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蛙类资源的保护与增殖
2017-02-02吴纪国
吴纪国
浅谈蛙类资源的保护与增殖
吴纪国
蛙是昆虫中最出色的除害专家,有的能跳4m远,3m高,好似自然界的“超人”。蛙的舌头非常长,眼光很准,能看清数十米以外的同类,专门捕食蝗虫、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小飞蛾等有害昆虫。一只蛙一天能吃几十只苍蝇或蝗虫,甚至能吃几百只蚊子或孑孓,就连蝌蚪也能在水里消灭许多的害虫。蛙是我们人类名符其实的最忠实朋友。为了引起人们对蛙类资源的高度重视,保护生态,不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以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枯竭为代价,本文笔者以正安蛙类资源状况为例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与广大同仁共勉。
一、正安蛙类资源状况
正安县位于黔北高原,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地貌复杂,山青水秀,植被繁茂,水系发达,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大,蛙类资源十分丰富,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最常见的有青蛙、雨蛙、林蛙、水蛙、沼水蛙、泽陆蛙、虎纹蛙、花臭蛙、棘胸蛙、棘腹蛙、弹琴蛙、树蛙、姬蛙、黑斑蛙、竹叶蛙,还有哈土蟆、蟾蜍、红点齿蟾、棘指角蟾等。以前,清明节过后,春暖花开,碧绿的田野溪沟,到处是一片蛙声高歌,彻夜不息。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危害,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加上人类的捕杀,致使蛙类资源大幅度减少,害虫逐年增多。
二、蛙类自然资源急剧减少的原因
正安县蛙类资源广泛分布于田野、溪沟和湖泊,由于自然和人为作用的双重影响,其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量施用剧毒农药和化肥。解放以来,田间地头大量施用化肥和敌敌畏、六六粉、呋喃丹、氧化乐果、水胺硫磷等剧毒农药,对蛙有强烈的毒杀作用,是引起田间青蛙自然资源剧减的一个主要原因。
2.酷捕滥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青蛙、棘胸蛙等成了席上佳肴,牟利者大肆滥捕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除了本地捕捉贩卖外,据在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打工的乡友介绍,一些正安人在夏秋季节回来后,每次都要捕捉上百斤蛙带到其打工的地方高价出售。这也是导致蛙类资源逐年减少的原因之一。
3.环境破坏。由于社会经济无计划的高速发展,大量的房屋建筑、工厂投入和旅游观光的无序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修复的极大破坏,造成植被和水源枯竭,从而使蛙类栖息环境大范围减损。
三、蛙类资源保护与增殖的意义
资源是人工利用的先决条件,没有资源,也就谈不上人工利用。蛙类不仅是优质水产品,它同样也是整个农业生态的组成部分之一。蛙类在促进农作物和林业生物防治病虫害,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具有积极的作用。由于蛙类资源受自然、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笔者认为现在提出保护、增殖蛙类资源,这对今后人类的生产及其它社会活动都将有重要的意义。
四、蛙类资源的保护增殖对策
根据蛙类的繁殖、生长、死亡等种群变动的自然规律,其保护、增殖资源的科学管理工作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解决认识,转变观念。蛙同样是水产品种之一,加强蛙的资源保护应该与其它珍稀水生动物一样对待,特别要清楚地看到目前蛙类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充分认识及时采取保护、增殖蛙类资源的重要意义。
2.尽量减轻和控制人为影响因素。一是要控制化肥、农药的污染,大力推广有机、生态农业,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上尽量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禁用剧毒农药,并注意科学喷施;积极推行生物防治。二是不要过度开发水田、溪沟、河流和湖泊等自然水域,特别是水利条件差的地区更不应盲目扩大自然水域的湿地开发。
3.控制天然捕捉强度,发展人工养殖生产。根据蛙在天然条件下4-8月繁殖的特点,在此期间原则上应考虑控制规格的捕捉规定,让有技术和条件的单位对蛙的繁殖饲养进行科学研究,加以推广,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开展增殖放流。同时加强市场管理,严厉打击非法捕捉行为。目前,要切实对蛙类资源实施禁捕确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这一工作还需要各级党政、司法、工商、渔政部门以及全社会的重视与支持。
五、技术研发势在必行
从保护资源、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愿望出发,努力发展土著蛙的人工养殖确实势在必行。过去,也有不少科技工作者(包括笔者本人,曾主持过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批准实施的“石蛙品种资源保护及仿生态繁育技术”项目)对青蛙、虎纹蛙、棘胸蛙等土著蛙的生物学习性做了很多研究工作,有的对养殖生产也做了不少尝试,但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蛙养殖的规模型生产技术开发(包括疾病防治、饵料营养研究)等,都距批量生产发展的实际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笔者建议: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当根据这一工作需要,及时安排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鼓励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尽快研究,开发出成套实用的蛙类养殖技术,以满足人工增殖和批量发展人工商品蛙养殖生产之需。从根本上杜绝人为对天然蛙类资源的酷捕滥杀,切实保护我们人类的“除害专家”和最忠实的朋友——蛙。
(通联:563400,贵州省正安县畜牧产业发展办公室 电话:1398491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