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于历史,而高于历史
——对于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思考

2017-02-02郑利权

中国画画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题材油画美术

文/郑利权

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当代中国美术的重要现象。自2009年起,国家斥巨资投入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之后,上海、浙江、山东、安徽、湖南、广西、广东等省市地区相继组织本地区历史题材的创作,形成一股主题性创作的热潮,产生了一批反映时代的精品,这不仅是当代美术创作的重大命题,也代表着国家的文化意志和美术指向。

主题性创作一词首创于上世纪 20年代的苏联,倾向于表现革命性的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的现实,记录重大历史题材,具有深远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中国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60年代,新中国的老一辈美术家继承了延安时期革命文艺的传统,深人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了如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沈嘉蔚的油画《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钟涵的油画《延河边上》,王盛烈的中国画《八女投江》,靳尚谊的油画《12月会议》,詹建俊的油画《狼牙山五壮士》,莫朴的油画《南昌起义》,侯一民的油画《刘少奇与安源矿工》等一大批凝聚着新中国建设者爱国情怀的不朽佳作,这些作品真挚饱满,真情流露,有感而发,震撼历史,达到了艺术形式和主题内容的统一,历史高度与现实生活的统一,艺术审美与美学思想的统一,书写了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的重要篇章。

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 沈嘉蔚 草稿1

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 沈嘉蔚 草稿2

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油画) 189cm×158cm 1974年 沈嘉蔚

群英会上的赵桂兰(油画) 165cm×214cm 1950年 林岗

毛主席在农讲所 64.5cm×89cm 1959年 杨之光

然而,近年来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在数量与尺幅上均超越了20世纪50-60年代的创作,但却不尽如人意。能够留存于人们心中的,耳熟能详的作品越来越少,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观念的狭隘化。把重大题材和主旋律的概念等同起来,把艺术创作理解为政治性创作,将重大题材理解得过于狭隘化,一味片面地追求重大题材,从而割裂了艺术和生活的关系,题材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与历史的关系,在观念上形成了“唯题材决定论”。

二是艺术的功利化。存在着为创作而创作,为主题而主题的现象,导致创作思想贫乏。创作存在画历史图片的现象。缺少研究历史资料、收集素材、挖掘创作内涵,史实研究和实地调研等花时间与体力的准备环节。视创作为任务,而不是艺术理想。因为没有创作情感,其作品必然是苍白的,没有生命力的,就不能活在观者心中,更不可能活在美术史上。

三是创作的形式化。对历史题材本身的历史背景、内容涵义、思想深度与历史意义等方面研究与认知不足,甚至对历史题材会有曲解与误读,加上创作者的生活环境、时代背景、思想经历与百余年前的历史事件有着天然的时空距离,导致作品的内容单薄,过于追求艺术创作的表面形式,存在着画照片而不是画历史,画肖像而不是画人物,画场面而是不画时代等形式化的问题。

四是作品的同质化。信息化时代,图像传播的快捷,信息接受的高度一致,导致艺术作品互相摹仿成风,作品形式与风格的高度雷同。比如在争取民族解放与独立的百年历程的题材中,往往是大场面的正面刻画,背景与场面宏大,而缺少细节支撑,在内容与情节上的处理简单,由于内容相近、构思的相似,导致作品雷同。同时重大历史题材作品满构图居多,普遍存在着反映的内容太多,画得太多,章法拥挤的现象。

图像表达与艺术创作是人类共通的智性模式,这使得艺术创作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历史是对过去岁月的记忆,美术的重大题材创作因而就成为图解历史题材的重要形式。所以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核心要义应该是“源于历史,而高于历史”。

“源于历史”就是要做好题材“挖掘”工作。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给艺术家带来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反映历史题材的真实形态。每一个重大历史题材的背后都有一段无可忘怀的记忆,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一群热血澎湃的人物。首先需要挖掘这些记忆,还原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收集题材背后的动人细节,揣摩每一个人物的面貌特质、性格特征与精神气质。诸如靳尚谊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作的《12月会议》通过对史实的认真研究,一个简单的手势,就表现出时代气氛和当年毛泽东的精神风貌。“源于历史”也要做好“体验”工作,创作者需要将自己置于重大题材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去,从史实研究和实地调研获取题材背后的精神实质与情感力量。诸如詹建俊油画《狼牙山五壮士》,数次深入抗日战场太行山区,设身处地,才能创作出如此感人的作品。“源于历史”基于对历史题材的深入研究,是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基础。

延河边上(油画) 150cm×300cm 1963年 钟涵

红岩 104cm×81.5cm 1960年 钱松喦

“高于历史”就是要做好题材“创造”工作,是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关键。以艺术语言找到对历史创造性甚至个性化的解读方式,透过历史事件本身进行自我历史观的价值判断和艺术提升。好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笔者认为取决于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情感融入。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说:“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在苏珊·朗格看来: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符号;艺术符号的内涵是情感。将艺术家的创作情感,以及对历史主题的认识、理解和判断融入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之中,无疑会使作品充满生机与活力。通过主观、创造性的表现,把创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寓于作品之中,就会使历史事件散发出艺术的特质,画面更生动,人物更传神,这是对创作者的构思水平、情感功力和人文关怀的一次综合考量。

其次是精神升华。一方面创作者对历史有公正的认识和独立自主的判断,要有正确的历史观。承担着历史和艺术责任。以责任感和历史情怀去对待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才能使作品得到精神的升华。另一方面,历史题材美术创作首先是艺术创作,而非历史图解,是艺术地表现历史而机械地记录和再现历史。因而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是一项学术含量极高的创作,对创作者的学术能力、创作能力、思维水平与艺术修养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最后是时代呈现。一代有一代的艺术,同样一个题材,20世纪60年代创作与当下创作,在创作思想与技法上肯定会有所差异,这是不同的时代氛围与艺术环境所决定的。强调现实主义的精神,从崭新的时代角度来表现历史题材,用当下的审美视角来解读历史、表现历史,同时作品中又蕴涵着创新性因素,创造出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主题性绘画的经典之作。

中国画传统讲究“道法自然”,就是要画家深刻体察宇宙本体自然无为的状态,以及创造天地万物的自然过程,画家要走进自然,感悟自然,更要升华自然,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也是如此,既要体现重大,更要理解重大;既要源于历史,又要高于历史;既要走进题材,更要升华题材。

猜你喜欢

题材油画美术
一张油画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油画《塬下》
油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岁月长又长》(油画)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