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对话教学模式研究
2017-02-04陈雅芳
陈雅芳
摘 要:目前一项科学调查表明,在我国的中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所有语言中仅有不到10%是属于反馈性语言,这其中的8%才是属于具有延伸性或者是有自主创新的发言。可见在我国的中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大多数对话都是重复的复述以及表达“是或者不是”的简单词汇。大多数言语仅仅是老师一人的独角戏。这也导致了我国学生学习的都是“哑巴英语”。包括目前对大学生的匿名调查,100人通过英语四级的人有87位表示自己的口语水平达不到这个等级的要求,有小部分直接表示会写英语但是不会说英语。这说明英语口语在我国的英语教育中被严重忽视。
关键词:初中;英语;对话;策略
在我国,英语的系统性学习是从初中开始的,字母的书写,语法的教学也是从初中开始的。同样英语口语对话在初中也逐渐开始有规则的训练。虽然如此,可是最后的结果却不太理想,大多数学生能够有很好的书面成绩,但是依然无法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一、中学英语对话的问题与实例
1.中学英语对话教学问题
首先在英语对话时间方面,目前大多数初中英语课堂依然是老师讲解,学生做笔记的形式,课堂内的英语对话非常少。其次英语对话时间短,80%站起来对话的学生,说话时间只有三秒以下。
因而大多数学生说话内容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口语能力锻炼,“YES/NO”诸如此类的简单词汇就草草地结束了自己的发言,笔
者认为这是由于学生畏难、害羞才会选择这样的对话方式。最后在老师的教学方面,很多老师都会忽视英语对话教学,而注重于应试教育所要着重考查的笔试部分,并且老师在提问后,也只是象征性地让学生作简短的回答,并没有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对于问题的答案往往给定一个确切的标准而非开放性的答案。
2.英语教学对话的实例
笔者有幸于几周前前往我市的某中学听取了初一一教学班的英语课。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课程大多数以老师为主导,老师虽然让学生对文章自行阅读,但是在学生阅读结束后,老师则是统一进行讲解,有部分学生虽然看得出有不同的疑问和意见,但基本都放弃了意见的提出。虽然在此期间有过提问与对话,但大多数对话都是课本原文的复述,更像是“阅读理解”。同样老师在发言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重复学生的发言,并且在最后一定要强调正确的回答方式和回答内容,使学生失去了自我的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只能将回答模板记录在书本之上。
二、语文微课程的发展策略
1.英语对话教学的改进
笔者根据上述现象,在向校方征得同意后,代理了这个班级的同一内容的二次学习课程,这个章节节选自人教版英语教科书的“香蕉奶昔制作”单元。笔者通过自带简易的豆浆机和生鲜香蕉与牛奶,对本班学生展开了教学活动。在课堂开始前,学生很多人都对新来的物件和食物表示好奇。笔者通过开课时的提问(关于教学内容的一些问题),学生纷纷做出了自己的回答,由于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不一,笔者对正确或者是错误的答案都没有予以详细的评判,而是交由学生自己跟随课堂去了解。笔者通过课堂上制作香蕉奶昔引起了学生的纷纷讨论,在书本与实物间来回比对。整个制作过程大约不到三分钟。笔者将做好的成品放在一边,通过提问制作步骤来看学生的反馈状况。很多学生都能够凭借自我的观察和总结得出正确的英语回答方式,而非生硬地依照书本内容进行朗读式回答。最后通过将饮品分给学生品尝。经过提问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对其味道的评价,而非书本的标准答案“delicious”。最后笔者通过后续课文的学习,结合前期的制作背景,学生都能够在文章的问题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我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英语对话,而这样的对话是有意义的,不再是表是否的判断词汇。
2.英语对话优化策略
笔者通过上述两件事情的分析,可以得出,首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而非决策者。口语对话过程中不应当加入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元素,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模
式。其次对于对话中正确的答案和错误的答案都不应当马上给予确切的回答,而是通过继续教学和演示,最后再来询问学生是否存在问题。要让学生尽量通过自己的头脑去判断。最后要合理地利用情境教学模式。因为实际的英语对话都是在特定的现实环境下发生的。只有通过场景的模拟将学生真正带入文章环境中才能让学生有所感悟,继而有感而发,这也无疑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此类情境教学主要还是将课堂归还给孩子。老师可以通过实物演示、角色扮演、随堂游戏、故事讲述、话题讨论等方式来舒缓孩子学习劳累的同时,也将孩子真正带入作者的世界中,从而在英语对话上也能应对自如。
笔者通过亲身走访和调查,虽然我国目前的英语对话教学现状堪忧,但并不是一个很难改变的事情。最后将对话方式情境化,让学生能够有更高的参与度和更真实的对话体验,不再是完全拘泥于书本之间,而是自己去做知识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