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海洋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

2017-02-03本刊讯

中国水产 2017年11期
关键词:远洋渔业海洋大学双一流

上海海洋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

本刊讯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上海海洋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为水产学科。

上海海洋大学是以水产为特色和比较优势,具有105年办学历史的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百余年来,学校始终秉承“渔界所至,海权所在也”的创校使命,始终践行“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坚持“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海大洋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的办学传统,师生足迹遍及神州大地和五大洲、四大洋,是中国水产学科的摇篮,为水产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上海海洋大学是中我国水产学科的发源地和诞生地

前身是张謇、黄炎培创建于1912年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47年成为华夏第一所专科水产高校,1952年升格为中国第一所本科水产高校——上海水产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水产大学,2008年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2010年、201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分别与国家海洋局、农业部共建上海海洋大学,从而成为由国家两个部局和地方政府共建的高等学府。学校初设渔捞科、制造科,1921年创办国内第一个(水产)养殖科,1924年创办国内第一个航海专科,1925年创办国内第一个远洋渔业专科,1952年创办国内第一个水生生物本科专业。学校1987年软骨鱼类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这是国内第一个海水鱼类研究所获得的自然科学奖;1997年获第一个水产类国家级教学成果类奖;2006年鱼类学被评为生物科学类国家精品课程;2012年学校在全国首设远洋渔业学院。

一百多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水产特色不动摇,使水产学科始终保持着生生不息旺盛的发展势头。水产学科2012年水产学科入选上海市A类一流学科,2015年水产学科入选上海市重点建设高峰学科。2015年,在ESI“植物与动物科学”排名中进入世界前1%。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校学科动态监测中心提供的资料,目前学校水产学科全球排名第四。

学校扎根中华大地、对接国家战略、服务社会需求

百余年来,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洋大海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的办学传统。学校水产学科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系统完备、特色鲜明、引领前沿,为中国水产品总量世界排名第一、保障国家我国粮食安全做出突出贡献。学校水产学科学位点从本科专业到博士后流动站齐全,拥有国内最完整的水产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乃至世界水产事业的发展输送了一大批杰出优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率先摸清河蟹天然繁殖场,完成中国第一部渔捞海图,开展东南海鱼类区系调查、长江渔具渔法调查,为食品工业培养众多罐头制造人才,发明国内第一台探鱼仪,率先将海带养殖南移到舟山一带水域;70年代,学校软骨鱼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提出新的分类系统;率先揭示河蟹生活史,为河蟹产业成为如今400亿年产值的产业奠定生物学基础;河鳗人工繁殖取得当时最领先的技术突破;80年代,学校率先应用水产科技服务国家远洋渔业开拓事业,拍出世界上第一套家鱼人工受精过程的电子显微照片,开拓大水面增养殖技术,为解决中国人“吃鱼难”屡建殊勋;90年代发展“名特优”养殖,引领水产业转型发展,解决人们“吃好鱼”,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率先开展中国经济海藻超微结构研究。

远洋渔业研究对行业发展功勋卓著

首创西非海域高效拖网技术,是中国远洋渔业事业(1985年)开创的中流砥柱;开发远洋光诱鱿钓技术和渔场,为形成惠及万千民众的鱿钓渔业立下丰碑;研发高效金枪鱼延绳钓技术,为中国远洋渔业捕捞产量世界第一做出重要贡献。首创世界先进水平的海天一体化4S级全球渔海况信息服务系统,为中国远洋渔业企业在世界三大洋开展渔业生产提供渔场、渔汛信息及安全生产预警。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3项。为农业部第一家远洋渔业培训中心承办单位。目前,中国金枪鱼、鱿钓、秋刀鱼、大型拖网、过洋性渔业五大技术组均设立在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养殖研究全国领先

为我国鱼类、虾类、蟹类、藻类大规模养殖生产方式及模式的建立做出奠基性贡献。在我国淡水鱼类、贝类、藻类等的种质资源研究及应用开发方面贡献突出、成果丰硕。率先开展生产规模的高密度、闭循环、高效能、低排放(零排放)养殖模式,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主持或合作培育新品种7个,其中团头鲂“浦江1号”、新吉富罗非鱼、坛紫菜“申福1号”新品种及其利用、中华绒螯蟹苗种和养殖关键技术等5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渔业资源研究发展迅速

