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玉米微喷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初探

2017-02-02吕丽华董志强张经廷贾秀领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微灌夏玉米水肥

吕丽华 董志强 张经廷 贾秀领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夏玉米微喷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初探

吕丽华 董志强 张经廷 贾秀领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河北 石家庄 050031)

试验研究表明,夏玉米生长期需水量为400 mm左右,而生育期的降水是276 mm,一般需要少量灌溉,尤其是苗期降水较少,一般需要补灌出苗水。并且玉米生长的7、8、9月虽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季节,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一些关键生育时期(抽雄吐丝期)如遇干旱,仍会影响植株抽雄、授粉和籽粒灌浆,造成减产。另外玉米生育期较长、生物量较大,所需养分较高,传统的施肥方式易造成后期脱肥,使植株早衰而影响产量提高。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少量多次的把肥水输送给玉米,使玉米根部的土壤经常保持在最佳的水、肥、气状态,节水增产成效显著。为了推进主要粮食作物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及施肥技术的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方法与技术参数。

1 夏玉米微灌农田工程技术参数

1.1 微灌系统组成。微喷灌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水井、首部枢纽(包括增压泵、阀门、网式过滤器、文丘里施肥器、施肥罐、压力表等)、输配水管网(干管、支管和毛管)。

1.2 微灌系统主要技术参数。功率:13 kw+4 kw;微喷带间隔距离为1.8~2.4 m(3~4行玉米);井流量40 m3/h;过滤系统为网式过滤器;施肥系统为文丘里施肥器;微喷带型号:N65;首部压力标准0.1~0.15Mpa。1.3 畦田规格。每个微喷单元约2.2亩,同时开启4条微喷带。

2 夏玉米微灌农艺要求

2.1 高产抗逆品种选择。选用抗旱节水、耐密高产、抗逆广适和生育期适合的玉米新品种,尽量避免光热资源浪费和成熟度不足等情况的发生。种子符合国家大田用种标准,种子纯度达到96%以上,发芽率达到85%以上,净度≥99%,含水量≤13%,发芽势强。因采用单粒播种,注意优先选择发芽率高的种子。

2.2 种子处理技术。尽量选择包衣种子,未包衣种子采用“锐胜”等玉米种衣剂拌种,播前1 d内拌种,阴干后播种。防治地下害虫,预防玉米蚜虫、灰飞虱、蓟马、茎腐病等病虫害,实现一拌多效。

2.3 一播全苗技术。小麦收获后抢时早播,若延迟则有芽涝风险。时间控制在6月12日~18日。采用单粒精播机播种,60 cm等行距,播深3~5 cm;墒情好时浅一些,墒情差时深些;若播后浇蒙头水可适当浅些。控制播种速度4~5 km/h,避免行走速度过快,造成漏播、播深不一致。适度增加播种密度,耐密品种密度5 000~5 500株/亩。

2.4 控氮节肥技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确定施肥总量。一般地块施肥总量为纯氮12 kg/亩、P2O51.5 kg/亩、K2O 4 kg/亩。30%氮肥、全部磷肥及1/2钾肥作为种肥使用。

2.5 水肥一体化田间管理技术

2.5.1 苗期管理。①灌水:播后24 h内抢浇出苗水,灌水量20 m3/亩。②病虫害防治:每亩50%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1 kg,播种后浇蒙头水时,在较低入水口处,随浇水滴入乳油。防治麦茬上的棉铃虫、粘虫、灰飞虱和蚜虫等。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或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地面喷雾,每亩地4桶,每桶15 kg,防治上年度发生的耕葵粉蚧、二点委夜蛾、瑞典蝇等害虫。③杂草防治:播种后出苗前喷洒除草剂,如果播种时田间已有绿色杂草,播种后可混合适量草甘膦或百草枯施用。苗前未封闭除草或封闭效果不好的地块,可进行苗后化学除草,3~5叶是喷洒苗后除草剂的关键时期。

2.5.2 穗期和花粒期管理。①肥水:大喇叭口期灌水量一般10~20 m3/亩,采用水肥一体喷施氮素6 kg/亩,K2O 2 kg/亩。吐丝后10 d左右灌水10~20 m3/亩,追施氮素2.4 kg/亩。平水年灌水总量50 m3/亩左右。②病虫害防治:穗期主要发生的病害有小斑病、纹枯病、褐斑病等,虫害主要有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叶蛾、黏虫等。病害选择百菌清或多菌灵防治,虫害选择菊酯类喷雾,或采用辛硫磷、毒死蜱防治,或在成虫发生期利用性诱剂、杀虫灯诱杀成虫。花粒期是籽粒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各种叶斑病发病时期和病毒病、瘤黑粉病等多种病害的显症时期,也是果穗害虫为害的高峰期。在发病早期可采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苯醚甲环唑防治。③化控防倒技术:玉米7~9片展叶时,使用金得乐或玉黄金,使节间缩短、控制株高和穗位高,提高抗倒能力。避免化控剂喷施过晚而抑制穗发育造成产量降低。

2.6 晚收增产技术。在不影响小麦正常播种前提下,尽量延迟夏玉米收获时间,提高玉米产量。夏玉米每推迟一天收获可增产6 kg/亩左右,冀中南地区夏玉米应推迟到10月3日至10月10日收获。冀中北地区推迟到9月28日至10月3日收获。

猜你喜欢

微灌夏玉米水肥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微灌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巴西2020—2021年度夏玉米产量预计减少17.7%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收割之后 如何种植夏玉米才能高产
阜新地区玉米微灌节水增产关键技术研究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基于水肥耦合模型的上海地区设施番茄水肥方案研究
关于南方多雨区喷微灌发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