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窗
2017-02-03
科技之窗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在手性农药对鱼类毒性影响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6月11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渔业生态环境研究组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杂志在线发表了手性农药高效氯氰菊酯对鱼类毒性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高效氯氰菊酯是一种广谱性农用杀虫剂,对水生生物毒性极高,在湖泊、水库、鱼塘附近施用时,很可能通过灌溉流动、污水排放和飘移沉降等途径进入水体,并对天然、养殖渔业资源造成损害。手性化合物(chiral compounds)是指分子量、分子结构相同,但左右排列相反,如实物与其镜中的映体。高效氯氰菊酯是典型的手性农药,由四个手性对映体(1R-cis-αS, 1R-trans-αS,1S-cis-αR和1S-trans-αR)组成。研究组通过手性色谱柱将高效氯氰菊酯的四种对映体分离出来,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分别评价四种异构体和消旋体对鱼类的毒性。研究发现:(1)1R-cis-αS和1R-trans-αS异构体对斑马鱼的毒性比1S-cis-αR和1S-trans-αR异构体高1000倍以上。其中1R-cis-αS异构体比消旋体毒性高近三倍;(2)1R-cis-αS和1R-trans-αS异构体和高效氯氰菊酯消旋体在0.01μg/L~0.1μg/L浓度下即可引起斑马鱼肝脏和脑组织出现明显的氧化损伤,包括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等;(3)1R-cis-αS、1R-trans-αS异构体和高效氯氰菊酯消旋体对斑马鱼的致毒剂量已经接近甚至低于其在环境中的检出浓度。结果表明:(1)高效氯氰菊酯的使用可能对水环境中的渔业资源造成危害,因此应减少其在近渔业水域农田的施用,尤其应避免在稻渔共作中使用;(2)高效氯氰菊酯的不同对映体对鱼类的毒性差别极大,因此在能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可尝试使用对鱼低毒的对映体进行害虫防治。上述成果对于手性农药的科学使用和渔业资源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研究论文题目为“The enantioselective toxicity and oxidative stress of beta-cypermethrin on zebrafish”(Environ. Pollut. 2017, 229, 312-320)。《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为环境科学一区(JCR)杂志,影响因子4.84。此项工作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农药环境毒理实验室合作完成,通讯作者为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的穆希岩助理研究员和中国农业大学的李学锋教授。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参加太湖以渔控藻工程项目验收
5月26日,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苏州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和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相关专家,对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承担的2016年太湖治理专项省级统筹项目“太湖以渔控藻工程”进行了验收。江苏省发改委、财政厅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了验收会,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作为项目第三方技术评估单位参加了会议,徐跑研究员做了项目效果评估汇报。
徐跑研究员介绍了淡水渔业研
究中心技术支撑以渔控藻工程项目的有关情况,汇报了项目2016年的效果评估报告。项目向太湖放流鲢鳙鱼苗共4947.11t,直接固定氮140.55t、固定磷33.22t,累计从水体中消耗藻类约395768.64t,达到项目各项预期指标。与会专家和领导在听取了项目实施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的报告后,充分肯定了以渔控藻项目在治理太湖中的意义,并就项目的实施和推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自2014年起,与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就以渔控藻工程项目开展密切合作,就项目实施水域水质变化情况、浮游生物变化情况、控藻生物生长和摄食情况开展长期跟踪监测,顺利完成了每年度的效果评估报告;同时,根据研究积累,在工程前期设计、工程实施等方面给予了建设单位相应的技术支撑。下一步,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将按照专家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做好基础研究和跟踪监测工作,建立相应的技术评估体系,为以渔控藻工程的科学开展和成套技术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淡水养殖品种选育及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验收
6月9日,科技部农村司、农村中心在北京组织了11名遗传育种、水产养殖和财务专家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牵头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淡水养殖品种选育及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进行了验收。
该项目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下设五个课题,分别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承担,同时联合了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水利部中科院水生态工程研究所等多家在各领域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单位的数百名科技人员共同参与完成。项目针对淡水主养品种种质资源混杂、人工选育的良种少、选育效率低等产业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重要水产种质资源群体构建与遗传评价方法研究,建立种质资源高效、快速评价与鉴别技术平台,形成主要水产生物的种质资源库和信息平台;将传统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建立了现代育种技术体系,选育出了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淡水养殖新品种,创制育种新材料。突破了名优特色养殖品种的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瓶颈,并进行产业化应用示范;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科技创新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淡水遗传育种研究队伍,完善了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育种研究基地,奠定了我国淡水主要养殖品种育种研究可持续发展基础。
项目执行期间,收集、保存重要水产种质资源基础群体和核心群体23个。培育出淡水养殖新品种9个,创制育种新材料20类,年繁育优良苗种20亿尾,推广养殖面积达101万亩,效益增加10亿元,辐射带动养殖面积达200万亩,效益增加30亿元。形成22个重要水产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和特色种类苗种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17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9项。建立鱼、虾、蟹类新品种选育技术创新、特色品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发平台10个。形成特色品种苗种繁育企业24个,带动形成龙头企业8家,建立试验示范基地94个。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38项,发表论文246篇,其中,SCI/EI收录119篇,编写专著19部。形成一支拥有112名以上高级研究人员、71名中级研究人员、132名中级以下的淡水育种产业科研开发创新队伍,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84名,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名,培养企业高级科技人员30名以上,培训技术人员6000人次以上。
专家组审阅了有关资料,经过质询和充分讨论,综合评审认为,全面完成了立项批复所规定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经费使用基本合理,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淀山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综合调查项目通过验收
6月14日,江苏省苏州昆山市渔政监督大队在昆山组织召开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承担的“淀山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综合调查项目”验收会。来自江苏省苏州市渔政监督支队、江苏省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安徽师范大学、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的5位专家听取了项目实施情况汇报,认为项目组调查方法得当,提供的资料齐全、数据翔实,全面完成了合同约定的要求,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2014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江苏省苏州昆山市渔政监督大队共同编制了《淀山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15年~2019年总体规划》。根据总体规划,2015年~2016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保护区内扎实开展了保护区主要环境因子、饵料生物资源、渔业资源和保护对象翘嘴鲌及河蚬的专项调查,掌握了淀山湖保护区生态环境、水生生物和渔业资源的基本数据,初步确定了淀山湖翘嘴鲌的产卵场范围、规模,基本摸清了淀山湖河蚬的生物学特点和生长繁殖环境条件,并向渔业管理部门提出了开展保护区重要生物生境保护和修复、联合执法等建议。江苏省苏州昆山市渔政监督大队认为,调查结果对发挥淀山湖保护区的生态功能提供了有力科学支撑,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并表示将继续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深入合作,共同做好相关工作,齐心协力把淀山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打造成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工程。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