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面水产养殖的两个误区及对策
2017-02-03郭志文王
郭志文王 兰
大水面水产养殖的两个误区及对策
郭志文1王 兰2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水资源管理的加强,环保的政策压力,养殖水面越来越紧俏。在我国,大水面的主要功能是保障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用水,其次才是充分利用进行水产养殖。当前,我国尚属于淡水贫乏的国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很多大水面施行了禁施化肥、拆除网箱养殖的相关规定,大水面用于水产养殖的限制性政策越来越多,对大水面的管理力度也越来越大,这些因素制约了大水面的深度开发与利用,给大水面养殖业主的增产增收带来了些许问题。
我国目前大水面养鱼基本还处于粗放阶段,主要以施肥养殖花白鲢为主,投入相对较少,单位效益很底。目前,大水面肥水养殖面临着诸多困惑:一是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限控;二是大水面养殖施用畜禽粪便等不完全发酵有机肥料和无机化肥的现象极其普遍,往往导致鱼类疾病高发,大量死鱼现象不断发生,不但污染了水体,且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三是由于单位面积投入相对较低,养殖效益差强人意等等。这些因素虽然都给大水面养殖业主增产增收带来了些许负面影响,但更主要的影响是大水面养殖业主思路和做法存在以下两个误区,要想科学养鱼,实现增产增收,必须对放养密度、放养重量这两个方面的误区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科学的认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误区一:放养密度与产量呈正相关
一般来讲,在大水面的养殖实践中,绝大部分情况下,也确实如此,因此,很多大水面养殖业主往往以此为理所当然,随意加大投放密度,以期大幅度提高产量和效益,但在现实中,当放养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再进一步加大放养密度,却并没有出现养殖业主所期望的高产量高效益,深究其原因,可归结于以下三点。
(1)任何一个大水面,都有一个自然产量,即任何一个大水面,其底质是一个很好的肥源,因天然雨水冲刷周围环境的有机质、无机物等带入水体中成为外来肥源,水体中的固氮菌能吸收空气中的氮源,雨水从空气中带来的少量营养元素等多种因素,均能给大水面中的浮游生物及细菌提供一定的营养源,从而形成初级生产力,为滤食性及杂食性鱼类提供一定量的食物,依外来营养源的丰富程度、水体底泥的深度、水生动植物的多少及水体的富营养程度的轻重等,鱼类的自然产量一般每亩水面为10-20kg,高度富营养化的水体产量相对应更高。据此,即使不投肥投饲,万亩水面,其鱼类净产量也可达到十万公斤,然而现实情况下养殖业主往往没有把这一自然产量计算在年终产量之内。
(2)产量的提高,放养密度的影响只是其中之一,更与投入的肥料、饲料等营养因子密切关联,在同等的饲料、肥料等营养因子的投入下,密度的高低对产量的影响很小,这是因为饲料和肥料的转化率是一定的,即同样多的饲料和肥料,只会产出同样多的鱼,但密度越大,产出的规格越小,同时投入的密度增加,鱼种投放费用增大,而产量没有增加,出产规格变小,出售价格降低,销售收入就相对应减少,因此效益自然就降低了。
(3)产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使增加更多相应的投入,密度加大也不能进一步提高产量。大水面养殖,绝大多数是以养殖鲢、鳙鱼为主,水体中的浮游动植物、有机腐屑和生物絮团等鲢、鳙鱼的天然食物来源,在各种营养元素都满足的状态下,其每日的增长量是一个定值,即通过肥料给水体浮游生物注入营养源只能满足一定量的鲢、鳙鱼食用,超过水体提供的食物供给,其超出部分只能通过投喂饲料来解决,而饲料的投入对于鲢、鳙鱼养殖来说又相对较高,因此,在以投肥为主的大水面养殖中,达到一定的产量,增加密度并不能相应的提高产量。
对策:合理密养,追求高效。
在充分了解大水面自然产量的前提下,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制定一个合理的放养密度。鲢、鳙鱼产量的取得是靠投饵施肥转化而来,因此在投入一定的前提下,其产量基本是一定的,以此为基数,以市场为主导,生产出市场畅销的规格才是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其计算公式为:Y=X×(A/W),其中密度Y:尾/亩,预期产量X:kg/亩,回捕率A:A/100,期望出产规格W:kg/尾。
误区二:放养重量与产量呈正相关
正常情况下,放养重量与产量呈正相关这是因为放养的重量越大,其生物群体越大,对水体中食物利用的越多,其净增重自然也大,相应的产量就越高。理论上说,这个道理没错,但在实践过程中却不是永远的正相关。究其原因,当投入的饲料、肥料一定时,放养重量与产量没有正相关关系,因为一定的饲料及肥料转化的食物只能满足一定的鲢、鳙鱼的生长需求,超过其提供的食物范围,鲢、鳙鱼的生长就会受到相应的限制。鱼类的生长速度往往与其规格和年龄有关,当投放重量一定时,投放规格越大,尾数就越少,其相对增重率就低,其密度相应越小,反之,放养规格越小,尾数就越多,其密度相应越大。另外,年龄越大,其相对增长率就越低,反之亦然。同一年龄下所对应的每一种规格,其生长是有极限的,不同年龄的同一种规格生长差异极大,同种规格,年龄越大,相对生长速度就越慢,年龄越小,相对生长速度越快。这些规律就决定了以重量为投放标准的不科学性,放养重量与产量不一定呈正相关,说到底还是受到了水体中饵料的限制。大水面养殖中,水体的透明度一般很难达到小于40cm,透明度与浮游生物量的计算公式为:Y=168.465-3.516X,其中,浮游植物量Y:mg/L,透明度X:cm,按此计算,当透明度为40cm时浮游生物量为27.825mg/L,每亩·米的总浮游生物量仅为18.5kg,即大水面水体每天提供给鲢、鳙鱼的食物是有限的,当水体中的载鱼量达到一定量,其水体中产生的食物已不能满足需要时,其载鱼量即产量就不能继续增加。
对策:尊重规律,合理投放。
鱼类有其自身的生长规律,必须予以尊重,投放鱼种时,放养重量只能作为参考的依据之一,要掌握鲢、鳙鱼不同年龄、不同规格的生长规律,充分尊重客观事实,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管理水平等,合理投放,达到理想的目的。
(通联:1.430070,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南路民泽丽湾高农大厦11层 电话:15377555485;2. 正大水 产湖北有限 公司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八里湖农场 电话:18702789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