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 谈水产养殖药物残留的危害及监控措施

2017-02-03葛彩霞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12期
关键词:水生动物类抗生素水产

葛彩霞

浅 谈水产养殖药物残留的危害及监控措施

葛彩霞

一、水产养殖药物残留的危害

1 耐药性反应

在水产养殖饲料中长期添加促生长抗菌素或生产中滥用药物会导致水生动物体内的细菌产生耐药性。耐药性产生使得生产上用药量越来越大,药效越来越差,既增加了成本,又增加了防治难度,同时也对人类的食品安全构成了威胁。

2 变态反应

水产养殖中经常使用的磺胺类、四环素类及某些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极易引起变态反应的品种。变态反应的症状多种多样,轻者表现为红症,严重者甚至引起危及生命的综合症,如磺胺类药物能引起人类的皮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和药热等疾病。

3 中毒反应

根据卫生研究及临床资料,人们食用被药物污染和残留的水产品后容易出现毒性反应,例如,链霉素等氨基甙类抗生素易损伤听神经及肾功能;四环素类抗生素易抑制幼儿牙齿发育和骨骼的生长;氯霉素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颗粒性细胞缺乏症;敌百虫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形成具有强毒性的敌敌畏。

4 “三致”作用

某些药物的残留极易对人类和动物产生致癌、致突变及致畸作用。孔雀石绿就是一种强致癌物,但却是以前水产养殖中经常使用的化学药品;还有以前经常使用的呋喃类药物如呋喃西林、痢特灵以及在饲料中添加的部分生长促进剂如已烯雌酚类也具有较强的致癌作用。

5 其他

在渔用饲料中常含有一些激素类药物,这些药物在人体内积蓄后会使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紊乱,更严重的是某些激素类药物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另外,某些药物降解后易产生有害的分解产物,如水产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及三氯异氰尿酸的分解产物中含有氰化合物,其在水生动物体内产生残留后危害极大。

二、水产养殖药物残留的监控措施及建议

养殖单位应加强自律。

1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药物是水生动物疾病发生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的,如果预防措施到位,疾病是可以控制的,而且同样会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生产上应更多地从健康养殖角度来考虑预防疾病的发生,尽量少用或不用药物。

2 少用抗生素或其他化合物类药物,多用绿色生物药物。生产上若有无拮抗、无残留、无毒性的绿色生物渔用药物,如渔用疫苗、抗菌肽制剂、免疫促进剂等,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应尽量少用抗生素或化学药物,多用绿色生物药物。

3 用药应符合NY5070-2002和NY5071-2002的标准要求,做到科学用药。治疗疾病应对症下药,不可盲目用药。用药物时选择适宜的剂量,切忌滥用。

4 严格遵守休药期制度。药品在水生动物机体内的代谢排泄是有一定时间的。因此,在捕捞上市前的休药期内应停止使用药物,不可因市场供求或其他原因将刚使用过药物的水产品上市销售,要保证药物残留量降到规定的指标内,避免药物残留危害人体健康。

5 健全和完善水产养殖的操作规程、生产标准,使水产养殖生产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将水产品生产控制在无公害标准化以内。

6 倡导绿色养殖、生态养殖。生产者不能一味追求产量,要科学放养,进行绿色养殖、生态养殖,优质优价,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通联:455000,河南省安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电话:13837270587)

猜你喜欢

水生动物类抗生素水产
浏阳市外来入侵水生动物风险预警与防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柬埔寨可出口四类食用水生动物至中国市场
加油!水产人!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水生动物免疫学及病原防控技术
区别认识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水生动物病毒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