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白杨繁殖栽培技术
2017-02-03蒋文华
蒋文华
(荥阳市林业局 河南 荥阳 450100)
毛白杨繁殖栽培技术
蒋文华
(荥阳市林业局 河南 荥阳 450100)
本文详细介绍了毛白杨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繁殖栽培及病虫防治技术。
毛白杨;繁殖栽培
毛白杨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生长快,材质好,寿命长,树干高大通直,树姿雄伟美丽,是城乡绿化、营造速生用材林、防护林的重要树种;同时,其抗烟和抗污染能力强,也是绿化工厂、矿山的良好树种。
1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30 m。树干通直。树枝较开展,老枝稍下垂,一级侧枝粗大,树冠下部侧枝与主干的夹角较大,中、上部侧枝与主干夹角较小。树皮幼时光滑,暗灰色或深绿色,壮龄时灰白色或灰绿色,皮孔菱形,老树干基部灰褐色或黑褐色,纵裂。幼枝密被灰色绒毛,后变光滑。芽呈螺旋状排列,芽鳞赤褐色,边缘具细绒毛。长枝上的叶阔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表面光滑,背面密被绒毛,叶缘齿牙状或波形齿牙状,叶柄上部侧扁,顶端通常有腺体。雌雄异株,蒴果圆锥形或扁卵形。花期3月,蒴果成熟期4月上中旬。
2 生态习性
喜光树种。在年平均气温11℃~15.5℃,年降水量500~800 mm的地区生长良好。耐寒性较差。在高温、多雨条件下易受病虫为害,生长较差。喜深厚、肥沃、湿润的壤土或沙壤土。在干旱瘠薄或低洼积水的盐碱地、茅草丛生的沙荒地上生长不良。稍耐碱。抗烟尘及有毒气体。深根性,根萌蘖性强,生长快,寿命长。毛白杨分布很广,集中分布在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
3 繁殖栽培
以扦插育苗为主。苗木进入休眠期时,即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中旬进行采条。最好选用生长健壮、发育良好、侧芽萌发少、无病虫害的1年生苗干的中下部、基部做插穗。其中苗干基部生根率最高,中部次之,稍部不能用。一般插穗长度17~20 cm,粗度1~1.6 cm为宜。此外,插穗上端须具1~2个健壮侧芽。冬春两季均可扦插,一般多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进行。插穗处理:一是浸水处理。毛白杨种条经浸水处理后可提高成活率。浸水时以间断浸水较好,即白天浸水,夜间不浸水。种条经过浸水后可以增加含水量,提高抗旱能力,并可抑制芽的萌发速度,加速根的生长。生产中常采用流水浸条法,其方法是:将种条捆成捆,放在河水中浸10~15 d,然后剪成穗扦插。许昌地区林科所试验用温水(水温25℃~30℃)浸泡毛白杨插穗,生根率达90%以上,且以白天浸水,夜间不浸水,浸水3~7 d则效果最好。二是生长刺激素处理。据河南农学院试验,用0.5%~5%的糖液处理24 h,贮藏45 d后,插条的生根率达75%~100%。三是阳畦催根。春季扦插前10 d左右,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挖东西向的贮藏坑,坑深约50 cm,宽约60 cm,长视种条多少而定。坑底铺5 cm厚的湿沙,然后将越冬贮藏的插穗成捆倒立在坑中,摆好后,插穗上面盖一薄层湿沙。沙上再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帘。白天将草帘揭开,以增加温度,晚间将草帘盖上,以保持温度,使阳畦内温度保持在10℃~20℃之间。注意适时洒水,以防干燥。采用这种方法,7~10 d插穗即能生根,并形成愈合组织,即可进行扦插。
扦插方法:当土壤疏松,扦插不伤害皮层时,可按一定株行距,将插穗插入苗床;当土壤粘重,插穗较细时,可用锨掘一窄缝进行扦插。若插穗贮藏后,已生新根,可用开沟移植的方法。扦插时,应将插穗上部的第一芽露出地面。扦插时,最好将不同部位、不同粗度的插穗分开扦插。扦插密度以为宜。插后注意做好灌水、松土、除草、病虫防治等管护工作。从6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苗木进入速生期,此期由于气温高、空气湿度大、雨水充足,适宜生长,所以,每隔10~15 d施化肥1次,每次10~20 kg/667 m2,施后浇水。
4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杨锈病、黑斑病,虫害有杨天社蛾。防治方法:①杨锈病。波美0.3~0.5度的石灰硫磺合剂;65%可湿性代森锌400~500倍液。②黑斑病。喷洒70%代森锰锌600倍液,50%多菌灵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连喷2~3次,可控制病害发生蔓延。③杨天社蛾。90%敌百虫500倍液或50%敌敌畏2 000倍液毒杀幼虫。
[1]陕西省林业研究所.毛白杨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2]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主编.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