建立了中国远洋渔业资源与环境监测体系,负责开发了我国远洋渔业90%以上的新资源和新渔场,有力地提升了我国远洋渔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促进了我国远洋渔业的健康发展。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系统开展了大洋性鱿鱼类的生物学、生态学、资源评估以及气候变化对资源的影响研究,建立了渔业资源研究方法新体系,研究水平处在国际领先地位。针对重要经济种类,自主开发了多个渔业资源评估模型,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渔业资源管理策略评价和渔业资源经济量化分析方面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渔业资源学科,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十多项。

水域环境保护研究不断深入

上海海洋大学以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为水产一流学科的发展基础,在水生生物与水环境保护相关关系研究、水环境生态修复实践领域取得的科技成果位于全国同行业前列。1952年,在中国海洋生物学、遗传学先驱陈子英教授带领下,成立水生生物学科,对湖库水体藻类水华控制、水体富营养化防治、中小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均有综合、全面的集成技术和典型的实践范例。在流域(区域)范围内进行监测、评估、模型计算基础上,对新建、重建或修复的水环境生态系统进行边界、生境、鱼虾贝螺草等科学设计,使之成为自我净化的健康、稳态水生态系统。研发水质、水生态和水景观三位一体的水生态健康评估系统;根据水生生物特性,对水生态系统长期养护制定养护管理规范;在长期水生态实践过程中,筛选培育出有利于水生态系统稳定的水生生物物种,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进行以水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科学调控鱼类放养量和捕捞量的保水渔业研究。构建集水动力、水环境和鱼类资源变动于一体的综合生态管理模型,指导湖中鱼类的定量化管理,达到对水质的最佳调控;同时为水资源的调度设定边界,达到渔业管理、水质管理和水资源管理的协调统一。该技术在千岛湖的长期实践中得到验证,也为国内的数十个湖库包括上海的青草沙水库的实践所证明。

上海海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目标

上海海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方案提出,学校将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建设世界一流特色大学为目标。为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上海海洋大学围绕“水域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和地球环境与生态保护”主线,开展以水产、海洋、食品等领域知识为中心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的教育与研究。

具体而言,学校提出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其中,近期目标是:到2020年,水产学科主要领域方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学科创新团队与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国际化科教平台建设进展明显,拔尖创新型优秀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一带一路”渔业走出去能力显著增强,水产学科国际合作水平显著提升,国际留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学科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带动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进一步提高。

中期目标是:到2030年,水产学科总体进入世界一流,并带动海洋、食品特色领域进入世界一流水平。渔业经济与管理、渔业文化与法律等学科领域国内优势明显,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化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大幅度提高。

远期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水产、海洋、食品三大主干学科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形成支撑三大主干学科的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科教平台、一流科技成果、一流教学体系。

围绕此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水产学科,学校将在水产养殖、渔业资源与捕捞、水产品加工、渔业经济与管理等4个领域夯实学科发展基础。比如,在水产养殖学科方向,将做强水产基因组团队、水产种质资源团队、水产高效生态养殖团队。而在渔业资源与捕捞方向,将重点扶持远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团队和近海渔业资源团队。

根据上海海洋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学校将瞄准水产学科的国际发展前沿,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以及一流科教平台和机制的构建,汇聚学科顶级人才,打造能够引领水产学科理论与技术创新的团队,促进成果转化,从而推动水产科学和产业的进步。同时,通过与水产学的融合交叉,学校还将推动海洋与食品相关学科的发展,提高水产学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辐射带动学校人才培养和整体实力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远洋渔业海洋大学双一流
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作品选登
远洋渔业发展35周年专题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船级社颁发首张《远洋渔业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证明》
Analyze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the Protagonist in the Moon and Sixpence
中国海洋大学 自主招生,让我同时被两所211大学录取
Multilingual Mix in Women Fashion Industry Advertis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Hong Kong and China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汪洋:转变远洋渔业发展方式 努力建设远洋渔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