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南省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2017-02-03河南省农业科技发展中心周宏太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洛阳分院张靖涵
河南省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周宏太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洛阳分院 张靖涵
浅谈河南省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河南省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周宏太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洛阳分院 张靖涵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在国家提出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大风向标下,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带来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河南省政府不断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但是和城市环境治理的力度比起来仍然显得较弱且进度较慢,人口自然增长和环境承载力之间的不平衡使得有些污染问题更加突出,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大大影响了农村人口生活质量。本研究以河南省环境污染治理研究为基础,通过分析其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特征及成因,进而探讨农村污染治理的突破口,提出了解决河南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河南省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
目前,河南省农村环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农村生活废弃物、农村养殖业粪便、农村作物秸秆、农业生产化学品等。
(一)农村生活废弃物污染
随着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提升,农村以前单一、落后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农村生活垃圾呈现出数量大、处理难、危害重的特点。主要垃圾污染物为煤球渣、废旧塑料袋、包装纸、腐烂的水果蔬菜、建筑材料等。同时,大多数农村未设指定垃圾堆放区域和专业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及处置系统,而规范的垃圾处理厂距离远,运输成本高,致使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简单,往往随意堆置或者倾倒进河湖沟渠。有关数据显示,河南省97%的村庄没有污水处理系统,大部分污水、人畜粪便直接排放到河沟、田地,对农村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二)农村养殖业粪便污染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坚持“强猪、壮禽、扩牛、增羊”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畜牧业发展迅速,养殖企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散养户也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养殖业的发展带来养殖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未经处理的禽畜粪便直接排放到地下水、江、河、湖、渠,致使水源质量严重受污 。禽畜养殖除了粪便和恶臭气体及其分解物外,还有其伴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病原微生物又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
(三)农作物秸秆垃圾污染
众所周知,河南省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十二五”以来,河南省粮食产量连续跨越550亿kg、600亿kg两大台阶,实现历史性的“十二”连增,达到了606.71亿kg。然而粮食丰收的背后是数量巨大的秸秆亟待处理。按草谷1:1.3的比率折算,一年产生秸秆约有750亿kg。据有关资料显示,河南省的秸秆利用率只有85%,还有15%被随意堆放或者就地焚烧,使空气和地下水受到污染;还有50%的秸秆粉碎还田,但是由于深耕土层浅,不易沤烂,有害菌群没有灭活,致使土壤结构发生改变,造成农田质量下降。
(四)农业生产化学品污染
以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水平,农药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不可替代,但是滥用农药化肥破坏了土壤天然的酸碱平衡,改变了土壤本身的酸碱性,使得作物从生长需要的营养成分流失,土壤有机质下降,造成土壤养分不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农用薄膜、农药瓶、化肥袋、大棚塑料薄膜等垃圾随意乱扔或者不合理掩埋,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还会造成土壤污染。累积在土壤中的残膜使农业生产耕地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减产。
二、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一)治理污染的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一直以来,国家用于防止环境污染的资金更倾向于城市和工业企业,对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明显不足,部分农村地区的村庄道路、供排水、环卫等基础设施滞后,不能满足当前农民群众的需要。一些偏远地区的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对土地、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二)农村环保体制不健全,农民环保意识不强
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五项”工程建设,推动农村初步建立了长效保洁制度、基层环卫设施得到加强,但是环保监管不严,“面子工程”问题突出。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环保意识,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意识淡薄,一些地方的农民生活习惯落后,随意丢弃垃圾。
三、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多元化投入机制,以多种筹资方式加大对改善农村环境工作的投入力度。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受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要求排污者负起相应的责任。在农村环境保护中全面贯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为核心的生态补偿政策,推动更多资金流向农村环境保护领域。在村庄、企业集聚区建立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中转站,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管理。
(二)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技术带动农村环保
在农村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污染的危害宣传,让村民充分意识到生活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与自身健康、财产之间的关系,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提高秸秆利用率,大力扶持秸秆饲料,秸秆生物能发电,秸秆燃料,秸秆生产木糖醇、活性炭,秸秆栽培食用菌等生产项目,用技术带动农村环保。
(三)加强农村环保法制管理,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将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传导禁烧压力,对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责任不明确,严重影响目标责任制完成的单位和领导严格问责,实行责任追究。利用广播媒体,联合职业院校在农民中广泛开展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培训,在技术上指导农民如何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地膜、大棚等农业化学产品;在政策、资金和技术上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