过程中有抵扣作用,所以具体税负变化要依情况而定;对于金融服务业来说,金融服务业实行的营业税率是5%,税负水平相对较重,而且从事金融业务的企业通常需要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这可能涉及到既需缴纳增值税,又需缴纳营业税,实施营改增之后金融企业将从中获益;而对于技术服务软件行业,在营改增前后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营改增前后也是从5%变为6%。

2.4 营改增与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在营改增之后税率从5%变为11%,但是这一政策最大的好处对于房开企业可以在收入中扣除土地转让金后缴纳增值税。这一项征管政策会较大程度影响企业的现金数和利润额。营改增实施之后,房地产在建筑过程中的各项材料支出重复征税的税收可以扣除,最终可以降低其开发成本。

2.5 营改增与制造行业

制造业企业本身生产过程中缴纳的就是增值税,但是其在生产和经营过程时同各类营改增企业如文化业、交通运输业和鉴定咨询业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营改增政策虽然不能直接与制造业有关,但却会影响制造业企业的长期发展。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前,由于制造业企业通常生产数量较大但利润较低,我国会对其进行某种形式的补贴,主要是对其主要生产材料的进项税的抵扣政策。而在营改增之后,可抵扣税收的项目增多,使企业减少纳税数量。

3 “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

3.1 影响企业整体税负数量

营改增之后,因为企业的会计利润会随着营业税金及附加支出的减少而增长,最终会使其缴纳的企税有一定幅度的增加。而企业改征增值税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等税种也会有数量上的改变。对于我国的小规模纳税人来讲,营改增后对其税负数量影响更明显,由于小规模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的计税数目低于营业税,使其成为营改增的最受益的企业类型。而对于一般纳税人,除了某些企业整体税收数量水平显现减少趋势外,还有一些企业的税收数量反而会出现上升的情况,主要是增值税进项税抵扣数量相对较少,或者是进项税的发票无法正常获得。

3.2 影响企业的定价体系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企业会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选择最有利的定价机制进行定价。通常情况下,企业应该至少保证其利润总额加上现金净流量总数大于交税前的总量,还要注意企业的客源在这一过程中应尽可能扩大,不能在改变价格体系时使客户的心理感受受到影响。企业的定价机制应与其在税改前不同,研究分析表明企业定价时最好可以采取将原价上调一定比例来改变其含税价。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一比例系数能够是消费者和企业形成交易平衡点,即既可以保证企业的利润,又属于消费者心里承受范围之内,不至于大量失去客源。

3.3 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

首先,对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由于增值税中有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两部分,并且是从销项税额中扣除进项税,因此,营业收入项目的数量会有减少,营业成本也会减少;其次,由于不征收营业税,将会改变企业的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最后,对于现金流量表,在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后,企业在无形资产等项目中支出的现金流量会减少。

3.4 影响企业的管理模式

在营改增后,我国许多企业的经营模式都无法与这一制度相适应,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营改增以后,企业需要跟上现代化潮流,不断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方式。增值税的征收相比营业税更复杂,在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的过程中,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凭票抵扣原则,严格监督管理抵扣过程的合规性,不得进行无票抵扣。

3.5 影响企业的发票管理

现在社会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降低企业的压力。但是,在这一政策实行过程中,许多企业的生存发展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加困难,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的发票管理系统不够完善,不能按照国家规定来管理发票,导致在抵扣过程中无法正常抵扣的现象发生。而营改增后,这一现象可能影响其税负数量,因此必须严格管理发票系统。

3.6 影响企业员工培训

营改增的实施对员工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改变了过去的核算系统,为了使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员工能够合格使用新制度,必须对员工进行营改增政策培训。尤其是在进行会计再教育过程中,应该强化会计人员的计算能力,使其有更高的计算效率,更好适应国家新政策。

4 “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的启示

4.1 积极适应国家税收政策

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企业必须调整企业内部税收管理模式,积极主动适应国家税收征收过程中的变化,加强企业内部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减少因对税负的不充分理解造成的各项风险。而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企业为了减少自身税负数量,会在其内部管理各流程管理过程中考虑更充分,在各项员工福利、代销业务及无偿赠与过程中,也会尽可能减少额外缴纳增值税的情况,更全面的考虑企业征税义务。

4.2 通过分析市场合理定价

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企业在进行市场定价时不但需要大量收集整理市场中的信息、分析市场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能力的改变,而且还要预估出本企业在市场中所占份额大小,进一步预算出生产和服务所付出的成本数量,最后合理分析成本与市场各变量,制定合理的且能被消费者接受的价格。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对于企业长期合作的消费者,企业应该主动同客户交流,向其介绍营改增政策后价格变化的原因和情况,争取不会缩减原客户量。所以,企业应该综合考虑市场情况,采取合理定价的方法。

4.3 改善企业的财务系统和内控系统

随着营改增实施之后,企业的财务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营改增政策对报表中的各表格的某些经济事项会产生一定的关联。企业需要重新调整财务系统和企业内控系统,加大报表编制中的监督力度。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完善企业内控系统,使其与营改增政策相适应。所以,企业应该强化内部财务管理的水平,增加财务体系的工作效率。

4.4 转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不具有充分的独立性,使得企业不能顺利地进行经济体制转型。企业在进行预算过程中,应将不同部门预算编制分派到具体相关部门进行,并给予特定的考核指标作为参考。企业必须使其经营管理模式与营改增政策相适应,提高管理效率,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合格员工进行惩处,也要建立奖励机制对优秀员工进行鼓励,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4.5 强化企业的发票管理

增值税两种发票(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规定都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企业必须分别核算。如果未分别核算,营改增后将从高计征。这项规定促进了中小企业对发票管理系统的重视,主要是因为增值税的凭票抵扣的原则。营改增后,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发票的管理,避免违规抵扣的现象发生。而在供应商的选择上也应该尽可能选择可以获取专用发票的企业,这样更有利于企业减少税负压力。另外,在增值税抵扣过程中也应该合规使用进项税抵扣,不正当使用发票会导致企业陷入法律风险中。

4.6 加强对员工培训和提高员工素质

目前有许多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人员没有充分学习和了解营改增政策,因此,税务管理部门必须在企业中加强宣传力度。同时,公司内部更应该积极做好员工教育和培训,增强其对营改增的关注程度,更好适应此项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提高其业务操作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付博华. 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J]. 现代商业,2013(05):82-83.

[2]邢小培,陈莉,张涛. “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研究综述[J]. 中国市场,2014(3):143-144.

[3]宋平蕾. 浅议“营改增”对企业税收的影响[J]. 财经界:学术版,2014(8):275.

[4]方翔. 浅议“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中国集体经济,2016(4):71-72.

猜你喜欢

营改增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