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防风根腐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2017-02-03林英杰夏春婷彭巧慧郭晓慧
林英杰夏春婷彭巧慧郭晓慧
(1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河北 石家庄 050051;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中药材防风根腐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林英杰1夏春婷1彭巧慧2郭晓慧1
(1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河北 石家庄 050051;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防风,别名关防风,为伞形科防风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壮,长圆柱形,有分枝,淡黄色,与主茎近等长,有细棱。花期8~9月,果期9~10月。防风的根可入药,性温味辛,具发表祛湿、解痉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周身关节痛、神经痛等症。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河北省石家庄是主产地之一。目前石家庄市中药材防风产量和品质因受根腐病危害而降低,不但疗效降低,还影响了防风种植农户的经济效益。
1 防风根腐病发生特点
防风根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和线虫共同引起的复合病害。以茎基部发病最为严重,发病后维管束被破坏,失去输水功能,叶片萎蔫,植株变黄枯死,严重影响防风的产量和质量。根腐病危害防风种植的整个生育期,主要靠种茎和土壤传播。引起防风根腐病的线虫取食根部后造成伤口,进而导致其他真菌复合侵染。根腐线虫是一类根部迁徙型内寄生植物病原线虫,主要在根部皮层取食,并在根部产卵,引起根部组织腐烂坏死。根腐线虫在侵入根部之前,通常生活在根部或根围土壤中,二龄幼虫开始为害植株。为害防风田根腐病的真菌为木贼镰刀菌属半知菌亚门,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在土壤、粪肥及病残体中以休眠或腐生的方式越冬,病菌越冬后从根部伤口侵入,分生孢子借雨水、灌水及线虫为害等传播进行再侵染,一般在5月初发病,6~7月进入盛发期,高温高湿及连续阴雨天气有利病害的发生。
2 根腐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防治方法单一。大部分种植户对根腐病不了解,受传统病害防治方法影响,多用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浸种茎,或单用多菌灵灌根防治病害,忽视其它防治方法,长期以来对防风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2.2 部分农户有不良的种植习惯。一是不进行轮作倒茬,重茬种植增加了线虫和真菌数量,加重病情。二是不拔除受害植株,或者拔除病株也不及时带出地块,随意丢弃的病株为线虫和真菌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场所。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加强检疫。造成防风根腐病的线虫多为短体线虫属,我国已将短体线虫(非中国种)列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短体线虫易随着其寄主植物地下部分以及所粘附的土壤进行远距离传播,加强对短体线虫的严格检疫及快速鉴定十分必要。因此,应按照植物检疫的规定,严把引种审批、调运检疫关,拒绝购买带虫带病繁殖材料,一旦发现带有根腐病的防风繁殖材料引入,应立即进行隔离、消杀或销毁。
3.2 栽培措施
3.2.1 选用无病害繁殖材料。防风大多用1年生根茎作繁殖材料,选用苗木时要进行检测,防止病原线虫及腐烂真菌被带入新区。对主茎出现黑斑,维管束变褐的根茎,其1年生根不能留作种茎种植。
3.2.2 与非寄主植物轮作,如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5年,以减少线虫及镰刀菌病原基数,降低发病率。
3.2.3 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酸性大、黏性重的土壤中种植;合理运筹肥水,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雨季及时排除积水;加强田间管理,注意疏松土壤,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2.4 及时拔除病株。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带出地块外集中销毁,穴内撒石灰粉进行消毒。
3.3 化学防治措施
3.3.1 要选用国家允许使用的化学农药。由于传统化学杀线虫剂如涕灭威、克百威、苯线磷、甲基异硫磷等多属剧毒、高毒、高残留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环境污染严重,对人、畜也不安全,在我国及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已被陆续禁用,应使用具备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国家允许的化学农药。
3.3.2 杀线虫剂和杀菌剂配合使用,不同生育时期采取不同施药方法。①播前浸种茎,100 kg种茎用施乐时600 ml;每亩用1.5~2 kg的10%噻唑膦颗粒剂拌细土后沟施;或1.8%阿维菌素100 ml兑水100 kg浸种茎20 min;蘸根用枯草芽孢杆菌或路富达20 ml兑水30 kg,浸种茎250~300 kg。②生长中期,冲施用药。5月初浇地时,每亩用5%阿维菌素500~1 000 ml +20%甲基立枯磷150~200 g混合冲施;6月份雨季到来前,每亩用72%噻唑膦200 ml+枯草芽孢杆菌2 kg混合冲施。③生长中后期灌根。7月份如果防风田植株发病严重,用1.8%阿维菌素800~1 000倍液灌根,或每亩用20%甲基立枯磷100~150 g稀释300~500倍灌根。药剂尽量交替使用,以减缓病菌和线虫的抗药性,同时也需要了解所使用药剂的安全间隔期,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