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儿时捉鱼欢
2017-02-02陈树庆
文/陈树庆
犹记儿时捉鱼欢
文/陈树庆
儿时的乡村,大沟小河,星罗棋布,从不断流。鱼虾四游其间,颇有情趣。因河沟里四季皆有鱼虾,对孩子们来说,除了游泳,最爱的就是摸鱼了。
过了端午节之后,河沟的水不再冰冷刺骨。孩子们脱得光溜的,“扑嗵”一声跳入水中,在水里嬉戏,玩够了便顺着河沟寻找鱼虾。一旦发现鱼儿成群结队地游来,就将鹅卵石掷向鱼群,鱼儿吓得四处逃窜,有的逃到水草里,有的钻入淤泥里。接着大家便往鱼儿藏身的地方摸去。泥洞里摸到的大多是螃蟹,不小心会被夹住手指,疼痛难忍;水草里摸到的是草鱼,挣扎起来力气可大了;淤泥里摸到的定是鲫鱼,任你怎么抓它都不动,等玩够了又把鱼放回水里,看着它渐游渐远。
摸鱼看似简单,实际上很有学问。在人多噪声沸腾处,是难觅鱼虾踪迹的。在人迹稀少、水草丰盛的地方,拿着筛子,慢慢下到水中,弯腰将筛子沉入水底,双手握住筛子两边,往水草里来回筛几下,快速提出水面,鱼虾便会在筛子里活蹦乱跳,有时细细拨弄,藏匿于泥沙下的小虾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晶莹剔透,小巧玲珑,好看极了。在摸鱼的过程中,有时运气好,会碰到大鱼,小伙伴大喊一声,大家会协同作战,齐心合力将它逮住,然后将鱼抛到岸上。最有趣的是“顺水得鱼”,傍水做一个“港湾”,留一个入口和出口,将竹篓安装在出口处妥当后,在竹篓和港湾之内放上诱饵,鱼虾们闻到食物的味道,便会进入“港湾”,等鱼儿进入了埋伏圈,我们便飞奔过去,堵住“港湾”的出口,使其成为一个“内陆湖”,鱼儿惊吓中会顺流而下,自然进入“篓”中。
等到夕阳西下的时候,传来父母们的呼唤声,孩子们便会提着丰硕的战果,有说有笑地回家。通常母亲将鱼收拾干净后,把鱼沾上面粉,下锅用油煎了,然后再放上姜丝、葱花、酱油、香菜等佐料,添上水,架好柴,待锅里的水滚沸了,鲜美的鱼汤就出锅了,喝上一口鲜鲜的鱼汤,感觉满肚子的热乎,浑身有劲儿。
如今离开故乡二十余载,乡间的河沟早已被填平成为良田,母亲也已过世多年。但每到夏日,总会怀念童年的摸鱼乐趣,更难忘母亲做的鲜鱼汤。