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2017-02-02栋胡芳辉王玉强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整地籽粒幼苗

马 栋胡芳辉王玉强

(1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局 河北 邢台 054000;2河北省南和县农业局 河北 南和 054001)

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马 栋1胡芳辉2王玉强1

(1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局 河北 邢台 054000;2河北省南和县农业局 河北 南和 054001)

本文介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科学整地、选种、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晚收,玉米中后期 “一喷多效”技术,通过一次性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等,能有效控制玉米中后期虫害、病害,防止玉米早衰,增加玉米产量。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高产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总产和单产均居首位。玉米具有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等多种用途,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玉米产量,为畜牧业和工业提供充足原料,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精细整地

玉米根系发达,适应性较强,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需要的水分和养分很多。此外,在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域,多年采用小麦—玉米连作的耕作方式,且小麦秸秆还田为玉米新害虫二点委夜蛾的暴发创造了适宜的生态环境。通过整地可以有效的破坏二点委夜蛾的栖息环境,避免幼苗造受危害。整地还可以有效改变土壤结构,协调土壤养分和水分存在情况,为玉米生长和玉米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空间。相对于贫瘠、土壤环境不好的地块而言,精细整地后更适合玉米生长,有利于玉米实现高产。耕作层的厚度要控制在25cm左右,过浅往往会导致玉米早期出现倒伏。

2 科学选种

种子质量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因此选种必须严格按照我国玉米高产标准进行。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选择种子。华北地区应选择抗倒伏能力强的种子。同时,纯度应达到98%以上,发芽率85%以上,干种子水分的含量低于13%。

3 适时播种

适宜的播种时间和合理的种植密度是确保玉米高产的关键环节。应根据种植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播期,一般土壤温度稳定在10℃~12℃时进行播种,最迟的播种期必须保证玉米在收获时气温在18℃以上。对于适期早播地块,可以利用地膜覆盖,提高发芽率。合理密植可以保证每株玉米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和养分供应,有利于健壮生长。同一品种密度高低则要由目标产量来确定。在实际生产中需根据品种、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灌溉水量等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密植。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紧凑型玉米平均密度6万~6.75万株/hm2,平展型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一般在4.5万~5.25万株/hm2,水源丰富的地块种植密度宜稀,反之则宜密一些。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播种质量,播种深度5 cm左右,多采用宽窄行种植形式,宽行距90~100 cm,窄行距40 cm,株距20~30 cm。

4 科学施肥

玉米植株具有较高的光合转化效率,也是粮食作物当中需肥量较大的作物,科学合理施肥是进一步提升玉米产量的关键。由于土壤类型、栽培品种、气候条件不同,施肥标准也不同,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做到合理施肥,平衡施肥。条件好的地区可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和根外施肥有机结合)。一般情况下,产量在12.5 t/hm2以上的地块应施纯氮260~280 kg、纯磷75~80 kg、纯钾100~120 kg;产量在15.0 t/hm2以上的地块施纯氮300~320 kg、纯磷90~100 kg、纯钾130~150 kg。基肥的施用量应该占总施肥量的50%,其中75%~80%的磷钾肥、30%的氮肥和全部的锌肥、有机肥作底肥,在整地时施入;20%~25%的磷钾肥和少量的氮肥作种肥在播种时施入;70%的氮肥作追肥在玉米大喇叭期施入,建议分2次追施,第1次施50%,第2次在玉米抽雄开花期施余下的20%。

5 加强管理

根据玉米本身的生长规律做好田间管理,主要包括幼苗或幼株、成株的管理工作,包括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是保障玉米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灌溉上要做到前控后促,苗期少浇水,以利蹲苗;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开花期、鼓粒期及时灌水。

5.1 幼苗期田间管理。该阶段主要是促进玉米根茎、叶片生长,地上部分生长相对缓慢。因此,在这一管理阶段以保根护苗为主,培育健壮幼苗。壮苗标准:地上部分生长整齐、长势茁壮、根系发达、根系入土较深,无空行,幼苗叶片为深绿色,假茎形态为扁平。如果幼苗生长发育不良,则需要采取适当的补苗措施,利用浸种催芽后的幼苗进行补种。同时,做好玉米苗期除草及蓟马等虫害防治。

5.2 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这一时期包括玉米大喇叭口期至玉米籽粒形成初期,这一时期玉米生长的主要特点是:植株迅速增高、田间湿度较大、气温较高,往往多种病虫害交错发生。首先去除多余的分蘖,以降低土壤当中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利于通风透光,并对植株种植区周围进行适当的培土。其次是加强肥水管理,重点增施氮肥。在玉米开花抽穗之后,应加强灌水,雨后注意排涝,这一时期的玉米对土壤中水分较为敏感。第三,加强病虫害防治,玉米中后期的病虫害主要为棉铃虫、粘虫、穗蚜、红蜘蛛、玉米螟、褐斑病、玉米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玉米顶尖腐烂病,同时还应做好玉米防倒伏工作。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喷施杀菌剂如醚菌酯、嘧菌酯等及其复配制剂类,杀虫剂如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微盐、茚虫威等及其复配制剂类。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锌肥、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选用大型植保药械开展“一喷多效”统防统治作业,即一次性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等,达到有效控制玉米中后期虫害、病害,防止玉米早衰,增加玉米产量,确保质量安全的目的。

5.3 适时晚收。研究显示,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当玉米苞叶干枯松散,籽粒乳线基本消失,基部黑色层出现,籽粒变硬后进行收获。晚收不仅能增加籽粒中淀粉产量,其他营养物质也随之增加,玉米籽粒饱满充实,小粒和瘪粒明显减少,籽粒含水量比较低,便于脱粒和保存。为缩短收获周期,应大力推广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培肥地力,实现持续增产,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推广应用玉米籽粒收获机。

[1]祁守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J].现代农业,2019 (9):38~39.

[2]陈宝良.临沧市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J].临沧科技,2015(02):33~34.

[3]勾文锦,修明昭.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J].中国农业信息,2016(05):104~105.

[4]吴霞,陈源泉,隋鹏,等.种植方式对华北春玉米密植群体冠层结构的调控效应 [J].生态学杂志,2015,34(01):18~24.

[5]王平.地膜覆盖旱作节水和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 [J].河北农业,2016(03):24~25.

猜你喜欢

整地籽粒幼苗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塞罕坝采伐迹地不同整地方式效果研究
冀北山地樟子松整地造林技术分析
机收玉米杂交组合的品种特性研究
玉米籽粒机械直收应注意的问题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默默真爱暖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