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策扶持对宜春中心城区“菜篮子”发展的促进作用
2017-02-03卢坚雯欧阳冬梅
卢坚雯 欧阳冬梅*
(宜春市农业局,江西 宜春 336000)
2010年以前,宜春中心城区一线菜地不足33.33hm2,二线菜地不足66.67hm2,多为农户自发种植,小而散经营为主,蔬菜品种单一。为平抑宜春市蔬菜价格,保障民生,自2011年以来,宜春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菜篮子”工程的发展,切实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中心城区“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印发宜春中心城区“菜篮子”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市财政共拿出2400万元对中心城区内集中连片6.67hm2以上,常年种植蔬菜(西甜瓜除外)的且获得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的蔬菜基地进行补助。补助范围包括大棚建设、节水设施、新开发基地补助、老基地补助,产品、产地认证,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
1 政策实施后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1.1 面积不断扩大
几年来,中心城区蔬菜基地面积不断扩大,参与蔬菜生产的企业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中心城区6.67hm2以上连片蔬菜基地38个,面积达1200hm2,面积是原来的22.5倍。
1.2 品种日益丰富
通过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推广,各大基地在种好辣椒、茄子、黄瓜、豆角、苦瓜等传统当家蔬菜品种的基础上,成功地引进了海南、广东、湖南、山东等地新品种30多个,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市民的需求。
1.3 价格总体平稳
2010年,基地蔬菜产量约为0.12万t,到2016年,蔬菜产量达到3万t,是原来的25倍。蔬菜自供率从原来的不足10%,发展到现在的80%,据江西省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表显示,近几年,宜春中心城区14种主要蔬菜平均价格比萍乡、新余等周边城市低5%左右。
1.4 设施日趋完善
近几年来,建有标准钢架大棚约266.67hm2,高标准连体温控大棚13.33hm2,集约化育苗中心3个;喷灌、滴灌等节水设施333.33hm2,基地基本都配备有太阳能灭虫灯、防虫网、粘虫网、性诱器等病虫害防治设施,部分基地还添置了速测仪。
1.5 质量安全进一步提高
中心城区菜篮子工程基地,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并建立好工作台帐,实行质量可追溯。目前,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蔬菜基地达19个,产品达146个,其中无公害产地15个,产品59个;绿色产地3个,产品18个;有机产品产地1个,产品69个。
2 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蔬菜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收入倍增计划的逐步推进,劳动力价格进一步提高,用工难的问题进一步凸显,蔬菜价格上涨的幅度将会加大,市民的反映可能会更强烈。
2.2 质量安全仍存风险
对已列入市政府“菜篮子”蔬菜生产基地生产的蔬菜可以监控,但还有不少分散种植的农户,很难控制生产源头,仍有质量安全风险。
2.3 专业技术人员偏少
基地规模的快速扩大与蔬菜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的矛盾凸显。中心城区蔬菜面积快速增长,蔬菜专业人才得不到增加,甚至因为退休等原因造成专业人才减少。
2.4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抗灾能力不强
中心城区蔬菜基地通过资金扶持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亟待更新。且蔬菜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一旦遇到极端天气,损失严重。
2.5 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2017年以来,国家及省里对蔬菜扶持的项目越来越少,市政府也暂时没有资金扶持,这必将削弱菜农种菜积极性,蔬菜基地面积将会急剧减少,前期的工作成效将付之东流,不利于产业做大做强。
3 有关建议
3.1 稳定蔬菜种植面积
蔬菜生产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稳定蔬菜种植面积,对防止通货膨胀、保障市场供应、平抑菜价,做大宜春中心城区都具有重要意义。
3.2 继续实行资金扶持
蔬菜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弱势产业,同时更是一个需要扶持的产业,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逐步推进,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菜篮子基地效益下降,建议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落实菜蓝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办法》的要求,尽快启动新一轮扶持政策,加快中心城区菜篮子基地建设。
4 结论
通过政策的扶持,宜春市中心城区蔬菜基地得到建造与发展,蔬菜价格趋于稳定,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同时,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也带动运输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及包装行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使得“菜篮子”惠民工程真正发挥其惠及全市市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