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全雄性黄颡鱼大规格夏花培育技术
2017-02-03沈全华
沈全华
(常州市武进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 武进 213159)
该次养殖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水产养殖场进行。该场临滆湖,水源丰足,水质良好,地理环境十分优越。2017年7月6日至8月3日期间,进行了全雄性黄颡鱼鱼苗至大规格夏花培育,成活率达73.6%,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其主要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1 养殖条件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培育池东西走向,呈长方形,面积3×667 m2,底质为壤土,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10 cm,养殖期间水深0.8~2.3 m,水源为滆湖进入场内的经处理的水,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pH值6.5~7.5,透明度25~35 cm,溶氧≥4 mg/L,灌排方便。配备2.2 kW潜水泵1台,3 kW叶轮式增氧机2台。
1.2 前期准备
1.2.1 消毒 在鱼苗放养前半月进行池塘消毒。先将池水排放至水位为10 cm左右,用漂白粉10 kg/667 m2带水清塘,将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杀灭池塘内的病原和敌害生物。
1.2.2 注水 鱼苗下塘前3 d,向池塘注入新水。在注水时采用40目以上筛绢过滤,以防大型浮游动物及有害生物进入池内。水体深度达到0.8 m左右。
1.2.3 肥水 注水结束后进行肥水。3×667 m2池塘使用氨基酸肥水膏5 kg加EM原露10 kg,促进水体中天然饵料生物的繁殖生长。
1.3 鱼苗放养
鱼苗由该场自行繁殖,超雄黄颡鱼父本由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母本选择滆湖黄颡鱼。当鱼苗出膜3 d左右,鱼苗体色发黑,集群而活动能力强、尚未贴壁向上攀游时开始下塘。2017年7月6日,在选择好的3×667 m2池塘内投放全雄性黄颡鱼苗63万尾。放苗在上风离岸1 m处分点分散投放。
1.4 日常管理
1.4.1 饲料投喂 鱼苗下塘后半月,即长至2 cm左右时,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此后逐步转食商品饲料,开始一星期,主要投喂粗蛋白为42%的粉料,早晨、傍晚各1次。投喂前先将黄颡鱼粉状料加水搅成糊状,然后绕池边投喂。开始每次投喂1 kg左右,观察鱼摄食与生长情况,之后逐渐增加至每次2 kg左右。鱼苗经过20 d左右培育,规格已达2.5~3.0 cm。为提高夏花分塘后的成活率,该场将上述夏花培育延长一周,普遍达到4 cm以上大规格夏花。在培育中,逐步驯化,由原来投喂的粉状料改为0号膨化浮性料,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投喂数量由开始的2 kg,逐步增加至8~10 kg,具体根据天气、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
1.4.2 水质管理 ①水位控制。把握“初浅、中控、后满”的原则。“初浅”即指鱼苗下塘时水位控制在0.8 m左右,一是有利于水温提高,二是池塘水体相对较小,而浮游生物相对密度较高,有利于鱼类更好摄食。“中控”即指夏季水温高时鱼类生长的旺季,当鱼苗下塘培育后一周,每天向池中加注新水10 cm,连续加注7 d,将水位提升到1.5 m左右,有助于浮游生物繁殖生长,此时鱼苗已长至2 cm左右,该时间段鱼苗仍以摄食天然饵料为主,池塘载鱼量还相对较小。“后满”即指大规格夏花出塘前半月,池塘载鱼量逐步增大,应注重调节水位,每3 d加水15 cm,直至达到2.3 m。②适时追肥。鱼苗下塘后7 d,及时补充水体营养,3×667 m2池塘使用氨基酸肥水膏5 kg加EM原露10 kg,促使浮游生物持续快速繁殖生长,满足鱼苗摄食需求。③及时改底。鱼苗下塘后15 d,间隔一星期连续采用10%过硫酸氢钾(KHSO5)改底2次,每次的用量为0.5 kg/667 m2。通过使用,底质、水质得到了有效改善,解毒效果明显,降低了由于天气变化、水温骤变、阴雨天等不良环境引起的鱼类应激反应。④适时增氧 黄颡鱼喜清水,需高氧,要求池水溶氧达5 mg/L以上。如果溶氧长时间低于3 mg/L,黄颡鱼食欲下降,易发病。养殖期间,尤其是当鱼苗规格达到2 cm时,坚持晴天午后开机2 h,阴天半夜至7:00开机,阴雨、闷热天全夜开机。
1.4.3 病害防控 鱼苗下塘后10 d、20 d分别两次采用硫酸铜(0.5×10-6)+硫酸亚铁(0.2×10-6)+90%晶体敌百虫(0.5×10-6)全池泼洒,主要防治车轮虫、斜管虫。每次杀虫后2 d,全池泼洒0.5×10-6双季铵盐络合碘,主要防治白头白嘴病与白皮病。每次使用杀虫、杀菌剂后,间隔1天即全池泼洒解毒剂和VC,迅速降低重金属、有机农药毒性,促使鱼苗摄食。
1.4.4 巡塘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主要观察全雄性黄颡鱼的摄食活动、鱼的体色、有无外形病症、死鱼、水色等情况,专人专册、实时实地记录天气、水质、投喂等信息,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浮头、泛塘等养殖事故的发生。
2 养殖结果
2017年7月6日,3×667 m2池塘放养全雄性黄颡鱼苗63万尾,经28 d培育,8月3日起捕4 cm以上大规格夏花46.37万尾,成活率达73.6%。夏花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肥满匀称,无病无伤。
3 小结
3.1 培养适口饵料
鱼苗下塘前,施肥不宜过早。因氨基酸肥水膏可被浮游生物直接吸收利用,浮游生物繁殖生长速度快,故最好在鱼苗下塘前3 d施肥,此时水体中以小型浮游动物为主,便于鱼苗摄食。
3.2 注意驯食
鱼苗下塘后半月已长至2 cm,可将黄颡鱼料粉碎后加水搅成糊状沿池边投喂,并根据摄食、天气等情况及时增减数量。当鱼苗长至2.5~3.0 cm时即可搭食台投喂黄颡鱼0号料,具体投喂数量视摄食情况而定。
3.3 适时杀虫杀菌
鱼苗下塘后10 d、20 d分两次杀虫、两次杀菌,及时掌握时间节点,对车轮虫、斜管虫、白皮病、白头白嘴病的防治尤为重要,可明显提高鱼苗成活率。
3.4 及时解毒调水改底
使用杀虫杀菌剂后及时解毒,明显促进了鱼苗摄食。鱼苗下塘后一星期及时追施氨基酸肥水膏和EM原露,促使浮游生物持续加快繁殖生长,满足鱼苗摄食需求。在培育过程中,投放2次10%过硫酸氢钾(KHSO5),底质、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整个培育过程,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均处于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