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之窗

2017-02-03

中国水产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华鲟苗种水域

科技之窗

松花江大麻哈鱼种群恢复与栖息地重建技术示范工作成效显著

9月20日至11月30日期间,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资源研究室主任刘伟研究员为负责人的科研课题组在农业部财政专项“大麻哈鱼栖息地调查与标志放流效果评估”和“黑龙江重要水域鱼类产卵场及洄游通道调查”两个项目的资助下,在松花江及其支流水域开展了大麻哈鱼种群恢复与栖息地重建技术创新与示范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课题组在松花江汤原段和汤旺河下游水域采用超声、PIT标记技术对大麻哈鱼亲鱼产卵场生境选择和上溯迁移进行了跟踪,并在汤旺河水域回捕到标记放流大麻哈鱼5尾(其中三龄鱼3尾,四龄鱼2尾),这也是继2015年之后又一次在放流水域回捕到放流大麻哈鱼群体。

课题组以汤旺河下游支流西小河为示范区展开大麻哈鱼栖息地修复,通过河床底质改善、河道疏通、河道整治等相关治理工作,营造适合大麻哈鱼产卵场的环境条件。通过水下摄影对大麻哈鱼鱼类繁殖行为进行观察,发现已有部分大麻哈鱼群体在已修复重建的产卵场水域中成功产卵繁殖。

汤旺河是松花江一级支流,也曾是大麻哈鱼历史产卵场,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生态环境变化等多种原因,大麻哈鱼资源逐渐衰退乃至消失。课题组已连续五年在汤旺河水域开展大麻哈鱼标志放流工作,回归亲鱼检测结果表明汤旺河水域增殖放流大麻哈鱼工作取得成功,这将对我国大麻哈鱼类资源恢复和栖息地修复研究应用提供示范、借鉴,为大麻哈鱼资源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具有单点锚泊系统的深水网箱”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郭根喜、胡昱、陶启友等人发明的“具有单点锚泊系统的深水网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410409666.2。

该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单点锚泊系统的深水网箱,设有由类三角形浮管外框、三根中心区浮管和三根加强筋浮管组成的浮管框架,并且将系箱点设置在类三角形浮管外框的任意一个顶点部位处,由此使得风、浪、流作用在浮管框架上更易形成不平衡的作用力,确保浮管框架能够在锚绳重砣的作用力以及风、浪、流的不平衡合成作用力下绕系箱点旋转;并且,类三角形浮管外框使得浮管框架具有更高的稳固性,并通过三根中心区浮管和三根加强筋浮管使得浮管框架划分出四个功能区域,分别安装上自动投饵装置、水下洗网装置、鱼苗标粗装置等配套装备后,即可实现网箱系统养殖一体化生产。

“一种刀鲚人工驯食浮性颗粒饲料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日前,由全国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刀鲚种质资源与繁养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徐跑研究员、徐钢春副研究员等人发明的“一种刀鲚人工驯食浮性颗粒饲料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 201510039149.5。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刀鲚人工驯食浮性颗粒饲料的方法,包括驯食时机的苗种选择、驯食池和网箱要求、合理的驯食刀鲚密度的设置、驯食饲料选择及颗粒饲料的特殊处理和闪光诱导的驯食过程。本发明技术可实现15天完全驯食刀鲚摄食浮性颗粒饲料,解决其人工饲料投喂问题,显著提高刀鲚的生长速度和产量,适用于刀鲚的温室规模化养殖,对刀鲚养殖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高原鱼类苗种运输与驯养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申请的“一种高原鱼类苗种运输与驯养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 201510108354.2。发明人为朱挺兵、郭威、吴兴兵、杨德国。

开展高原鱼类的人工驯养和繁殖技术研究以保护和恢复高原鱼类自然种群是当前急需开展的工作。而高原地区往往人烟稀少、环境条件差、科研力量薄弱,无法就地开展高原鱼类的人工驯养和繁殖技术研究,可替代的方法是将高原鱼类运输至科研力量和条件相对有保障的内地来开展相关研究。但高原鱼类的生活史特征适应高寒环境,却并不一定能适应内地低海拔温带或亚热带的气候环境,导致高原鱼类在转向内地运输和驯养的过程中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鱼类苗种运输与驯养方法,步骤是:A.苗种选择:选择健康苗种作为运输和驯养对象;B.长途运输:运输时间选择在春季或秋季,采用双层包装袋打包鱼苗,袋内水和氧气体积比为1:3,将捆扎好的包装袋平放于无破损的泡沫箱中,并加放冰块来维持低温(10-18℃)条件,采取空运方式长途运输;C.运输后恢复:到达目的地后,将鱼苗袋放入15℃恒温环境中平衡水温,随后开袋放出鱼苗进行苏醒,再用1.5%食盐水消毒15~20分,最后转入控温养殖桶中暂养;D.日常驯养:鱼苗暂养于封闭循环水系统中,采用紫外线消毒,温度控制在15℃左右,溶解氧8mg/L以上,每天投喂2次(早上9点和下午4点)商业配合饲料,投喂1小时后及时清理残饵和粪便,保持养殖水质洁净。

该发明方法易行,操作简便,鱼苗成活率高且生长稳定,解决了高原鱼类苗种运输困难、在内地驯养成活率低的难题。

行业专项“中华鲟规模化全人工繁殖技术及迁地保护研究”等通过现场验收

12月10日,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课题“中华鲟规模化全人工繁殖技术及迁地保护研究”及“达氏鲟规模化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通过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组织的现场验收。

验收专家组组长由曹文宣院士担任。与会专家听取了工作进展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进行了现场查看,一致确认中华鲟及达氏鲟规模化全人工繁殖取得了成功,同意通过验收。

“中华鲟规模化全人工繁殖技术及迁地保护研究”由长江所完成。多年来,长江所对子一代中华鲟进行强化培育,形成了后备亲鱼梯队,目前15龄以上亲鱼达300余尾。2012~2016年,长江所开展了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期间成熟雌鱼达22尾,成熟雄鱼达65尾。2012年首次获得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成功。2016年达最大繁育规模,产开口幼苗14.3万尾,现存活体长10cm幼鱼11.6万尾。

“达氏鲟规模化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由四川宜宾珍稀水陆生动物研究所及长江所完成。2家单位共同努力,在野生达氏鲟数量有限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化子一代苗种培育。2012~2016年,蓄养子一代达氏鲟亲鱼250尾。自2013年起,子二代达氏鲟年育苗量超过20万尾。2012至2016年累计生产子二代达氏鲟幼鱼113万尾。

中华鲟、达氏鲟均为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又名大腊子、鳇鱼等,分布于我国东海大陆架、长江、珠江,在黄海、南海水域也有捕捞记录,属洄游性鱼类。达氏鲟又名长江鲟、沙腊子,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干支流中,属淡水定居型鱼类。受水利工程建设、航运、过度捕捞、污染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华鲟、达氏鲟的资源量急剧下降,达氏鲟的自然繁殖活动已多年未发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出现了中断现象。随着中华鲟、达氏鲟规模化全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对恢复中华鲟和达氏鲟自然种群和物种长期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中华鲟苗种水域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抗疫,在三峡两坝船闸水域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草鱼价格上涨,饲料、苗种、养殖、流通接下来会如何变化?草鱼要雄起了吗?
鲟鱼苗种长途运输技术要点
探秘:中华鲟的
葛洲坝下:守护中华鲟繁衍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